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练习: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一、单选题1.眼球中能改变曲度,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是()A. 角膜B. 瞳孔C. 晶状体D. 玻璃体2.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6]与人感受头部位置变化有关B. 巨大的爆炸声,可能会对[2]造成损伤C. 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10]引发中耳炎D.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9]3.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就是()A. 角膜B. 虹膜C. 晶状体D. 视网膜4.泰山位居我国五岳之首,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暑假期间李刚与同学一起爬泰山看日出。
在泰山上看完日出后,他们一同坐索道下山。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鼓膜感觉不适,但通过做咀嚼动作得到了缓解。
咀嚼动作缓解鼓膜不适的原理是()A. 刺激鼓膜,提高鼓膜的灵敏度B. 打开咽鼓管,改变鼓膜两侧压力C.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的压力D.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和听小骨5.当某人看到一个红色的气球从眼前飘至远方,其晶状体曲度的变化()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不能确定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B. 形成视觉时,感受器是视网膜,在视神经中传导的是神经冲动C. 没有吃过酸梅的人,听到别人谈论酸梅时,也会口水直流D.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不都是激素7.下列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中,不准确的是()A. 不躺着看书B. 不在晚上看书C. 不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D. 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8.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 视网膜、视网膜B.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 视网膜、大脑皮层D. 大脑皮层、视网膜9.声波引起耳的相应结构产生振动的传导顺序,一般是()A. 外耳→中耳→内耳B. 咽鼓管→鼓室→内耳C. 鼓膜→听小骨→外耳道D. 前庭→耳蜗→半规管10.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①听觉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⑥鼓膜()A. ⑥③②⑤①④B. ③⑥①②⑤④C. ③⑥②⑤①④D. ③①②⑥⑤④11.请结合如图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B. 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C. 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D. 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12.一名刚到陌生地的游客按照路标上的文字符号说明寻找宾馆,在此过程中,参与该游客复杂反射活动的是()A. 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B. 眼睛→传入神经→中间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C. 眼睛→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处神经元→传出神经→效应器D.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13.画流程图是对所学知识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A. 声波在内耳中传导顺序为:前途→耳蜗→半规管B. 神经冲动的传递: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 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管→原尿→肾小球→尿液D.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途径为: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14.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是()A. 鼓膜、听小骨B. 听觉中枢、耳蜗C. 耳蜗、大脑皮层D. 角膜、视觉中枢15.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A. 减缓紧张情绪B. 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C. 避免呕吐D. 保护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16.人产生听觉的部位是()A. 鼓膜B. 耳蜗C.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D.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17.矿难发生后,救援队若是白天从矿井中抬出被救人员,都用毛巾遮住被救人员的眼睛,这是为了()A. 让被救人员好好闭目养神休息B. 不让被救人员的瞳孔受到刺激放大C. 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视网膜D. 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晶状体18.同学们上课时,一边看课桌上的书,一边看前面的黑板,有时候又注视着老师的举止,这些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是因为()A. 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B.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D.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19.当遇到巨大响声时,要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使下列何种结构两侧的大气压保持平衡()A. 耳廓B. 咽鼓管C. 鼓膜D. 半规管20. 近年来,中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预防近视、珍爱双眼,就需注意用眼卫生、了解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在学了《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一节后各自的观点,请你结合右图判断,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 甲同学认为图中结构[4]内含较多平滑肌,能调节[2]的曲度B. 乙同学认为,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图中结构[6]相当于胶卷C. 丙同学认为,若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则结构[3]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D. 丁同学认为,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6]的后方二、非选择题21.下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透明、有弹性、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在[________]________上形成,其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3)图中[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的调节可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强弱发生改变,从而保护眼睛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4)眼睛近视时应佩戴________透镜。
22. 图甲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某校八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复习《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一节时,进行的“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图.请认真观察图并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根据图甲想一想,我们平时所说的“黑眼球”实际上是指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 .(2)洋洋同学认真观察图乙后发言说,在图乙的成像实验中,玻璃板相当于模拟眼球的[________]________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________ .(3)娟娟同学发言说,在图乙所示的模拟实验中,可在白纸板上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推理得出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也是________这一结论.(4)明明同学发言说,由图乙的模拟成像实验可以推理,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远不同的物体,是因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当人眼睛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________ .23.眼和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青少年如果患了近视眼及时配戴________加以纠正,才能使物象成在________上.(2)如果眼睛在白天看物正常,傍晚时看不清东西,是由于食物中缺乏________,多吃胡萝卜也起作用,因为________.(3)小洋同学过年时放鞭炮,不小心右耳失去听觉.他的教训告诉我们,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________.(4)小刚的眼睛里被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指________,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________ .(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不同的光线下,人的瞳孔大小怎样变化?________ .24.“快乐向前冲”是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项大众娱乐节目,它以“拼搏”、“进取”、“欢乐”的特点赢得人们极大关注.(1)“Three,two,one,action!”伴随着口令,选手立刻踏上“疯狂跑道”,开始激情闯关.选手耳内的________感受器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________中枢形成了听觉.(2)“水上平衡木”一关,选手准确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________的调节功能.(3)选手奔跑、跨越、弹跳、攀爬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________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4)比赛中选手的各项生理活动都需要足够的能量,能量来自于________(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或(细胞的)________作用.(5)比赛时人体排汗量增加,帮助排出代谢废物,此外呼吸、排尿也是废物排出的途径.尿液的形成需要两个连续的过程肾小球的________和肾小管的________.如果某人尿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且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据此,请你推测此人患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一般采用注射________的方法来治疗.25.2019年3月31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1)晚上放学路上,一学生看到一辆汽车亮着强光灯由远处快速驶来,他急忙进行躲避,这属于________反射,在此过程中图一中②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强光刺激图一中[________]________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图二[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2)若某人因“酒驾”造成腰椎和右侧大腿受伤,致使右侧下肢运动出现障碍,但仍有感觉,则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三中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现象可以证明此人脊髓的________功能是正常的.(3)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图一[________]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
故答案为:C【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2.【答案】D【解析】【解答】解:A、[6]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因此[6]与人感受头部位置变化有关,正确;B、巨大的爆炸声,可能会对[2]鼓膜造成损伤,正确;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10]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正确;D、人的听觉感受器在[9]耳蜗内,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不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3)图中1是外耳道,2是鼓膜,3、4、5是听小骨(三块),6是半规管,7是前庭,8是听神经,9是耳蜗,10是咽鼓管.3.【答案】A【解析】【解答】解:结合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就是角膜;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