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第一学期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必修一

2020第一学期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必修一

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4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
2、火车在平坦的大草原上向前行驶,坐在车上的旅客看到两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向车后面退去,旅客所选参考系应该是()
A. 两边的树木
B. 铁轨
C. 大平原
D. 火车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00准时开播
B. 小明今天早晨9:00才到校,只能赶上上第二节课
C. 计时开始后第5s末,我答出了这道题
D. 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能超过12h
4、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9m/s
B. 9.6m/s
C. 10m/s
D. 10.2m/s
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高度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C. 物体只有在落向地面时才受重力
D.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在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6、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
1、F
2
和摩
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F
2
=2N,若撤去F
1
,则物块受到的摩擦
力是()
A.8N,方向向右B.8N,方向向左
F1F2
C.2N,方向向右D.2N,方向向左
7、如图薄长木板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匀速运动,物体从边缘开始,到物体滑离桌边三分之一为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
B.推力F增大或减小时,摩擦力也增大或减小
C.推力F始终是μ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
8、用力将如图所示的塑料挂钩的圆盘压紧在竖直的墙壁上,排出圆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松开手后往钩上挂适当的物体,圆盘不会掉上来,这是因为物体对圆盘向下的拉力(不计圆盘的重力)
()
A.与大气压力平衡 B.与墙壁对圆盘的摩擦力平衡
C.与大气压强平衡 D.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平衡
9、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个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会()
A.不变B.变大 C.变小D.由于层高不知,无法比较
二、不定项选择(以下各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4分,共16分)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两物体只要接触就可能有弹力存在
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11、某人在同一处同时让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则两者()
A.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B.在下落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
C.在1 s内、2 s内、3 s内位移之比为1:4:9
D.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
12、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
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b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的加速

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D.40s时,a、b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13、一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s末速度为v,第9s末速度为-v,则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A.第7s末的速度为零 B.5s内和9s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第8s末速度为-2v D.5s内和9s内位移相同
三、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
14、原长为16cm的轻质弹簧,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向两端反向拉时,弹簧长度变为18cm,当将其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用200N的拉力拉时,弹簧稳定后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15、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

设物体与墙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

16、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
= m/s。

4
②0—6点间的加速度为a= m/s2。

17、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出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h(m),再用秒表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龙头开始,到第N滴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s).当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
四、计算题:(共24分)
18、(7分)重为4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20 N,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分别用70 N和15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
19、(8分)一物体以4m/s的速度滑上光滑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速度的2倍,由B
点再经过0.5秒物体滑到顶点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
知AB=75cm,求:
(1)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
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
(2)斜面的长度;
(3)物体由底端D点滑到B点时所需要的时间.
20、(9分)甲、乙两车相距40.5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
速度v
1=16m/s,加速度a
1
=2m/s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
2
=4.0m/s,
加速度a
2
=1.0m/s2与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考试答卷
一、二 单项及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
三、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
14、____20__cm; 15、____ mg ___; 16、① 1.20 m/s, ② 1.98 m/s 2;
17、___59h ___m , ____22
2(2)9N h T
+__m/s 2.18、70N ,100N 19、解:(1)A-B 过程: m a
v v a v v s B B A B AB
75.02222
2
22=-=-=)
( ○
1 B-C 过程:由at v v t +=0 s a v B 5.00⨯+=Θ ○
2 由○
1○2 得2/2,/1s m a s m v B -== 斜面长度m m a v v L C 4)2(24022
22
02=-⨯-=-=
(2)由at v v B +=0
s s a v v t B 5.12
4
10=--=-=
20、解(1)(7分)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由0v v at =+ 令 1122v at v a t -=+ 得111624t t -=+ 1 4.0t s = 前4s 内,对甲车 2111111482s v t at m =-=,对乙车 2
221
211242
s v t a t m =+= ∴max 1264.5S S S S m D =+-=
(2)(3分)甲车运动的时间1
21
8v t s a =
= 在甲车运动时间内,甲车位移112642
v S t m ¢== 乙车位移2222221642
S v t a t m ¢=+=
故甲车停止时,甲、乙两车相距40.5s m =
甲车停后,乙车以222212/v v a t m s ¢=+=为初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2232312
s v t a t ¢=+ ∴40.5=2
33122t t + 解得33t s = 乙车追上甲车时间2311.0t t t s =+= (2)另解:
设经过时间乙车追上甲车,则有:
2211
40.516(2)4122
t t t t ++⨯-⨯=+⨯⨯
可解得上述方程,8s t > 说明甲车已停止, 甲车从开始到静止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22
20016=m=64m 22(2)
t v v s a --=⨯-
则方程应为:
2
22
201
40.564412
11s
016=m=64m
22(2)
t t t t v v s a +=+⨯⨯=--=⨯-
可解得:11s t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