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2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 透压越高;溶液浓度越 低,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HCO3细胞内液:HPO42- 、H2PO4和蛋白质。
二、不同部位体液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被动运输:水、气体、 脂溶性物质; 主动运输:钠、钾、 氯、HCO3-等离子。 细胞内液
细胞膜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毛细淋巴管壁
水、无机盐:被动运输
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脏
四、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的调节
1、机体失水
渴觉中枢 兴奋 失 水 血浆渗透压 升高 血量 减少 下丘脑分 泌抗利尿 激素增加 主动 饮水
水 平 衡
尿量 减少
2、机体潴水:
指总入水量超过排出水量,因入水量过多或 排出过少,细胞外液量骤增,血清钠浓度 降低,渗透压下降,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 对较高,水向细胞内转移,使细胞内外液 量都增加。严重者就会引起心衰、肺水肿、 脑水肿。 处理原则:一般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限制入 水量在700-1000ml以下,还可以静脉注射 利尿剂,如呋塞米。
(扩散作用)
淋巴循环回流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水和无机盐成分基本相同,只是 血浆中有血浆蛋白,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无血浆蛋白。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1、无机盐的平衡:钠钾平衡
钠、钾的来源
食盐பைடு நூலகம்
食物
钠、钾的排出途径 主要是肾脏 少量的钠由汗液和粪便排出 钠排出的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钾排出的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调节盐代谢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2、水的失调 >体重的2%:脱水、口渴 失水 >6%:极度口渴、尿少、虚弱、体温升高 >15%:昏迷、甚至死亡 水潴留:超过体重2%——水中毒
四、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的调节
水的摄入:
大脑皮层渴觉中枢(神经调节)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水的排出: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 (激素调节)
第2节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1、电解质 是指在溶液中能解离成离子,并能导电的化 合物。
阴离子 阳离子
有机酸
蛋白质等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2、电解质的分布
阳离子 K+为主 阴离子 H2PO4-、HPO42蛋白质
细胞内液
少量Mg2+ 、Na +
维持细胞内液PH值稳定
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储存尿液(感受器和效应器) ——排出尿液
一、人体中随和电解质的含量
2、电解质的分布
阳离子 阴离子
细胞外液:
Na+为主
Cl-、HCO3-
维持细胞外液PH值稳定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3、电解质的作用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和电中性。
正常情况下,内环 境渗透压=细胞内 液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阳离 子所带电荷总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总 数,体液呈电中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