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见惯了弯弯弦月,淡雅清新,那一轮满月却以沉默而ì()智的完美,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dì();看够了涓涓细流,灵动渺小,那一汪大洋却以浩hàn()而博大的隽永,使我们窥测生命的奥秘;历尽了滚滚红尘,ān ()嚣繁盛,那一片大山却以沉稳而空灵的寂寥,为我们保留一片净土。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3分)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平视,需要情的;平视,需要识的;平视,需要度的。
A、准确与合理B、纯洁与高尚C、广博与深邃3、古诗词名句填空。
(8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2)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温庭筠)(3),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足蒸暑土气,。
【观刈麦】(白居易)(5)更深月色半人家,。
【月夜】(刘方平)(6),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温庭筠)(7)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别意出奇”,用“,”来衬托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庆6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B、他把父亲给他的书信反复细看了十来遍,忽然豁然贯通,竟悟出一个道理来。
C、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罗格曾盛赞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一些国家的运动员对中国的偏见化为乌有。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文学作品中的“笑”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林嗣环的《口技》借听众们“侧目,微笑,默叹”展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与对表演者的赞美;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讲,热情赞扬“微笑,就是伏尔泰”;李森祥的《台阶》中,父亲在建成高高的台阶之后,反而不习惯,更不敢炫耀自己,“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笑”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一面;高尔基笔下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笑那些乌云”则充满着乐观与战斗的激情。
6、综合性学习(7分)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的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让我们携手走进主题为“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板块一:名人与读书(3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等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读书故事。
请将下列名人与相关的故事牵上线。
(在相应的名人后面写上序号)①匡衡——()②苏秦、孙敬——()③车胤、孙康——()A、悬梁刺股B、囊萤映雪C、凿壁偷光(2)板块二:“上阅读”大家谈(2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上阅读”已经成为时尚。
与书本阅读相比,上阅读有许多优势,也有不少不足。
你如何看待“上阅读”呢?(3)板块三:与书籍结伴而行(2分)知识海洋广阔无边,在你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过程中,一定有你钟爱的某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请你向大家推荐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出你推荐的理由。
篇名或书名《》。
理由:二、现代文阅读(27分)(一)(14 分)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①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怀有成大事的胸怀固然可贵,但却不屑于做琐碎的小事,忽视小节,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够排斥“扫一屋”呢?②由此看来,成大事者也需关注小节。
③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因关注小节而做出了大事情。
④“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和别人在一起,不要读书或看报;事先没有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写的东西……”这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笔记本上的部分“守则”。
可以说,这都是些容易被忽视的小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小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作了自己成长所必需的“维生素”。
假如他不关注小节,从不顾与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日后会受到众人的拥戴,当上美国总统。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非常关注小节。
一次,在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与夫人送行时,亲王的飞机刚起飞,我国送行的人们就散开准备离去,只有总理仍笔直地站在原地,并叫回了散开的人。
正是他这种对待别人认为的小事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许。
由伟人们的例子不难看出,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
⑤关注小节,可以与时把握成大事的机会。
一片草叶割破了手,鲁班发明了锯;一个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小节中包含着成大事的机会,包含着成大事的重要条件,他们正是因为关注了小节才抓住了成大事的机会,为自己成大事奠定了基础。
⑥相反,忽略小节会贻误大事。
一个滑落在跑道上的小铁片造成了空难,一份翻译错误的电文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可见,忽略小节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⑦小节不仅关乎上文所论与的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其实也关乎修身齐家这一类的大事。
成大事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目标。
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以天下事为己任,对他来说忧国忧民是大事;一个家庭主妇,心里装着全家老小,对她来说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是大事。
无论其内涵如何,可能都需要他们在成就大事的过程中去关注小节,只有如此,才能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做出对个人或对社会有益的大事。
⑧今天,关注小节不仅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反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禁止吸烟的地方所随意吞云吐雾……这些看似小节,但不知小节不拘,大事难成。
愿年轻的朋友们从小事上着手,在细微处努力,最终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7、文章开头用陈蕃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屋”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9、第④段举了周恩来总理柬给埔寨国家元首送行的事例,意在阐明什么道理?(3分)10、仔细阅读第⑤段,补充一个概括性的事实论据,使语句更连贯,论证更加充分。
(3分)11、第⑦段能否删掉?请你作简要说明。
(3分)(二)(13分)心泉【张佐香】①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
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②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
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冷冷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与观泉、听泉者的身影,这身影,杂夹着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
③我曾许多次在旋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
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
它在大地上慢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馨。
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
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④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
”人生的生存秩序——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
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
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
从古到今,它不间断地流淌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适自得。
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
心中有泉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泉浇灌真善美之花。
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东坡宏肆奔放的散文;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崇高。
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孔子,释加牟尼,还有圣雄甘地。
⑤这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
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
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
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
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会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低语的泉声。
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
⑥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
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
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
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
这种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
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恼。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
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
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2.全文以作者对“泉”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为线索,请根据行文思路补全下面空格。
(3分)在中品味泉——→在中追寻泉——→从中感受泉13.第(1)自然段中,作者说:“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请品味这句话中“浸”字的妙处。
(4分)14.那些“源于高贵心灵的精神源泉”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和影响?请概括回答。
(3分)15.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3分)三、古诗文阅读(30分)(一)(4分)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6.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2分)17.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二)、(13分)《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与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