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二)

语言学概论(二)

语言学概论(二)第二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与语音学和音系与音系学一、语音和语音学:(一)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声音。

具备两个特点:第一、语音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是人的发音器官运动的结果;第二、语音负载一定的意义,它是一定的信息符号的载体。

上下课铃声咳嗽声打呼噜声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从自然属性出发以人类语言的声音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

语音研究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

语音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科。

研究方法:传统语音学、现代语音学传统语音学分析语音时主要靠发音器官的模仿,靠耳朵听音分辨,一向被称为“口耳之学”。

如:我国早在先秦诸子书中就有“开口”“阖口”“徐呼”“疾呼”“舌头”“舌腹”等说法。

现代语音学在传统语音学基础上建立,由耳听目视转为用新式的仪器进行实验,于是建立起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语音学。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实验语音学、应用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言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和相互之间发生的变化,以及声调、语调、轻重等现象。

历史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的现象。

实验语音学:利用实验仪器分析研究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辨析发音上的细微差别等。

应用语音学:侧重研究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语音问题。

如:机器翻译过程中的语音问题。

如果从言语交际的全过程即发音——传递——感知三个阶段给语音学分类,可分为生理语音学(发音语音学)、物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心理语音学(听觉语音学)三类。

二、音系和音系学:(一)音系:指某一个特定语言的整个语音系统。

(二)音系学: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出发,以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系统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19世纪晚期音系学开始与语音学区分开来, 20世纪音系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音系学和语音学是有各自独立研究领域又彼此有交叉的两个学科。

教材P40、42第二节、语音的形成一、语音形成的生理基础:(教材P52)人类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就是语音形成的生理基础。

从生理方面看,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个系统。

动力系统:肺发声系统:声带调音系统:口腔、鼻腔、咽腔二、语音形成的物理基础:(教材P45)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物体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粒子振动,形成音波,传到耳鼓的结果。

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

频率高,声音高;频率低,声音就低。

语音中音的高低和人的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妇女、儿童声音高一些,男子声音低一些。

同一个人的声音高低不同。

音强:也叫音重,声音的轻重或者强弱,取决于振幅。

振幅大音强就强,振幅小音强就弱。

语音的音重同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汉语普通话的“轻声”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英语:[i]——[i:][u]——[u:][a]——[a:]语言中的音高、音重、音长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音质:又叫音色、音品,指声音的个性、品质。

音质的不同可以从声音的产生和音响两方面分析。

从声音的产生来说,音质不同大体由三方面决定:发音体不一样。

如:鼓和锣发音方法不一样。

如:同一把小提琴,弓子拉和用手弹拨共鸣器的形状不一样。

如:短笛和箫三方面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

语音音质的不同也是由这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教材P47)音质的音响分析:(教材P47)基音陪音基频共振峰语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可以通过仪器对它进行物理分析。

浪纹计、语图仪、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教材P49第三节、语音的分类及语音系统一、语音单位(教材P43)语音单位有音素、音位、音节。

(一)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例如:“大家好!”da jia haod a j ia h aod a j i a h a o →音素严格说来,每个人每次发出的a都是不同的(每次张嘴的程度,舌头的前后,延长的时间,用劲的大小等都可能有细微的差别),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把千万个不同的a都看作不同的语音单位呢?不必。

因为绝大多数a的差别都非常细微,只有仪器才能显示;有的差别,即使人的听觉能够察觉,也可能因为差别小而不必加以区分。

语言是交际工具,在交际中只要大家认为是同一个音,就没有必要再往下细分。

语言学家要求比较严格,把理论上可能出现的无数个a归并成前a(如“安”中的a)、后a(如“刀”中的a)两个音素。

(二)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分类角度不同与音素有→在语言中的作用不同明显差别↘音位和音素“最小”的含义不同分类角度不同。

音素是根据语音的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从音质的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属于语音的自然单位,是一种自然音。

音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从语音功能的角度对音素作对比分析归纳整理而得到的最小单位,音位是社会音。

在语言中的作用不同。

音位在一种语言或一种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通常同时也就区别了词的意义的功能。

而音素不一定,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音位和音素“最小”的含义不同。

音素的最小含义是指一个个音素个体,例如,[a][α]是两个音素,而音位最小的含义是指一个个最小的语音类型,如前面这两个音素在北京语音中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一类,属于/ a /音位。

