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医院技术)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医院技术)
30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 肝脏的生理功能
三大物质( 蛋白质和脂类)的同化、 ◆代谢功能 三大物质(糖、蛋白质和脂类)的同化、 储存和异化;核酸代谢、维生素的活化和储藏; 储存和异化;核酸代谢、维生素的活化和储藏;激 素的灭活及排泄;胆红素、胆酸的生成; 素的灭活及排泄;胆红素、胆酸的生成;铁、铜等 金属的代谢 ◆排泄功能 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 生物转化功能(同化、异化) ◆解毒功能 生物转化功能(同化、异化) 凝血和纤溶因子、 ◆物质合成功能 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 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灭活清除
5
1.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检测 1.总蛋白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检测
总蛋白: 总蛋白:双缩脲法 白蛋白: 白蛋白:溴甲酚绿法 球蛋白: 球蛋白:计算 球比值( ):计算 白/球比值(A/G):计算 球比值 ):
6
犬正常参考值: 犬正常参考值: 总蛋白: 总蛋白:54-78g/L 白蛋白: 白蛋白:24-38g/L
14
1.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 1.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GPT) ) 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中。 主要分布在肝脏, 主要分布在肝脏 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中。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GOT) ) 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 主要分布在心肌, 主要分布在心肌 其次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 参考值 AST 8-38U/L 犬 ALT 4-66 U/L AST 0-60U/L 猫ALT 1-64 U/L 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肝炎ALT显著升高 AST<ALT 急性病毒肝炎 显著升高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脂肪肝 ALT轻度升高 轻度升高 肝硬化、 轻度升高或正常, 肝硬化、肝癌 AST、ALT轻度升高或正常, AST>ALT多见 、 轻度升高或正常 多见 一些药物或毒物所致升高:氯丙嗪、异烟肼、奎宁和酒精、 一些药物或毒物所致升高:氯丙嗪、异烟肼、奎宁和酒精、铅、 四氯化碳、 汞、四氯化碳、有机磷中毒
21
第四节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22
胆固醇(CHO) 胆固醇 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
磷脂 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FFA) )
脂蛋白结构图
FFA与Alb结合 与 结合 其它均包含在脂蛋白中
23
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相应名称
24
1.血清胆固醇 1.血清胆固醇(CHO) 血清胆固醇(CHO)
2
2.肝功能试验 2.肝功能试验(liver function test) 肝功能试验(liver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比值② ①TP、ALB、A/G比值②特殊蛋白 、 、 比值 特殊蛋白(Cp、CRP) 、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TG、CHO 、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TBil=DBil+IBil = + Glu 糖代谢功能检测 TBA(total bile acid) 胆汁酸代谢检查 摄取、 摄取、排泄功能检查 血清肝酶谱检查
15
2.肝细胞合成酶 2.肝细胞合成酶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AChE) 临床意义:肝脏合成AChE, 肝实质细胞损害时, 临床意义:肝脏合成 , 肝实质细胞损害时, AChE活力降低 活力降低 卵磷脂-胆固醇转酰基酶 卵磷脂-胆固醇转酰基酶 临床意义: 一样, 临床意义:同Alb一样,是肝合成功能的指标,肝 一样 是肝合成功能的指标, 损害致合成下降
17
18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谷氨酰转肽酶( 谷氨酰转肽酶 ) GGT分布在胆管或胆道系统 分布在胆管或胆道系统 临床意义 • 胆道阻塞性疾病 •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慢性病毒性肝炎、 • 酒精性肝炎 • 其他:脂肪肝、胰腺炎、前列腺肿瘤 其他:脂肪肝、胰腺炎、
19
4. 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A/G倒置 倒置 肝功能损伤:慢性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损伤: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8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检查
9
胆红素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由衰老 胆红素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由衰老RBC的血红蛋白分解 的血红蛋白分解 后形成 生成后在血液中与白蛋白聚合,此时尚未与其它化合物结合, 生成后在血液中与白蛋白聚合,此时尚未与其它化合物结合, 称为非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或游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称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或游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被转运到肝脏,经肝细胞摄取后, 非结合胆红素被转运到肝脏,经肝细胞摄取后,通过肝脏的生 物转化作用, 称为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物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 称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 红素<DBil>) ) 红素 结合胆红素由胆道排入肠腔,被细菌还原成尿胆原 结合胆红素由胆道排入肠腔,被细菌还原成尿胆原 尿胆原一部分被肠粘膜吸收进入体内被肝细胞摄取, 尿胆原一部分被肠粘膜吸收进入体内被肝细胞摄取,其中大部 分又转变成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肝肠循环” 分又转变成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肝肠循环” 残留肠腔的尿胆原氧化后, 残留肠腔的尿胆原氧化后,以粪胆素排出 因此,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的摄取、结合、转运、 因此,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的摄取、结合、转运、排泄 等过程发生障碍,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 等过程发生障碍,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的酶学检查 5.肝纤维化的酶学检查
