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205国道后六塘河-丁集段暨325省道淮安段建设工程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根据与业主(建设单位)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项目部依据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

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我项目部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涵洞工程的施工经验为基础,根据下发的施工图纸,以自2008年10月全面组织施工至2009年5月底竣工作为控制进度目标,以各项工程占用的工期,结合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本合同段的施工。

3、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则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经济环保、生态和谐。

二、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施工承包合同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及本项目的专用条款3、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调查、勘察资料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三、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205国道是我省干线公路网中重要的南北向干线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沂淮江公路通道。

其建设对于保障国道通畅、完善区域干线路网,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合同段起于宿迁市沭阳县与淮安市交界处的六塘河大桥北桥头(桩号为K0+171.446),向南途经淮阴区丁集镇、五里镇、刘老庄乡、徐溜镇,止于淮阴区丁集互通立交北出入口(桩号K23+000),全长22.829公里。

所经地区地势低平,沿线水网较密,民居众多。

全线地段基本属于黏土、砂土地基。

新建圆管涵39道、盖板涵12道。

325省道是苏北地区一条横向省级干线公路,其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结构,强化与京沪、宁宿徐、徐宿淮盐等高速公路的衔接,加强苏北地区的东西向交通联系,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合同段起于淮阴区丁集镇附近(桩号为K2+596.968),接205国道及237省道,向西途经淮阴区丁集镇、渔沟镇,止于与宿迁市泗阳县交界处附近(桩号K17+618.840),全长15.022公里。

所经地区地势低平,沿线水网较密,民居众多。

全线地段基本属于砂土、黏土地基。

新建圆管涵26道、盖板涵3道。

2、地质205国道、325省道线路经过区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是砂土、亚砂土、黏土,不良地质现象为砂土液化(等级轻微),无特殊性岩土。

3、气象205国道、325省道线路经过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根据本区多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相对湿度74~80%,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本地区具有春季旱、夏季涝的基本气候特点。

四、组织机构我部作为施工责任主体,负责涵洞工程的实施,项目负责人为李玉春(项目经理)。

各职能部门及具体分工如下:项目总工潘刚山,项目副经理叶志强、戚良骥,项目书记潘再生,下设综合办等七个职能部门和保障服务机构。

项目部下辖八个“路基施工队”,负责整个标段内所有土方路基、涵洞及附属工程的施工;三个“桥梁施工队”,负责标段内所有桥梁等结构物的施工。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附后)五、施工进度计划目前公路用地还没有交付使用,项目部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和群众进行协调,采取先行垫付征地款,以涵洞工程施工做为突破口。

新建段的涵洞见缝插针进行施工,计划在2009年4月底基本施工结束,不影响农业排灌。

老路改造段的涵洞计划2009年3月前先完成拓宽段半幅,修建临时便道,利用临时便道正常通行后,立即开挖另半幅老路面进行涵洞施工,计划1个半月内完成,力争在2009年5月底全部完成,不影响农业排灌。

六、材料、设备、人员进场情况1、材料进场情况:⑴圆管涵管节采用淮安鸿兴水泥制品厂产预制管,为离心法旋转成型施工工艺生产(外购管涵必须确保内外表面平整光滑、无破裂、蜂窝、麻面、剥落、露筋等缺陷,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原材料进场必须经过试验检测合格方可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开工前必须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并验证配合比是否可行。

同时备好充足的材料,并妥善保管好,防止外界污染。

2、设备进场情况:(详见机械设备一览表)目前所有参加涵洞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已经全部到位。

开工前可确保机械设备齐全满足施工需要并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易损件有充足的储备量,机电设备配备电流表,并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标定合格。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均完成调试。

3、人员进场情况:项目部人员全部到位,正常办公。

涵洞施工队人员也已进场。

七、施工技术方案1、圆管涵205国道后六塘河-丁集段暨325省道淮安段建设工程标段共设圆管涵65道,圆管涵内径为1.5m和1.0m两种。

圆管涵管节采用C30砼,管基础、洞口翼墙基础、洞口翼墙身采用C20砼,洞口采用M7.5#浆砌片石。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框图附后)1、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通过坐标定位定出圆管涵的轴线,两侧及横向均设置护桩,以备检查复核。

2、放线开挖:基坑开挖前,对于排水涵必须先作好临时排水措施,以免水流冲刷路基和涵洞基础。

3、基底处理:基底人工修整完后,质检工程师对基底轴线、高程、平面尺寸先自检,自检合格后,然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基底检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施工砂砾垫层。

