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验 PPT课件

第七章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验 PPT课件


例如:考试成绩,温度
第一节 变量与变量的 种类 二、变量
4.定比变量 定义:既有测量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变量。 特征:有测量单位和绝对零点;可比较大小, 能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年龄和收入这两个变量,固然是定距变量,同时又是定比变量,因为 其零点是绝对的,可以作乘除的运算。如A月收入是60元,而B是30元,我 们可以算出前者是后者的两倍。智力商数这个变量是定距变量,但不是定 比变量,因为其0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是绝对的或固定的,不能说某 人的智商是0分就是没有智力;同时,由于其零点是不固定的,即使A是 140分而B是70分,我们也不能说前者的智力是后者的两倍,只能说两者相 差70分。因为0值是不固定的,如果将其向上移高20分,则A的智商变为 120分而B变成50分,两者的相差仍是70分,但A却是B的2.4倍,而不是原 先的两倍了。摄氏温度这一变量也如此。定比变量是最高测量层次的变量
第二节 描述统计
一、统计表 3.次数分布表:用来描述一组数据中每一数值 或一段数值内数据出现的次数。用于了解该 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次数分布表绘制的步骤: ①求全距; ②确定组距和组数; ③决定组限; ④分组登记次数。

试验或调查研究所得资料,往往有很多观 察值,如有几百个观察值时,未加整理就 很难得到明确的概念。如果把这些观察值 按大小或数据的类别分组,制成关于观察 值的不同组别或不同分类单位的次数分布 表,就可以看出资料中不同表现的观察值 与其频率间的规律性,即可以看出资料的 频率分布的初步情况,从而对资料得到一 个初步概念。次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根 据变数种类不同而略有不同,分述如下。
例如:人数、身高、速度
第的级别最低;
定类变量属于定性型;定距和定比变量属于定 量型;定序变量可以看成是定性型,也可以看 成是定量型。
第二节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用统计图或表呈 现结果,或者计算变量的数字特征,以反映研 究对象的规模、水平、比例、集中趋势或离散 程度等。
二、变量 3.定距变量

第一节 变量与变量的 种类
定义:取值具有“距离”(间距)特征的变量, 也称间距变量。 特征:有测量单位,无绝对零点;可比较大 小,进行加、减运算,但乘、除无意 义 定距变量没有一个真正的零点。例如,摄氏温度这一定距变量说明,摄氏 40度比30度高10度,摄氏30度比20度又高10度,它们之间高出的距离相等, 而摄氏零度并不是没有温度。又比如调查数个地区的工人占全部劳动人口的 比率时,发现甲、乙,丙、丁、戊五个地区的比率分别是2%、10%、35%、 20%、10%。甲区与丙区相差33%,丙区与丁区相差15%。这也是一个定距 变量。定距变量各类别之间的距离,只能用加减而不能用乘除或倍数的形式 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7-1 某区中小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人数统计表
学校类型 完全中学 初级中学 职业中学 小学 合计 本科以上教师数 1056 1582 862 1578 5078 占教师总数的比例 87% 62% 75% 34% 53%
按学校类型统计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人数占全体教师的比例。
表7-2 全国毕业生升学率(%)
二、变量 1.定类变量 定义:是用数字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 别上的不同的变量,也称类别变量。 特征:没有绝对零点,没有测量单位,四则运 算无意义 例如: 性别(男,编号为“1”;女,编号为“0”)
第一节 变量与变量的 种类
二、变量 2.定序变量

第一节 变量与变量的 种类
定义: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 的位置(层次、水平)的变量,也称等 级变量。 特征:没有绝对零点,没有测量单位;可比较 次序,四则运算无意义 例如文化程度可以分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工厂规模可以分 为大、中、小;年龄可以分为老、中、青。这些变量的值,既可以区分异 同,也可以区别研究对象的高低或大小。但是,各个定序变量的值之间没 有确切的间隔距离。比如大学究竟比高中高出多少,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距 离和初中与小学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通常是没有确切的尺度来测量的。 定序变量在各个案上所取的变量值只具有大于或小于的性质,只能排列出 它们的顺序,而不能反映出大于或小于的数量或距离。 例如,学生品德(Y) Y=1(优秀)Y=2(良好)Y=3(一般) Y=4(差)
第一节 变量与变量的种类
二、变量 变量:指研究对象的个体之间在性质和数量上可以变化并可以测量的条件、 现象或特征。


在统计分析中,人们感兴趣的不是研究对象本身,而是与研究目的有关的 变量。所谓变量是指研究对象的个体之间在性质和数量上可以变化并可以 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例如,要研究学生的高考成绩,则语文成绩、 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等等就是要考虑的变量。 变量类型: ①定类变量 ②定序变量 ③定距变量 ④定比变量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小学升初中
79.7 81.8 86.6 90.8 92.6 93.7
初中升高级中学
43.6 44.1 47.8 50.3 49.8 51.5
高中升高等教育
34.9 43.3 46.7 49.9 51.0 48.6
上表是按年份和升学类型两个变量进行分类的一个统计表。
第二节 描述统计
一、统计表 特点:用表格形式呈现数据;简明清晰、条理 清楚、便于比较。 几种常见的统计表 ①单项表 ②多项表 ③次数分布表
第二节 描述统计
一、统计表 1.单项表:只根据一个变量进行分类的统计 表。如表7-1 2.多项表: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行分 类的统计表。如表7-2
第七章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变量与变量种类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分数的转换与解释 测验信度 测验效度 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第一节 变量与变量的种类
一、总体与样本 总体--统计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可以分为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样品--被抽到的个体 样本--样品的全体 样本容量--样本个数,通常用n(或N)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