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Y.ZY.JJ(ZX1-GL)-09云南华电镇雄电厂新建2×600MW机组工程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2011-06-25 发布 2011-06-25 实施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发布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会审:建设单位年月日生产单位年月日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设计单位年月日质保:年月日审定:年月日批准:年月日·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提出·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质保部归口管理·本方案由云南华电镇雄电厂试运主管副总经理批准目录1、概述 (1)1.1系统概述 (1)1.2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1)2、技术措施 (4)2.1依据和标准 (4)2.2试验目的 (4)2.3目标、指标 (4)2.4仪器仪表、设备 (4)2.5应具备的条件 (5)2.6试验内容、程序、步骤 (5)3、组织措施 (7)4、安全措施 (8)4.1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 (8)4.2安全注意事项 (8)附件 (9)(1)交底记录 (9)(2)试验前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 (10)(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11)1、概述1.1系统概述镇雄电厂新建工程2×600MW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型号为:HG-1900/25.4-WM10型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露天布置。
本工程煤源为滇东北,东源煤业集团下属朱家湾煤矿和长岭1号煤矿、2号煤矿,燃煤为低挥发份无烟煤,低位发热量 23.04MJ/Kg;点火及助燃油为0号轻柴油,发热量 41.8M J/Kg。
锅炉采用W火焰燃烧方式方式,配有6台BBD4062(MSG4060A)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引出4根煤粉管道,分别与旋风分离器相连,共24个分离器。
每个分离器对应一个燃烧器,为燃烧器提供一浓一淡两股煤粉气流。
前后墙拱上分别布置12组燃烧器,每组燃烧器包含2组浓煤粉喷口,2组淡煤粉喷口,每组浓煤粉喷口两边各有两组二次风喷口,在两个浓煤粉喷口之间的二次风喷口中安装油枪及火检。
锅炉设置了燃烧器风箱、三次风箱、燃烧器连接风道。
在锅炉的前拱、后拱设置了两个燃烧器风箱,每个风箱内又通过隔板分隔成6个独立的小风箱,共计12个小风箱,这些风箱内各布置一组燃烧器且每个小风箱均设有独立的挡板风门;在锅炉的拱下前后墙各设置了6个三次风箱,共计12个,与拱上风箱一一对应,这些风箱也设有独立的挡板风门,负责三次风的分配。
给燃烧器风箱与三次风箱配风的是燃烧器连接风道,在锅炉的前后布置了两个燃烧器连接风道,每个风道又分三个小风道,共计6个小风道,每个小风道各自对应两个燃烧器小风箱和两个三次风箱,其对应规则是一个小风道对应一台磨煤机。
烟风系统共配两台引风机、两台送风机、两台一次风机、两台密封风机。
1.2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1.2.1引风机本锅炉共配有两台引风机,型号为YU17056-02,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由成都电力机械本锅炉共配有两台送风机,型号为GU15240-02,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由成都电力机本锅炉共配有两台一次风机,型号为GU23634-11,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由成都电力机2、技术措施2.1 依据和标准2.1.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年版)》2.1.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2.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2.1.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 5047-95(锅炉机组篇)2.1.5设计院、制造厂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说明书。
2.2 试验目的在冷态情况下,对烟风系统及各辅机进行全面的动态检查,检查烟风系统的严密性,检验系统及转机整体运行情况,掌握转机及系统中烟风挡板的调节特性,检验整个烟风系统冷态运行特性及调节特性,为锅炉的启动运行及热态燃烧调整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2.3 目标、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调试合同质量要求,按《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l996年版 ) 》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2.4 仪器仪表、设备2.5.1试验前所有烟道、风道(包括除尘器以后至烟囱各段烟道)检修工作应完毕,引、送、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及其相关控制设备检修工作完毕,且烟道、风道的人孔、窥视孔及冷灰斗都应关闭严密。
2.5.2试验前,引、送、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等设备必须经试转合格。
