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ppt课件
.
▲从哪些方面理解尊重信任学生
❖ 尊重学生人格。 ❖ 尊重学生隐私。 ❖ 尊重学生年龄特点。 ❖ 理解和相信学生犯错误并非他们本意。 ❖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向善向上的,相信他
们可爱得一如我们的儿女或兄弟姐妹。★
.
4、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
“以人为本” “以法治班” 的魏书生
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 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 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 观念和“法制”思想。
班级管理 之漫谈
周鹏飞 2017.10.10
.
班级管理
一、关于班级 二、关于班主任 三、班级管理策略
.
一、关于班级
1、班级的功能。 2、班级的管理。
.
1、班级的功能
(1)德育功能: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并仍这些教育内 化为学生稳固的道德品质。 (2)智育功能:丰富学识,发展智力。 (3)体育功能:在班级中,学生身心处于紧张热烈 而又轻松愉快的兴奋的状态,有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 提高。 (4)心育功能:指心理健康教育。在建设班集体的 过程中,充分挖掘集体教育的心育因素和力量,努力 创建和谐的班集体。从而使他们的知、情、意等心理 品质得到有益的培养。
.
师生观: 学生要尊重班主任,班主任也一定要尊重学生。
班主任是良师更应是益友,是学生成长路途中的伙 伴、引导者,是学生学习上的助手,而不是学生的 监督者、看守,更不是警察。
人才观: 学生是天生的好学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
才。人才最基本的条件应该是好学、上进,善良、 文明、健康(身体和心理),而不仅仅是高分和顺 从。
. 管理教学,相互结合,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中,魏书
生的班级管理中就包含有大量的教学因素,比如让学生写“说
明”,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但他同时训练了学生的书
面表达能力。办《班级日报》沟通了同学间的联系,但不也是
一个让学生全面受教育的过程吗?另外,除课堂教学,魏书生
还把大量的课外教学活动(包括德、智、体等科纳入了班级管
.
2、班主任的教育观念
▲班主任班级管理上的思维误区。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 ▲家长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 ▲班主任应有的教育理念.
.
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的某些语言
❖ “死猪不怕开水烫!” ❖ “为什么同样是学生,别人成绩那么好,你成绩这么差?天生是
没出息的样!” ❖ “我这辈子都没有碰到过像你这么差的学生!” ❖ “蠢得象猪!” ❖ “谁都不要跟他玩,免得学坏!” ❖ “你能考上大学,傻子都能考上了!” ❖ “跟老师作对没你的好!” ❖ “看你这样子,你家长也好不到哪去!” ❖ “你又犯规?给我滚出教室!” ❖ 如果成绩不好,那么体育好会被斥之为“头脑简单,四肢发
.
“神奇的班主任”“平民教育家”孙维刚
孙维刚,山东人。特级教师,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 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 先进工作者。在北京22中从教37年,成就突出。1997年9月 10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教育机构联合作出在 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孙维刚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1992年,孙维刚执教的北京22中高三(4)班,高考平均分 达534分,全班40人中有15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1996—1997年度全国数学联赛中,全班共14人获奖;1997 年高考,全班40名同学38人达到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22人 考入北大、清华。而在当年升入中学时,这个班2/3的学生, 成绩低于区属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如何“让不聪明的孩 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请看他的著作《全班 50%怎样考上北大、清华》
(133工程)
.
二、关于班主任
1、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 2、班主任的教育观念。 3、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
.
1、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管理者、领 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第一 责任人,是各项工作的交汇点 ,在学校中处于 特殊的地位。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有两种:一是权力 影响,一是非权力影响。
达”,能歌善舞会被预言为“长大当花瓶”,能言善辩会被 讥诮为“只会耍嘴皮子”。
.
▲班主任班级管理上的思维误区
1、高分=优秀 2、听话=好孩子 3、“行为”=问题 4、管理=[强势欺压=你听我的=]我说了算
.
▲班主任应具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呢
教育观: 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斯旦尔斯说: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得知识的一部分。”
.
班级自主管理是当前先进的班级管理 形式
班级自主管理是指班级的每个学生能动地管理自己, 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从 而达到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
班级自主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班集体自我管理, 一是个体自我管理。只有确认学生在班级体中的地位、 权利和义务,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 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 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 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理的轨道,如定期定人检查作业批改作文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整体
自动化。
.
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1982年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乐 山一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1991年到成都市玉林中学 执教语文课并兼班主任,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2000 年起到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被评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现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在长达21年 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他经历了由“教育浪漫主义”到 “教育现实主义”再到“教育理想主义”的发展过程。21年中, 他陶醉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这些大师的“教育诗”, 同时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中,燃烧着激情书写着自己的“教育 诗”。到现在为止,已发表200余篇文章,相继出版了《青春 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 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 思索》等著作。其中,《爱心与教育》一版再版,感动了无数人。 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青年教师李镇西的精彩发言引起了强烈反 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 霍姆林基卡娅在饱含激情的题词中赞誉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 林斯基式的教师”。
.
2、班级的管理方式
班级管理: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
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 的综合性活动。简单地说,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所带 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课外活动等工作 的管理。
班级管理的意义:班级管理是学校内部的基层管理。学校
工作计划的实施,要靠班级管理来贯彻;学校管理活动的 开展,要靠班级管理来落实。因此,要管好学校,必须首 先管好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