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2.“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在其背后隐藏着…个共 同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同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现象、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易逝多 变、个别具体的,是能被我们的感官或借助仪器 观察到的。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 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 把握。
案例一
成语典故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 比喻外表漂亮,内 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金玉:比 喻华美;败絮:烂棉花。 (现象)此成语用来表达贬 义,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些华而不实,外表光鲜美丽而 无修养内涵的人。(本质)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提高人生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吕氏春秋.任数>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周 游列国,绝食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几天没吃到 一口饭。弟子颜回讨了一些米给老师煮着吃。饭 快熟时,孔子看见颜回抓起一把往口里塞,孔子 心中不快,但装作没看见。到吃饭时,孔子突然 站起来说,我想用这些饭祭奠先祖。颜回立即阻 止道:这饭不干净,刚才还掉进了煤灰,因为丢 掉可惜,我还把有煤灰的那点吃了呢。听了这话 以后,孔子发出了“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的感叹。 故事给我们的哲理是什么?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 事物的各种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故事
怪 兽
有一天,法国大生物学家居维叶在午夜时被吵醒,他看见一 只怪兽,正把有角的头及两只蹄子伸进窗口,嘴里发出阵阵怪叫, 好像要一口吞下居维叶似的。居维叶看了一下怪兽,却满不在乎 继续入睡了。 这只怪兽原来是顽皮的学生装扮的,想吓唬一下老师。当时 居维叶并不知道这是学生恶作剧,可他为什么一点不怕呢?学生带 着好奇心去请教老师,居维叶笑着回答了他们。 居维叶说:有角有蹄子的动物,都是只吃植物而不吃肉类的。 所以我没有什么可怕的。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 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 识。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一)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 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怎样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做法
小故事
老天使和小天使
老天使和小天使寄宿时遇上了两个不同的主人,一 家很富有,但对人冷漠刻薄,一家很贫穷,但富于同情 心,小天使问老天使:富有的叫我们住地下室为何帮他 填补破墙洞,穷人那样热情却不拯救他家一头快要病死 的奶牛?老天使对小天使说: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 洞看到里面有个秘密的夹层,堆满了金块,我把墙洞填 上是不让他发现这些财富。而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 唤农夫善良的妻子,是我用奶牛代替了她啊! 小天使这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 即使是小天使也会被亲眼所见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故事导入 小故事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有一次他 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 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 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 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 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 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任 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任何本质都是通 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 ,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 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 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 了他的品质。 现象和本质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案例二
醉翁之意不在酒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 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假象)在乎山 水之间也。山水之乐,(真象)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 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决不是仅 仅用感官就能正确地反映出来的。亲眼看到的东西,人们通 过感官感觉到的东西,往往是粗精混杂、真伪难辨的。
(1)眼见不一定为实。 (2)只看事物的现象还是能透过事物 的现象看到本质,表现了一个人认识 能力的高低。 (3)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 能否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上。
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 象。真象是从正面直 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 表现本质的现象。 它们都是对事物本 质的表现,都是客观 的。
成语“声东击西”指的是什么意思?
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 敌人,保存自己。
大家可以再举些这样的成语及故事。如: 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意在。。。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故事导入
感动中国人物
地震灾难中全家5人遇难还带 领群众抗震救灾的新疆琼库恰 克乡6大队村党支部书记达吾 提.阿西木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 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 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 危济困,她柔肠百转。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公安局长 任长霞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 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 。
练习
1.“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 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 )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