2.5.3试验前应启动引、送风机及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吹扫炉膛及烟道、风道,运行2小时。
2.5.4试验所需搭设的临时试验平台经验收合格,挂牌清醒,能满足试验要求。
2.5.5检查各风门挡板的实际开度与开度指示的一致性和风门挡板的严密性。
2.5.6试验前一、二次风的流量变送器已经校验,DCS内部已按厂家要求完成风量的计算和修正工作。
2.5.7试验前应保证各试验场所的正式或临时照明充足。
2.5.8试验前应准备好试验用仪器仪表等材料及工具。
2.5.9试验前应准备好各个工作点间的联络和通信方式。
2.5.10安装单位应该为调试留出足够的试验时间,风量标定和一次风粉管调平安排在白天进行,以便保证人员安全和试验的准确性。
2.6试验内容、程序、步骤2.6.1试验内容锅炉冷态通风试验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表:试验工作可按如下流程图所示进行2.6.3试验步骤(1)燃烧器喷口检查在冷态情况下,检查燃烧器外观是否平整;检查油枪和高能点火枪的绝对、相对位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检查煤粉喷口、二次风喷口是否畅通不堵,否则应清除异物保证流通面积。
(2)各风机启动前的检查✧各空预器、引、送、密封风机、一次风机安装、检修工作结束。
烟风道内清理干净,烟风道内的工作人员已全部撤出。
所有的人孔封闭。
✧各风机周围的沟盖板齐全盖好,有关的临时脚手架拆除。
道路畅通、照明充足。
✧各风机、电机地角螺丝齐全,固定良好。
✧各风机油箱(或轴承箱)油位正常,清晰可见,油质良好。
✧各风机出、入口门关闭,各风门、档板的执行器连接良好。
✧各风机、电机冷却系统正常。
✧烟风系统所有的风门档板检查完好,操作正常。
✧制粉系统的所有风门档板检查完好,操作正常。
(3)启动烟风组✧程序启动A、B侧空预器✧程序启动A、B侧引风机✧程序启动A、B侧送风机✧程序启动A、B侧一次风机✧程序启动A、B侧密封风机(4)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大风量吹扫烟风组启动正常后,维持炉膛负压,调整送风机开度在70%左右,对炉膛进行大风量吹扫。
吹扫时间30分钟。
在风机运行期间应派专人对各风机进行监护,注意监视风机振动,轴承温度的变化情况。
(5)投入烟风系统的有关表计吹扫结束后,投入各有关的风压、风量表计。
改变风机负荷, 观察表计的变化情况,对不变化或变化明显有误的进行处理。
(6)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调整适当的送风量,并用风速仪对二次风进行测量,计算实测风量。
用实测风量与计算机DAS上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校验二次风量,如果有偏差,及时修正。
(7)一次风量及磨煤机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调整适当的一次风量,对制粉系统风量进行标定。
用实测风量与计算机DAS上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校验制粉系统中的各个风量,如果有偏差,及时修正。
(8) 一次风粉管冷态风速调平测量各煤粉管道风速,要求每台磨煤机的任一粉管的风速与四根粉管平均值偏差≤±5%,否则应调整安装在一次风管道上的手动缩孔,重新测量计算,直到合格为止。
3、组织措施3.1安装单位3.1.1机务人员维护各转动机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热工仪表人员对偏差较大的变送器,仪表及时处理和更换。
3.1.2负责试验用临时照明的安装、临时平台的搭设。
3.1.3 配合调试单位进行试验工作。
3.2生产单位3.2.1负责系统试运中的启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
3.2.2负责系统及设备的挂牌工作。
3.2.3准备运行的规程、工具和记录报表等。
3.2.4负责试运中的巡检及正常维护工作。
3.2.5参加试验工作。
3.3调试单位3.3.1负责试运措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3.3.2准备有关测试用仪器、仪表及工具。
3.3.3负责冷态通风试验工作。
3.3.4编写调试报告。
4、安全措施4.1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见附件4.2安全注意事项4.2.1参加试运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试验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4.2.2 在试验过程中如有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工作,必要时停止设备运行,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4.2.3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4.2.4 调试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4.2.5 试验应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各方协作,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4.2.6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安装单位应派机务人员维护各转动机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应派热工仪表人员对偏差较大的变送器,仪表及时处理更换。
4.2.7 运行人员应认真监盘,尽可能使试验工况稳定。
应加强对运转设备及系统的巡回检查。
4.2.8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确保人身安全。
附件(1)交底记录(2)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调试单位:施工单位:年月日(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