产科超声
第二次超声检查: 孕18-28周,每个孕妇都应在此期做一 次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有条件的做四维超 声就更理想。 第三次超声检查:孕30-34周,此时期检 查胎儿,除了可以测量胎儿大小,观察胎 盘及羊水情况外,一些晚孕期才有所表现 的胎儿畸形也可在此时期检查出 。
按照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条例》所规定 于妊娠18-24周应诊断的致死性畸形包括: 1、无脑儿。 2、严重的脑膨出。 3、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 4、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 5、单腔心。 6、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
第三层次: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此种检查要求较高,对超声医师、仪器设 备、检查所需的时间、检查内容、检查时 孕周大小均应严格要求,不是所有超声医 师、所有医院都能进行此种超声检查的。 检查时间:孕18~24周,不超过28周。
胎儿肾积水的预后评价
对于肾盂扩张<1.0cm,97%出生后肾积水自然 消失。 对于肾盂扩张1.0cm-1.5cm,不伴肾盏扩张, 47%病例需在产后通过其它方法进一步检查。 对于肾盂扩张大于1.5cm,伴有肾盏扩张的病例, 泌尿系发育畸形的可能性比较大。 孕期胎儿双肾积水、输尿管扩张 ,羊水减少肾皮 质囊肿及肾实质回声增强,膀胱极度扩张的病例, 提示有严重的下尿路畸形和肾功能损害的可能胎 预后差。
心内灶状强回声
(七)脉络丛囊肿
脉络丛囊肿是指于孕龄在14-24周胎儿发育中的 侧脑室脉络丛内超声检查发现的、散在的、直径 3mm的小囊肿。 与胎儿单倍体异常的关系:脉络丛囊肿在中孕胎 儿中发生率为1%。在18三体的胎儿发生率为50%。 18三体的胎儿中有10%以脉络丛囊肿为唯一的超 声异常表现,但囊肿的大小、分布及数量同18三 体发病危险性无关。也有报道脉络丛囊肿的胎儿 发生21三体的危险性增高。
脉
(四)肠管回声增强
定义:胎儿肠管均匀强回声区,其回声强 度等于或大于周围骨骼回声。 与胎儿单倍体异常的关系:肠管回声增强 者发生13、18、21三体及性染色体异常的 危险性增加。在13-28孕周的胎儿,肠管回 声增强的发现率为0.6%-2.4%。在单倍体异 常的胎儿中单纯肠管回声增强者占9%。
注意:超声判断IUGR时,不能仅根据 一次测量的结果,至少动态观察2-3周后才 下结论。
胎儿肾积水
经随访研究认为导致明显的肾脏病理改变 者仅为1%。 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膀胱输尿管生 理性返流引起短暂性的轻度或中度肾积水, 它们常在出生后消失。 动态观察有助于鉴别生理性或病理性阻塞。
胎儿脐动脉血流测量
妊娠晚期,S/D比值>3.0为脐动脉阻力增高。
引起脐动脉S/D比值增高常见的疾病有: 妊高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 窘迫、母亲糖尿病、多胎妊娠等。
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
胎儿脐动脉血流测量
缺氧时首先出现的变化是舒张末期血流降 低,S/D、RI、PI值升高。 当缺氧进入再分配晚期时,可逐渐出现舒 张期血流缺失,舒张末期血流缺失乃至整 个舒张期血流的缺失(RI值为1)。 严重缺氧失代偿时出现脐动脉血流逆流, 舒张期血流倒置(RI值>1),此征象具有 特异性,预示胎儿在宫内处于高危状态。
胎儿肾积水
正常胎儿心脏切面
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
室间隔缺损
右室双出口
胎儿畸形
唇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鼻孔
胎儿象鼻畸形
下颌面骨发育 不全综合征三维图
三维超声直观显示胎儿小 颏,无正常外耳结构,于 脸颊处见乳头状突起,位 置恒定。
太空衣水肿
腹壁缺损, 内脏外翻
腹壁缺损, 内脏外翻
十二指肠闭锁双泡征
(五)轻度脑室扩张
定义:侧脑室直径10mm 15mm。 与胎儿单倍体异常的关系:当脑室轻度扩 张单独存在时,胎儿单倍体异常的发生率 约为3.8%。在21三体的胎儿中,约1.4%于 孕16-20周超声检查可发现单侧脑室轻度扩 张.
