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治法治国家精品PPT推荐1
政治法治国家精品PPT推荐1
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法治国家的含义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 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 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 开展。
2.法治国家的内涵
⑴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①表现: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 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 特权。
●
2.在这种意义 上 , 文 化 转型 同 文 化 危 机一 样 , 并 不 是经 常 发 生 的 社会 历 史 现 象 ,无 论 是 个 体 的文 化 习 惯 的 改变 、 价 值 信 念或 信 仰 的 改 变, 还 是 特 定 群体 或 特 定 社 会某 些 文 化 特 质或 文 化 理 念 的一 般 意 义 上 自觉 的 或 不 自 觉的 更 新 , 都 不能 算 作 文 化 转型 .
1979年 环境保护法(试行) 确立排污收费制度
2018年 环境保护税法正式 施行
从排污费到环境保护税的历程
201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提出开征环境保护
税
2014年 环境保护法规定,依照 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 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2016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 过环境保护税法
监督是为了保证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推进宪法法律实施。 律。。实施。
1.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 法律的严格实施。
资料卡:
立法法、监督法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法律规定有: 《立法法》第九十七条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 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
拓展:法律体系 是指的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 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 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8.1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 )必修 三课件( 共22张 PPT)
3、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①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②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 国家, 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 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必要性: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可法权、
2016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就环境保护税法(草案) 征求意见
①有利于解决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地 方政府干预等问题。 ②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环保意识和遵从度,强化企业 治污减排的责任。 ③有利于构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 “绿色税收”体系。 ④有利于有助于激活企业的节能减排动力,提升环 保水平、减少污染。
己经历生灭的 变 化。
●
6.因为风的缘 故 , 乡 村 里许 多 平 常 得 不能 再 平 常 的 事物 , 便 有 了 某种 诗 意 。 你 瞧, 那 晚 风 中 的炊 烟 , 怎 么 看都 像 是 一 幅 悬腕 挥 就 的 狂 草, 云 烟 乱 舞 ,该 虚 的 地 方 虚, 该 实 的 地 方实 , 那 是 我 们在 绢 和 纸 上 无法 做 到 的 , 可谓 真 正 的 “ 天书 ” 了 。
●
3.只有在大的 历 史 尺 度 上所 发 生 的 主 导性 文 化 观 念 、文 化 理 念 、 价值 体 系 、 文 化习 惯 的 总 体 性的 、 根 本 性 的转 变 , 才 是 我们 所 说 的 文 化转 型 。
●
4. 按 照 这 种尺 度 , 人 类 迄今 所 经 历 的 最深 刻 的 文 化 转型 就 是 现 代 化进 程 中 的 文 化转 型 , 即 传 统农 业 文 明 条 件下 自 在自 发 的 经 验 型的 文 化 模 式 被工 业 文 明 条 件下 的 自 由 自 觉的 理 性 文 化 模式 所 取 自 身的 现 代 化 。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要求:
(1)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 共服务,
(2)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化解社会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
8.1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法 治 中 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 国
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认同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制定法律的要求以及法律实施的要求 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法治社会建设需要人人参与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自觉做到尊法懂法学法用法守法
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要求: 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 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二、建设法治国家
是由宪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的。
●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7 . 一 阵 风 吹 过 去 , 一 阵 风 又 吹 过 来 , 满 荡 田 田 的 莲 叶 便 乱 了 。 然 而 , 乱 是 乱 了 , 但 却 乱 出 了 味 道 。 究 竟 是 什 么 味 道 呢 ? 我 也 说 不 清 。 看 来 这 世 界 上 的 许 多 事 情 , 就 像 这 风 中 的 “ 乱 荷 ” , 有 一 种 不 触 动 情 欲 的 美 , 大 美 。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健全法律法
规,完善规章制度。
√
5、只要公正司法就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
6、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建设法治国家。 √
8.1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 )必修 三课件( 共22张 PPT)
●
1.文化危机深 化 到一 定 程 度 , 必定 引 起 深 刻 的文 化 转 型 。 所谓 文 化 转 型 ,是 指 特 定 时 代、 特 定 民 族 或群 体 赖 以 生 存 的主 导 性 文 化 模式 为 另 一 种 新的 主 导 性 文 化模 式 所 取 代 。
●
5.文化的变化 呈 现 出 多 样化 的 特 征 。 例如 , 我 们 生 活世 界 中 的 具 体的 文 化 要 素 、文 化 特 质 、 文化 形 式 即 使 在文 化 模 式 的 常规 期 或 稳 定 期也 会 或 快 或 慢地 变 化 , 一 些习 惯 、 惯 例 、文 艺 形 式 、 仪式 等 等 甚 至 在总 体 文 化 模 式没 有 发 生 根 本性 变 化 时 , 也会 自
(1)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2) 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8.1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 )必修 三课件( 共22张 PPT)
8.1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 )必修 三课件( 共22张 PPT)
板书设计
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具体表现
8.你可以观, 可 以 赏 , 但你 却 没 有 风 的能 耐 , 把 好 端端 的 东 西 破 坏了 , 还 居 然 翻出 新 意 。 还 有秋 风 中 的 那 些树 木 , 原 本 蓊蓊 郁 郁 的 , 可是 经 不 住 风 的手 轻 轻 地 摇 晃, 三 摇 两 摇 的, 就 只 剩 下 一副 骨 骼 了 。
①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 ②有利于制约和规范公权力。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
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1)推进宪法实施
①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 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 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 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 范性文件。
法
治
国 家
要求
推进宪法实施
建设法治国家 具体措施 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重大意义
8.1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 )必修 三课件( 共22张 PPT)
8.1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 )必修 三课件( 共22张 PPT)
课堂练习:判断正误
1、党领导一切,因此党员干部有一定的特权。 × 2、良法要反映人民意志,尊重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 √ 3、公民的一切权利都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
②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 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 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2)坚持良法之治 原因:
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 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