(三)音节:是由音位构成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音节是说话时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话时的辨音单位。

音素、音位、音节三者关系十分密切。

音素是音位的基础,音位是音素的典型或代表,音位是音节的基础,音节是音位的组合。

从作用上看,音素本身并不区别意义,音位有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的功能,而音节则能表达意义或具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二、记音符号:我国: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国外:也做了不少努力。

其中最成功的,已经得到各国语言界公认的是国际音标。

(教材P44-45)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1、制定原则。

2、所用符号。

3、[]。

4、不要把它和具体语言中形状相同的字母的读音混为一谈。

)音标、字母、音素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音标是标记语音的符号,以音素为标记单位,音标与音素可以相对应。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字母是拼音文字的书写单位,有大小写、印刷和手写之分。

字母也可以作为记音符号,字母与音素常常不对应。

如,汉语拼音音节ying[iŋ]是两个音素,四个字母。

tian有四个音素,四个字母。

音素是语音单位,音标是纯记音符号,字母既是记录语音的单位,又是书写拼音文字的工具,三者不是一回事,但又有密切的联系。

有时三者是统一的,如英语的“地图”map,其中的m就表现了三者的统一,一个音标符号,记录英语中的一个鼻辅音音素,用一个字母书写。

而大部分情况下三者不统一,如map中的a,用音标来记录这个音素是[æ],用字母来书写用a。

再如,汉语普通话中的字母i代表[ i ]、[ı]、[ι]三个音素。

字母a代表[a][α]两个音素。

三、两类音素:元音、辅音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几个方面考察。

教材P54。

(一)元音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共鸣腔里最主要的是口腔。

口腔改变形状不外三个办法: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

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决定着每个元音的音质。

元音舌位图。

八个基本元音。

教材p55-56。

按照某个音在舌位图上的位置,比较八个元音,就能知道这个元音舌位的前后、高低是什么样,嘴唇的状况如何。

心里有了这个坐标,再去模仿别人的发音,会比没有分析的盲目模仿自觉得多。

(二)辅音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

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先区别几对辅音的一般的发音特点:1、清和浊。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英语v、z——北京话f、s。

2、送气和不送气。

这在汉语里分得很清楚。

国际音标写送气音的办法是在不送气音的右上角加个小“h”。

[p][t][k]——[ph][th][kh] 。

3、鼻音和口音。

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m、n、ng——b、d、g。

辅音常用发音方法还有:教材P58-59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教材p59——63。

四、音位:(一)音位与音位变体:音位的概念前面已经介绍,现在强调一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必须强调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认识音位。

因为不同的语言或方言,音位系统不同。

例如:[p]和[ ph]在汉语中可以把“比”和“匹”、“八”和“趴”、“棒”和“胖”等词义区别开来,说明这组音在汉语中有分辨意义的作用,属于/ p /和/ ph/两个不同的音位。

同样是[p]和[ph],在英语中就没有分辨意义的功能,sport中的p应该读成[p],但你若读成[ph],词的意思不变,不过读音不规范罢了;port的p 应读成[ph],若读成了[p],也不改变词义,说明这组音在英语中属于一个/ p /音位。

不同方言也如此,[n]、[l]在北京话中能区别意义,是两个音位,在四川话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属于一个音位。

第二、音位必须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

在[pa]55、 [pɑ]55两个音节中,声母和声调都相同,韵母[a][ɑ]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但并没改变它们的意义,说明这两个音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功能,可以归成一个音位。

第三、音位必须是最小的,即不能再分割的语音单位。

只就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能区别语音进而区别意义的标准来看,汉语中的音节、复元音也能区别意义,如“决”和“家”两个音节靠复元音[yε]和[ia]的不同区别了意义,但它们不是最小的,还可再分割成[y][ε][i][a]等能区别意义的单位来。

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的音,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例如:[a][ɑ]在汉语中没有辨义的功能,是/ a /音位的音位变体。

英语中[p][ ph]、[k][kh]分别是/p/、/ k /的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可分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类。

自由变体是指不受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区别意义的音位变体。

四川人说“蝴蝶”[fu][tiε],[f]与[x]可以自由替换,而不改变意义。

沈阳方言“职工”的“职”,既可以说成[ts],也可以说成[ts],[f]与[x]、[ts] 和[ts]分别是一对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各有自己出现的场合、存在的环境,这种受条件限制的音位变体叫做条件变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