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下学期《班级管理》复习提纲(一)总体复习思路及重点:识记:各章节重要概念及名词。
配对:重要事实,班级管理领域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管理思想。
简述:关于特点,功能,意义,原则,步骤,标准,依据,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
分析与评价:对班级管理的常规及措施给予分析和评价。
(二)详细复习大纲注:建议同学们将复习大纲与教材,与新课程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进行复习。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复习重点: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基本理念。
复习重点:班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复习难点:班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与班主任的含义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班级授课制公认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
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对学校中的基础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2.明确班级管理及小学班级管理的概念、特点管理活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
管理从总体而言,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设计、实施和评价。
班级管理从学校层面讲,是指作为学校领导者进行的班级管理;从班级层面讲则是从班主任角度谈班级管理。
班主任从事的班级管理包括三个层面:(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2)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3)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包括:(1)小学班级管理的领导特点: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进行组织生活学习的指导者;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小学年段的特点来实施组织领导。
(2)小学班级管理的教育管理特点:以教育促进班级管理;注重行为管理的教育性功能(3)小学班级管理实施过程的特点:管理设计的阶段性;管理行为的示范性;管理评价的学生参与性3.了解班级管理的理论,了解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班级管理理论研究是从班级管理实践出发的,根据班级管理实践的领域,大致形成了班级管理的主要课题:班级管理的理论性质;班级管理的对象;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级管理者自我管理;班级管理研究。
学习班级管理课程,应该关注四个方面:(1)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2)关注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3)注意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4)在写作中学习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复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小学班级的性质与特征,及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与特征。
复习难点:理解班级是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复习要点:1.掌握小学班级的性质、特征小学班级的性质:(1)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2)小学班级的组织生活特性与小学生的发展特性是统一的;(3)小学班级组织是有个性的组织小学班级的特征:(1)小学班级是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2)小学班级是以共同的学习任务建立的组织;(3)小学班级有正式组织的管理体系;(4)小学班级组织由成人领导;(5)小学班级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2.掌握少先队组织的性质、特征及其与班级组织的关系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组织的特征: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都是作为少年儿童的正式组织而存在的,两者都有明晰的组织结构与规章制度,有明确的目标与边界,两者的对象是相同的。
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少先队组织和班级组织在组织目标和工作重点上存在着差异;少先队组织和班级组织在领导和制度体系上存在着差异。
3.了解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及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主要有:玩乐型、学习型、功利型、违规型、人际吸引型。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尤其是同辈群体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表现在:(1)提供小学生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2)是小学生获得一些课程以外知识的重要来源;(3)能够满足对小学生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4.了解网络对小学生班级生活的作用网络构成了小学生相对与“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第三重世界。
它扩展了小学生交往的范围,满足了小学生平等的需求,同时还搭建了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5.了解儿童应有的权利1924年《日内瓦儿童宣言》是成人社会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权利的正式承认。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国际组织的形式对儿童的权利加以肯定。
儿童应有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第三章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复习重点: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
复习难点: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作用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班级目标管理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与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设计中的作用:(1)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设计的核心;(2)班级管理目标是确定班级管理任务的依据;(3)班级管理目标决定着班级管理方法的选择。
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实施中的作用:(1)导向作用;(2)聚合作用;(3)激励作用2.了解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1)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管理思想依据:以人为本;(2)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班级实际情况依据: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以特定班级的小学生的特定发展情况为依据3.理解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层次性原则4.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第四章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复习重点:明确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及班级组织架构的建设,理解新建班级、既有班级和班集体建设的操作过程。
复习难点:理解新建班级、既有班级和班集体建设的操作过程。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组织建设的概念班级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需要在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和组织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建设,班级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组织建设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管理就是组织建设,组织建设就是班级管理。
2.明确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及班级组织架构的建设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
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从静态方面看,班级组织建设就是建立起班级组织的架构,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规范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从动态方面看,就是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再进而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集体。
班级组织架构的建设:形成组织目标;确立组织规范;建立组织机构班级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有:班委会制度、值日班长制、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
其中,班委会是班级的核心组织。
3.了解班级组织建设的过程班级组织建设的过程:从班级到组织的阶段;形成稳定组织的阶段;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集体阶段4.理解新建班级、既有班级和班集体建设的操作过程。
新建班级操作过程:(1)建立班级组织机构:新生班级准备工作;建立班级组织机构(2)确立班级组织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目标意识;建立班级组织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建立班级组织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应以学校教育活动目标为依据;第二,应以班级成员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要求为依据;第三,要与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3)形成组织常规:做好入学教育;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规范教育。
既有班级操作过程:(1)准备工作:深入了解班级情况;准备好就职演说,在学生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好对班级生活的新设计(2)改进班级组织机构(3)确立班级组织新目标(4)改进班级组织规范,依据:班级组织的新目标;教育思想的新认识;班级组织的发展规律5.明确班级组织建设的原则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发展的最高水平班集体建设的原则有: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第五章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复习重点: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中学生评价的方法。
复习难点:班级管理中学生评价的方法。
复习要点:1.领会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进行组织建设2.熟悉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包括:(1)环境管理:规范环境管理;物质环境管理(2)教育性管理:教育性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要促进班级成员的全面发展。
其实质,就是生活指导,包括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和卫生与健康指导(3)学生评价3.了解小学班级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1)班级环境管理,包括教学秩序管理、作息制度管理、课堂秩序管理自习管理、考试管理、偶发事件管理(2)班级物质环境管理,包括教室环境布置、教室座位安排4.熟悉小学班级的教育性管理的内容和形式(1)生活指导,包括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卫生与健康指导(2)个别教育:包括班级成员的个别差异与个别教育、个别教育的准备、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方式(直接式、接近式、提问式、启发式、鼓励式、参照式、商谈式、触动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应注意的问题、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统一5.掌握班级管理中奖惩的类型(1)奖励的类型,包括赞许、表扬、奖赏、代币管理法(2)惩罚的类型,包括批评、处分6.掌握小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及原则(1)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行、学习、身心健康(2)操行评定的原则,包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公正客观、促进学生发展第六章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复习重点: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活动原则。
复习难点: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活动原则。
复习要点:1.了解班级活动管理的内涵、作用及特点小学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者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和少先队大队的管理,另一是班级管理者的管理。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班级各种活动中,实现着班级管理的目标,同时使学生获得发展。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特点有:目的性、系统性、计划性、阶段性2.熟悉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1)晨会活动2)班会活动,有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
班级例会的特点有:常规性、事务性、民主性。
(3)少先队中队活动,包括一般性队会;主题队会;系列主题活动;即兴式队会3.掌握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及选择活动原则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包括:(1)德育活动(2)智育活(3)体育活动(4)美育活动5)劳动教育活动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包括: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课题式选择班级主题活动的原则:贴近学生,题材新颖。
具体有:适合性、创造性、趣味性、多样性四个原则4.了解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基本方法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一阶段:活动设计(1)活动策划(2)撰写方案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二阶段:活动准备(1)准备工作的组织(2)准备工作的内容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三阶段:开展活动(1)指导(2)保障班级主题活动组织的第四阶段:总结工作(1)总结的意义2)总结的原则(3)总结的形式第七章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复习重点: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