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语言表达之得体
南朝梁时有个大臣叫萧琛,跟萧衍结交甚好。后来萧衍当 了皇帝,两人关系仍很密切。
一次,武帝萧衍举行大型宴会,酒过几巡之后,萧琛有些 醉意,忍不住就爬在了案几上。武帝就用红枣投他,正好 打中萧琛的头。萧琛随手拿起栗子一扔,正好打在武帝的 脸上,武帝一脸怒气。萧琛一看不妙,马上说道:“陛下 以赤心投臣,臣岂敢不拿战栗来回报呢?”武帝听后,转 怒为笑。
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 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 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①将“惊悉”改为“得知”; ②将“阁下”改为“您老”; ③将“造访”改为“看望”; ④将“馈赠’改为“敬献”。
不说得意话。 不说人家忌讳的话。 不说失礼的话 可以多说几句。 少说为妙。 说得文雅、客气。 应该据理力争。
二、注意谦敬,用语礼貌。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6分)
拜探托望访”朋例。友如,: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包 涵一点,也可以说“特意高寿登门
②用“小”“拙”“愚”“鄙”“寒 ”等字表谦。
“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拙” “愚”“鄙” (如拙见,鄙见,愚 见,称自己的见解) “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
③用“贵” “大” “高” “拜” “雅”
“惠”等字表敬
“贵”(如贵庚、贵姓、贵国、贵校) “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 “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 ) “拜”(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雅”(如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正) “惠”(如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时所题的上款 ;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 对顾客。
小宇 6月7日
B 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安徽卷)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 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 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A
下面句子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惊。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解 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C、你既然身体有恙,那就打个电话给老师,请半 天假。 D、我做毕作业,马上和小张到图书馆去看书。
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 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 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2)请人原谅,可以 (3)询问长者年龄,可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 说“请原谅”、“请谅 以说“您多大岁数”,也
“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解”,也可以说“请您 可说“您老人家 ”。
“ 您了”。
”。
①“家大舍小令外人”。
A.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 (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 舍侄等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 令郎、令爱等。
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C
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 )
(1)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2)卷烟厂车间:严禁吸烟。
(3)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4)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5)医院门口:宾至如归。
(6)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
A.(2、3、5)
B.(1、4、6)
C.(2、6)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 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 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 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 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公开课:语言表达之得体
为什么会这样?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 “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象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 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晚 就跳楼自杀了。
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 ,在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大人几位 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 ”说完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以, 一问把知县问傻眼了。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 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 天,才毕恭毕敬的回答说:“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 5岁的王八羔子!”
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传统 称谓使用正 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Biblioteka 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 老人家就行了。
B
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中获奖,多亏您 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 ,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 惟妙惟肖。
三、分清场合,措辞准确
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诗人站起来稳
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
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
烈的掌声。
参考答案:你们看,每上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
样,作诗也如此。
A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 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咱们到了那儿 再见风使舵, 看情况办,实 在不行,就顺 水推舟。
D
咱们也不是 没管过这号 事,前有车 后有辙,别 太出格就行。
C
我看咱们去 了,要快刀 斩乱麻,别 锅啦碗啦, 分不清。
A
具体对象
对失意人: 对有缺陷的人: 对长辈: 对情绪好的人: 对情绪不好的人: 对方彬彬有礼: 对方蛮不讲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
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
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
指导。
(1)将 “两位”
改为 “两人 ”;
(2)将 “他”
改为 “杨先生”;
(3)将 “拜读”
改为 “看”;
(4)将 “大作” 改为 “作品”。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 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 行修改(5分)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 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4分)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
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
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 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 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 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家父” 改成 “您父亲”或“令尊 ” (2)“犬子” 改成 “儿子” (3)“小有名气 ”改成 “很有影响 ” (4)“有幸 ”改成“ 应邀”
一、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⑴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一定要先明确交际的对象,充分考虑对方的 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 、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
为什么会这样?
应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⑵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人物的语言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年 龄、职业、性格特点、学识阅历以及习惯修 养等。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 ,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 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 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B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是什么人就说什么话:
从前一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 车把式,还有一个的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 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位去“说话”。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 :“A”裁缝说:“B” 赶车的接过话:“C”船夫最后说:“D”
我们办事不能 太偏了,要针 过去,线也得 过去才行。
把话说好很重要
如何把话说好呢?
语言表达要得体。
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考点解读
“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 (E级)上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
得体,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得体 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 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 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通俗地说,所谓语言 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D.(3、5、6)
具体场合
欢庆的场合: 多说吉利话,不讲丧气话。 悲伤的场合: 严肃、低沉、简略。 庄重的场合: 庄重、规范、不拉家常。 日常的场合: 自然亲切,多用口语。 娱乐的场合: 生动风趣。 外交的场合: 不卑不亢。
四、注重语体,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