胎儿脑室轻度扩 张(孕六月)
(六)心内灶状强回声
定义:胎儿心室乳头肌部位局灶性回声增 强区,其回声强度与骨骼回声相似。可发 生于一侧或双侧心室。 与胎儿单倍体异常的关系:左心室单发局 灶性强回声较常见,胎儿单倍体异常发生 的可能性仅为0-1.8。
胎儿染色体疾病
超声筛查
一、孕早期超声检查
胎儿颈部透明层(NT)
临床意义: 胎儿颈部透明层(NT)最常见于: 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 。 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 某些综合征、骨骼发育异常等。
形成的机制:
正常胎儿颈部淋巴管与颈静脉窦在10~14周左右 相通,在颈部淋巴管与颈静脉窦相通之前,少 量淋巴液积聚在颈部,出现短暂时间回流障碍, 形成暂时性的颈部透明层(NT)增厚,14周后 消退。 染色体疾病引起的皮肤细胞周围透明层水肿, 胶原纤维结构紊乱,发育异常。 心脏疾病胎儿是由于心功能减低,静脉回流障 碍所致。
妊娠晚期异常脐动脉 血流频谱 (舒张期或舒张未期 血流消失)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
定义: 是指胎儿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同孕龄胎儿 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或足 月胎儿,或足月胎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超声判断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存的标准
双顶径:是孕13周-33周前判断IUGR常用 方法,双顶径增长每周应大于2mm,连续 二次测量双顶径小于2mm/周时,可考虑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股骨长度:妊娠30周以前平均每周增长 2mm,30周以后则平均每周增长1mm, IUGR时增长速度减低。
第二层次:产科常规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筛查的最佳时期:孕18~24周。 (1)此期胎儿解剖结构已经形成并能为超声所显示。 (2)胎儿大小及羊水适中,受骨骼回声影响较小, 图像清晰。 (3)对可疑畸形胎儿应在28周前再次复查。 大部分胎儿畸形在此时期均能表现出来,此 时期检查可排除大部分畸形。
第二层次:产科常规超声检查
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
• • • • •
特征: 严重短肢,长骨弯曲(电话听筒) 窄胸 肋骨短 腹膨隆 头大 前额突出 70%羊水过多
致死性软骨 发育不全
致命性软骨 发育不全
致死性软骨 发育不全
怀孕期间要做几次超声检查?什么 时候做比较合适?
一般可选择3次。 第一次超声检查: 孕12-14周,这个时候,已经能后看清楚孩子的整个身 体,胎儿漂浮于羊水中,可以了解是单胎还是多胎,胎儿 是否存活等。还可以用产科测量值估算孕周大小。 此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可以测量颈后透明层厚度, 以筛查唐氏综合等三体染色体疾病。 高危孕妇应在此期染色体疾病超声筛查。
检查时间:
早孕晚期及中孕早期(10~14周) 。
检查方法:
取胎儿正中矢状切面,在颈部皮肤高回 声带的深部显示无回声或低回声带即为NT, 在有较高分辨率、有良好局部放大功能的 超声仪器方可较准确测量。 常用值:NT≥3mm为异常。
胎儿颈部透明层(NT)测量 的临床意义
NT检测是筛查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 征)等染色体畸形的一个较为敏感指标。 一项较大样本的研究结论: NT≥3mm可检出86%的染色体三体畸形, 假阳性率约为4.5%。
分型: (1)均称型IUGR:多由于染色体病变或病 毒感染引起。多数预后不良。 (2)非均称型IUGR:细胞数目正常,体积 减小,胎儿发育不均称,多源于母体疾病 或胎盘功能低下导致的营养不良。
胎儿头围/腹围比值:妊娠36周前,胎儿头 围较腹围大,妊娠36周后则相反,非均称 型IUGR大多数头围大于腹围,均称型 IUGR则基本不变,据此可判断IUGR的类 型。 脐动脉血流频谱:S/D和阻力指数RI可明显 增高;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倒置。
(二)鼻骨缺失
鼻骨缺失与21-三体、18-三体、13-体等 其它染色体异常有很高的相关性,比例分 别为60~70%、50%、30%。而正常胎儿中 只有1.4%的发病率。
正常胎儿鼻骨
(三)单脐动脉
18-三体综合征中,80%有单脐动脉。 在正常核型中只观察到3%。 在有单脐动脉的胎儿中,18-三体综合征的 风险增加7倍。
第二层次:产科常规超声检查
除要求要完成第一个层次的检查内容外, 还应对胎儿主要脏器进行形态学的观察, 进行胎儿畸形筛选。
检查内容
头部:颅骨、大脑、脑中线、侧脑室、丘脑、第三脑室、 颅后窝(包括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及颅后窝池)。 颜面部:唇、眼。 心脏:四腔心切面、心脏在胸腔的位置。 脊柱:颈、胸、腰、骶尾段。 腹部:腹壁的完整性、肝、胃、双肾、膀胱。 脐带:胎儿脐带及其附着部位。 在胎儿体位允许时,还可以检查其他解剖结构,如胎儿四 肢。
产科超声检查
产前超声检查的层次
按照妇产科超声专业组的要求,产前超声 检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称之为一般产科超声检查 ; 第二个层次称之为产科常规超声检查; 第三个层次称之为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第四个层次且称之为针对性超声检查;
第一层次:一般产科超声检查
对于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对胎儿进行粗略的 生长发育评估。 在条件较好的医院已进行过系统超声检查的孕 妇。仅进行大致的生长发育评估的情况下所进行 的超声检查。 这一层次的超声检查不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 的超声检查,但对产科临床仍能提供一些有意义 的信息。
(二)长骨长度以及与双顶径 的比值
长骨短被认为是染色体异常特征之一。 尤其是21-三体综合征,有19%表现为股骨 缩短,28%表现为肱骨缩短。 BPD/FL>1.5或1.8, FL≤0.91预测值(0.9028×BPD - 9.3105) HL<0.9预测值(0.8492×BPD - 7.9404 ) 检出21-三体综合征的敏感性约50%
(八)其它
胎儿后颅窝积液 肾盂扩张 颈部水囊状淋巴瘤 等都是筛查染色体异常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