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写作方法:选择素材的基本原则

15写作方法:选择素材的基本原则


理智的行为,反映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④父母在孩子 成长过程中应学会放手,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⑤屏蔽有其 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是不想父母担心的善意行为;⑥尊敬父母, 感受父母之爱,从朋友圈不再屏蔽父母开始;⑦尊重和理解孩子 的选择,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少一个朋友圈又如何。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轻人在阳台上种植了一大排紫藤花。夏天,枝叶垂悬于两 层楼之间,形成了美丽的绿色叶幔。年轻人几度想将枝叶拉起用 木架固定,帮他挡住阳光,降低屋内暑气,但感觉如此做太小气 而作罢。 第二年,年轻人在阳台欣赏盛开的紫藤花时,发现有几株葡 萄藤攀上了他的阳台。往下看,一个女孩正对着他微笑。楼下人 家为了感谢他种植的紫藤花挡住夏天的太阳,所以种植葡萄作为 回馈。
——2018 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绣口墨香》
【点评】 这两段文字既描写了自己的生活,还虚构了应有 的生活,通过人物对话将“语言的意义与价值”这个论题论述明 确,充分体现了考生写作的智慧。此外,考生设置了沉默的“我” 这一人物形象,这样一来更有代入感,且情节更具张力。在文中, 爷爷的引导是充满智慧的,除了用口头语言说理外,他的书法也 是一种无声的启发,这就是看似沉默,却很有力量的“语言”。
重点突破一 选择素材的基本原则
原则 1 切合主题
完成审题环节之后,考生就要考虑如何组织素材进行写作。 无论是真实事例,还是名言警句等,在选取它们的时候,考生必 须注意素材和文章主题或段落主旨的相关性,判断其是相同的还 是相反的,是联系紧密的还是联系松散的。考生一方面要选择最 有代表性的素材,另一方面要根据素材与主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 合理安排,或同类列举,正向论述;或正反对照,对比论证;或
点面结合,详略处理等。写作中点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开 门见山,从素材的某一个角度出发,写出与主题相关的立意,点 明文章的主题;可以中间点题,在叙述素材时,有意识地运用适 当的提示语言,把素材的立意与文章的主题紧密联系;可以文后 点题,在叙述完素材后,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素材与主题的 关系。如: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更需要传承一种博大的胸怀。 有人说,世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 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的确如此,唐太宗做到了心怀广阔,高兴 地接纳了魏征的进谏,成就了盛唐的基业;拿破仑在接见美国的 发明家富尔顿时,因为富尔顿把“高贵”说成了“高大”,拿破 仑便联想到自己的矮小身材不禁自卑,拒绝了富尔顿发明的以蒸 汽机为动力的战船,从而错失了提升实力、争霸世界的良机。面 对“一带一路”的倡议,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形势,我们这一代人 更需要有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
考生应该清楚,写作是一门关于调动的艺术,好的文章一般 产生于有准备的头脑中,优秀的文章决非考场的灵光乍现,神来 之笔也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优秀的文章往往来自瞬间的感触和 平时素材的积累。
考生要将调动素材看作一种常态,要经常根据不同的话题调 动贮存在头脑中的材料,尤其要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视角加以 考量,多角度开发,发掘材料的多维价值,思考其适用的范围与 对象,以求实现一个材料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2018 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绣口墨香》
【点评】 这段文字谈论的是创造自己的个性世界离不开语 言。作者没有选取大家经常使用的古代文人和现当代作家,选择 了比较少见的刘义庆和孙方友,让人耳目一新。
写作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腾讯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 的
“砰”,门被粗暴地关上,我只想把那些嘲弄声隔绝在门外。 爷爷被惊扰了,从书房走出来,什么都没问,只是用袖口擦了擦 我脸上的黑印。我沉默着跟爷爷回书房,只见书桌上半铺着一卷 白色宣纸,爷爷酷爱文字,被笔墨消磨了一生。我垂眸看到一幅 字“天外有天有无常,山外有山有他乡”,墨迹未完全干透,想 必是刚写成的。十四个字罢了,我长久地盯着,却觉眼前重峦叠 嶂、万家灯火都如卷轴般铺陈开来,天高地迥,仿佛字里有一眼望 不到边的无常和他乡,只觉得那些压在胸口的愤怒,随之消散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看上去好像比较松散,里面出现了年轻 人和女孩两个人物,年轻人想将紫藤花枝叶拉起遮阳而最终作 罢,女孩子种植葡萄攀上年轻人的阳台。对于这类材料作文,审 题时适合选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展开立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对于在朋友圈屏蔽父 母的做法,可结合材料中的信息或自身实际分析其是否合适,无 论是赞成或反对,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即可。考生也可由该材料来 探讨其反映出的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作文时,参考立意: ①朋友圈屏蔽父母,实际是关上了一扇与父母沟通的大门;②家 庭教育中存在的过度关心与说教问题不容忽视;③屏蔽父母是不