单氨氧化酶(MAO) 单氨氧化酶 脯氨酰羟化酶(PH) 脯氨酰羟化酶 Ⅲ型前胶原 层粘蛋白( ) 层粘蛋白(LN) 由肝细胞合成,肝纤维化时合成增加, 由肝细胞合成,肝纤维化时合成增加,导致血 含量升高, 清LN含量升高,敏感性 含量升高 敏感性98%,特异性 ,特异性91%
16
3.胆道梗阻的酶 3.胆道梗阻的酶
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ALP) ) 血清ALP大部分来自肝脏和骨骼 血清 大部分来自肝脏和骨骼 临床意义 • 肝胆系统疾病:阻塞性黄疸 急、慢性黄疸肝 炎; 肝胆系统疾病:阻塞性黄疸;急 肝癌 • 黄疸的鉴别 • 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病、骨 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病、 转移癌、 转移癌、骨折愈合期 • 生理性升高:生长期 生理性升高:
26
第五节 肝功能检查的选择与应用
27
选择原则:
◆尽量选择灵敏性和特异性较强的指标; ◆根据临床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将反映肝脏基本功能状态的常规指标与特殊检查项
目结合 起来进行选择;
◆因地制宜,尽量选取诊断价值高、操作简便、经济
便宜、便于推广的检查项目。
28
健康体检 ALT、TP、ALB、A/G 、 、 、 肝炎 ALT 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TBil、DBil、ALP、GGT 、 、 、 肝癌 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疗效评估和随访 ALT、AST、TBil、DBil、TP、ALB 、 、 、 、 、 其他疾病:骨骼疾病、 其他疾病:骨骼疾病、肾脏疾病与肝胆疾病的鉴别
29
思考题 1.肝损害蛋白检查的意义 肝损害蛋白检查的意义。 1.肝损害蛋白检查的意义。 2.肝胆疾病黄疸的鉴别诊断 肝胆疾病黄疸的鉴别诊断。 2.肝胆疾病黄疸的鉴别诊断。 3.血清酶学在肝胆疾病检查的意义 血清酶学在肝胆疾病检查的意义。 3.血清酶学在肝胆疾病检查的意义。 名词解释 1.结合胆红素 1.结合胆红素 2.非结合胆红素 2.非结合胆红素
10
11
黄疸类型判断: 黄疸类型判断: STB 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 STB和结合胆红素增加为阻塞性黄疸 和结合胆红素增加为阻塞性黄疸 STB、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都增加为肝 、 细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12
第三节 血清酶学检查
13
肝脏是酶含量最丰富的器官,肝细胞损伤时, 肝脏是酶含量最丰富的器官,肝细胞损伤时,许多 酶如ALT、AST、GGT、ALP释放入血,导致血浆 酶如 、 、 、 释放入血, 释放入血 酶水平升高 1.肝脏疾病时酶活力改变的机制 肝脏疾病时酶活力改变的机制 酶合成异常 肝细胞释放增加 2.分类 分类 反映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ALT/GPT、 AST/GOT ) 反映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 、 反映肝、胆淤滞的酶( 反映肝、胆淤滞的酶 ALP、GGT) 、 反映肝纤维化的酶(单氨氧化酶、脯氨酰羟化酶) 反映肝纤维化的酶 单氨氧化酶、脯氨酰羟化酶 单氨氧化酶 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AChE) 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
岩藻糖苷酶( α-L-岩藻糖苷酶(AFU) 岩藻糖苷酶 ) 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参与含岩藻糖 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 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 苷的糖蛋白、糖脂的降解、代谢, 苷的糖蛋白、糖脂的降解、代谢,肿瘤组织中 岩藻糖转换率增加, 岩藻糖转换率增加,AFU活性增高 活性增高 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81.2%) ) 动态观察对判断肝癌疗效、 动态观察对判断肝癌疗效、预后和复发具有重 要意义
临床意义 降低:肝细胞受损、 降低:肝细胞受损、胆固醇脂化障碍时胆固醇 减少,如肝硬化、 减少,如肝硬化、肝衰竭 升高: 升高:胆汁淤积
25
2.血清甘油三酯 2.血清甘油三酯(TG) 血清甘油三酯(TG)
临床意义 增高: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动脉粥样硬化、 增高: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等 降低:严重肝衰、 降低:严重肝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4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的器官,白蛋白、糖蛋白、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的器官,白蛋白、糖蛋白、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都由肝细胞合 当肝细胞受损时,合成上述蛋白的功能降低, 成,当肝细胞受损时,合成上述蛋白的功能降低,蛋 白质的合成量就减少。 白质的合成量就减少。 γ球蛋白虽然不是肝细胞合成,但当肝实质细胞受损, 球蛋白虽然不是肝细胞合成,但当肝实质细胞受损, 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的生成增加。 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的生成增加。 在肝脏疾病时,可表现出血液中蛋白质质和量的改变, 在肝脏疾病时,可表现出血液中蛋白质质和量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球蛋白的 增多等。 增多等。 因此,测定血清中蛋白质含量和分析其组分的变化, 因此,测定血清中蛋白质含量和分析其组分的变化, 可以了解肝脏蛋白质代谢的功能。 可以了解肝脏蛋白质代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