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阿奎那的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 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
阿奎那的知识观:概括的讲,就是感性知识观、理性
知识观、神性知识观。感性知识是对物质的实物的知
识,感性知识可分外感性知识和内感性知识。阿奎纳 相信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上帝所先行 赋予的。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 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
《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 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 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
容虽也注重培养宗教道德品质,但以养成军士征战能
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
三、城市教育
中世纪城市与罗马早期的城市的主要区别是它不是以政治 为中心的城市,而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中世纪的城市 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中世纪城市的这种比较自
由和宽松的环境,为城市教育和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在中世纪城市的形成过程,市民阶级的形成对于城市 的发展、城市文化和城市教育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影 响。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为了
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产经营的需要,一般都组织起行
会。
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市民阶级对教育的广泛需
求。在这一时期,促使城市当局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机
2.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
经院哲学对中世纪教育影响巨大,它与中世纪大学的关系
密切,是当时大学的灵魂。
第一,直接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客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文化的传播。
第三,确立了理性的合法地位,提出了理性训练的教
育目标。
第四,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 理),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 练思维的方法和教学方法。
(2)7-8岁到14-15岁,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主要训练内
容是侍奉主人和主妇,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有时也学习识字、读书、吟诗、 唱歌等内容,也会进行比武训练。
(3)从14-15岁到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侍奉领主和主妇。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
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 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 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 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 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 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中世纪西欧的教堂及其学校
小贴士:修道院和教堂的区别
到了铺石垫路的作用。
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在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 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宫廷教育、骑士教育和城市
教育
一、宫廷教育
教育王室儿童的学校 在781年,查里曼邀请英格兰教士、著名学者阿尔琴
(735-804)到法兰克王国,协助改进学校,发展教育。
2.论教学
阿奎那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 用符号作为媒介——语言、文字、图形和实物,知识即寓
于这些符号之中。
3.托马斯· 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
第一,正反论辩式。 第二,开放调和式。
第三,启发诱导式。
阿奎那的教育思想处于附属于神学的年代,其内核已 蕴含着近代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尊崇科学的重要成 分,为教育思想发展到尊重人性的文艺复兴时代,起
修道院=师范学校(以培养未来神职人员为主的学校) 教会的村落,设备简陋,学校
规模很小,只教授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
识,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托马斯· 阿奎那
托马斯· 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 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 托马斯· 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从属于神学之下, 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
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
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
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
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 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 校。
类是以博洛尼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 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 又称为“先生大学”。
不论是“学生大学”,还是“先生大学”,执掌教务 的并不是学生和教师个人,而是由他们组成的团体。 在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教师
团体和学生团体组成的“组合”。
会学校的改进。787年前后,查里曼发布命令,要求教
士不要忽视文学的学习,只有虚心诚意地和不甘落后
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探索经义的奥秘。
二、骑士教育
1.封建等级制度和骑士制度
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以下
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
士。骑士教育成为世俗封建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有宫廷学校的基础上,阿尔琴对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
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
天文、神学。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成人没有固定的方法,儿童采用
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问:语言是什么? 答:是灵魂的表露者。 问:发出语言的是什么? 答:是舌头。 问:舌头是什么? 答:是空气的鞭子。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梁荣华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s)。 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 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 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 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
从12世纪开始,西欧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世纪大学的建立是这种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经院哲学的出
现,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就
每一所大学的建立而言,又各有其特殊和具体的原因。
问:空气是什么?
答:是生命的保护者。
问:生命是什么?
答:是善的愉悦,恶的忧愁,死亡的预期。 问:死亡是什么? 答:是一种无可豁免的事实,难以捉摸的途径,是生命的哀痛, 事业的完成。
问:人是什么? 答:是死亡的奴隶,暂时的过客。
……
在改革和发展宫廷学校的同时,查里曼还致力于对教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
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
产物。
中世纪修道院学校 中世纪修士在阅读和整理经典著 作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
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
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三、中世纪大学与经院哲学
1.经院哲学的兴衰
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是教父哲学的继续与发展, 是中世纪神学哲学化达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8-9 世纪,盛行于12-13世纪。进入13世纪后,由于种种原因, 经院哲学逐渐衰落。
经院哲学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调和哲学和神学、
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经 院哲学家所作的工作之一,就是使神学哲学化。
在“学生组合”中,往往按照地籍,组成“同乡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同乡会”又互相组合,形成 更大的区域性组织。“教师组合”的主要形式是“系”
或“教授会”。这是按所教学科而形成的教师组织。
中世纪大学中更为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在中世纪
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
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 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则是 地位最高的学院。
2.骑士教育的目标
训练骑士的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 贵妇。
3.骑士教育的实施
骑士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是在骑士生活和社
交生活中进行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从出生到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主要由母亲在家中抚养和 教育,内容是宗教教育、尊重长上的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
中世纪大学建立以后,即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
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了争取大学的支持,往往授予大
学一定的特权。
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
常是由各大学教师自定的。从13世纪起,经教皇命令
和大学法规确定,课程逐步趣于统一和稳定。中世纪 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
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 直接联系。第一阶段:可获“学生学位”,在此基础 上可获得“硕士”或“博士”的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