施工时,若发现个别基坑开挖后土质达不到设计所要求的承载力时,及时上报,会同监理、设计、业主单位现场会审,进行变更设计。

4、圆管基座施工:圆管涵管基可分两次浇筑,浇筑基础前先回填20㎝砂砾垫层,并注意基础沉降缝的设置,此外还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2~3㎝,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节底以上管座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的结合以及基础砼与管壁的粘结。

管基础模板采用小块组合钢模,钢管脚手架支撑牢固,砼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料,砼来自拌和站,砼运输车运至施工地点,借用滑槽入模,用插入式振捣棒配合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

砼浇筑完成后覆盖洒水养生。

5、圆管涵预制及安装:钢筋砼圆管涵由有资质的专业厂家预制(项目部会同指挥部、监理组三方经过考察、比选,确定淮安市鸿兴制管有限公司为供货单位)。

钢筋砼圆管成品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②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顺,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mm×30mm,其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③管节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管节各种尺寸不得超过表1的允许偏差。

⑤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在一起。

管节拉到现场后,项目部有关人员按上述要求,对管节进行验收,如质量达不到上述要求,则拒绝交验,并清除场外。

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转入管节的安装。

管节安装采用吊车、葫芦以及人工配合进行安装。

管节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保证管节受力均匀,管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接缝宽度控制在1~1.5㎝之间。

6、接缝、沉降缝施工管节安放完毕后,管节接头缝隙应用沥青麻絮或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管道内的管口缝应作整圈勾缝抹带(1:3的水泥砂浆,厚度3cm,宽度20cm)处理,抹带前管口必须洗刷干净,管口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缝,抹缝砂浆应平整密实,不能漏水,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

沉降缝每6-8米设置一道,缝宽1-1.5厘米,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其上再覆盖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粗铅丝绑扎。

接缝、沉降缝处理完毕后,在所有管节上包括接缝、沉降缝上再涂以两层沥青防水层。

7、洞口工程洞口翼墙基础采用C20砼,墙身采用C30砼,洞口铺砌、锥坡及隔水墙采用M7.5#浆砌片石,墙身外露部分采用M7.5#水泥砂浆勾缝。

翼墙及底板不得落在回填土或淤泥上,如地基为上述情况或有其它不良情况时,需进行地基处理。

翼墙墙顶斜面应与道路边坡坡面、护坡面、边沟边坡平行。

洞口砼工程要求同基础砼施工,不再赘述。

片石材料应选用材质均匀,无风化的石料,厚度尺寸不应小于15㎝,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

镶面的片石应稍加修整。

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应先直接坐浆再砌筑。

砌体分层砌筑,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底浆应铺满。

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砌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上下层间不能有通缝。

砌筑上层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砌体勾缝可采用凸缝,M7.5#水泥砂浆勾缝,勾缝应嵌入砌缝内20mm深。

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浆砌砌体,应至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天。

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震动或承重。

8 、回填回填前将基槽清理干净,基底进行整平,边坡开挖台阶,并在结构物侧面做好厚度标记和回填层数,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回填厚度。

涵洞的回填设立质量控制标牌,标明回填项目名称、材料名称、层数、施工质量负责人、现场监理负责人,以便监督。

涵洞回填材料为级配良好的且透水性材料。

回填原则上使用压路机,只在压路机难以达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实设备。

压路机碾压回填时,分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小型夯实设备时,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0cm。

涵洞回填应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分层夯实,高差按设计图纸不超过30cm。

涵洞回填压实度标准为96%。

回填自检与验收:回填按要求分层进行,承包人要层层自检,监理层层验收,并建立回填专项档案。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填土厚度小于50㎝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或车辆通过。

2、盖板涵205国道后六塘河-丁集段暨325省道淮安段建设工程标段共设盖板涵15道,盖板分为2.0m、2.5m、3.0m和3.5m四种。

盖板涵洞身、帽石、端翼墙采用C20砼,铺砌、抑水墙、锥坡及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框图附后)1、测量放样涵洞基础定位及轴线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提供该通道中心桩号及夹角、涵洞基础长度等数据,计算出各部位的坐标。

特别应先定出涵洞轴线位置,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校核,基础底边线应宽出设计宽度0.50m以上,做为施工操作范围。

顶部应根据基坑土质和开挖深度,选择1:1.5或者1:1.75的坡比放坡,保证坑壁稳定。

2、基坑开挖基础开挖开挖前根据放样用石灰线标出基坑平面位置和坡顶放坡线。

基坑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

施工中若遇地下水,应在坑底人工在四周开挖排水沟,并在端头设置集水井,以排除坑底自由水,保持基坑干燥。

对坑壁不易稳定的基坑应采取临时支挡措施。

挖掘机开挖基抗至距基底设计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由人工挂线开挖至设计标高,然后进行地基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