仔细分析材料,抓住两件事之间的关系,站在不同的角度进 行思考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不难作出正确的立意选择。可供 立意的角度有三:从年轻人看,大度会赢得回馈;从女孩看,受 惠应懂得感恩;从整件事看,邻里当和谐相处。
原则 3 新颖独特
所谓新颖独特,即素材具有新鲜感和感染力。在作文中,考 生在选取素材方面常走“老路”,以致所写文章“千人一面”。 有些素材人人皆知,当考生就同一题目写作时,往往会不约而同 地想到这些素材,用相同或相似的素材写出的文章大多是缺乏新 意的。因此,考生在选材时要尽量避开别人容易想到的素材,尽
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素材。写作时,考生可以遵循 这一原则:一下子就想到的素材,别人往往也容易想到,不要轻 易选用;稍加思考想到的素材,也别急着使用;再三思考之后才 想到的素材,往往才是独特的。素材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 胜。用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取代寻常旧事,会让人耳目一新。如:
所以,今人若想创造自己的个性世界,语言必不可少。南朝 宋时临川王刘义庆,“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 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编写出了传世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一千 多年后,现代作家孙方友以一己之力,依托陈州的风情人事,创 作了新笔记体小说。评论界普遍认为,孙方友的新笔记体小说, 是继蒲松龄之后,中国文学笔记体小说的又一座高峰。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点评】 选文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观点,后面紧扣“博大 的胸怀”,选取了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故事,构成正面的论述;而 拿破仑拒绝富尔顿的故事是反面论证。整段文字既有正面论述, 又有反面论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则 2 真实确凿
作文素材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素材真实, 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即文章中的素材要严格地符 合客观事物的原貌或实际情况;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出生活真 实的“艺术真实”,即文章中的材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 实面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考生可以对素材中的事件、细节、 环境、人物特征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即艺术加工。选取真实 的、确凿的材料是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保证。如:
年轻人在朋友圈屏蔽了自己的父母。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发朋友 圈,其实就没有打算和父母分享,主要分享对象是同龄的好友们。 据记者采访,他们有的为了报喜不报忧,有的觉得自己的生活不 能被父母理解……而对于被子女屏蔽一事,多位父母回答:装着 不知道,理解但很失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亮明你的 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人教版高三语文总复习系列课程 《写作选材》
选择素材的基本原则
主讲:吴老师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在写作时最发愁的可能便 是没有素材,看到题目脑子一片空白,如此,即便有再多的写作 技巧也是枉然。很多考生写不出好文章的原因是没有素材,没有 东西可写。而更多的考生写不出好文章则是因为不会筛选、运用 素材。因此,考生应该从储备与运用素材两个方面展开,积累丰 富的写作素材,并且做到灵活运用。
爷爷问:“又被人欺负了?”我点了点头,终未说话。沉默 是我的保护色。“你是不是认为只要不说话,他们就不能从精神 上伤害你?”他提腕,沉着运笔,笔下若游龙,“你错了。沉默 不能保护你,语言才可以。你需要发声。”我恍然大悟,看着他 摊呈在书桌上的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爷爷蹲 下来与我平视,眼中透出睿智。我感觉自己和名为沉默的保护色 无所遁形,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其实,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你只需要跟自己和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