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痰法标准

吸痰法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扣分标准
扣分
素质
要求(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报告姓名、操作项目,语言流利,仪表大方,轻盈矫健
1
●紧张,不自然,言语不流利
1
●衣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
1
●衣、帽、鞋不整洁
1
评估、
计划
质量
标准
(13分)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有无义齿
3
●未评估,缺一项
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10
●调节错误
●未调节负压
5
5
●检查口腔:检查口腔、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5
●未检查口腔、鼻腔
●未取下活动义齿
3
2
●安置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5
●体位不正确
●使用压舌板、开口器不正确
3
2
●连管试吸: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在试吸罐中先试吸少量生理盐水
3
●缺一项(不倒扣)
1
●护士洗手、戴口罩
3
●未洗手
●未戴口罩
●护士戴首饰
1
1
1
●备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一套(负压瓶、压力表、胶管),治疗盘内备有盖罐2只(试吸罐和冲洗罐,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弯盘、适当型号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血管钳或无菌镊、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治疗盘外备手消毒液、电插板等
4
●少一项(不倒扣)
1
实施
质量
标准
(75分)
●核对解释:携用物至患者床边,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
5
●少一项(不倒扣)
1
●调节负压: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一般成人负压为40.0kPa(300~400mmHg),儿童为33.0~40.0kPa(250~300mmHg)
2
1
●准确记录:洗手。记录吸痰时间、次数,痰液色、质、量,呼吸改善情况等
5
●未洗手
●未记录
2
3
评价
质量
标准
(10分)
●患者或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清醒的患者能够配合操作
3
●未进行健康指导
●患者不能很好配合
2
1
●护士操作熟练、迅速,手法正确,程序规范
4
●操作不熟练
●程序不规范
2
2
●护士无菌观念强
3
●无菌观念不强
3
5
●未戴手套
●未用生理盐水试吸
3
2
●按序吸痰:一手将吸痰管末端折叠,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镊)或者戴手套持吸痰管前端,边旋转边吸引,并向上提拉吸痰管,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咽部分泌物。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若气管切开吸痰 ,应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鼻(口)部
20
●末端未折叠
●抽吸方法不正确
●吸引顺序不正确
●吸痰前后未吸入高浓度氧
●吸引时间超过15s
●无菌观念不强
4
5
3
2
3
3
●抽吸冲洗:退出吸痰管时,在冲洗罐中抽吸生理盐水冲洗。一根吸痰管只使用一次
5
●未冲洗
●未正确更换
2
3
●观察情况: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是否改善;吸出液的色、质、量,必要时重复吸引
5
●未及时观察,少一项
1
●安置患者:拭净患者口鼻喷出的分泌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5
●未拭净分泌物
●未取舒适体位
●未整理床单位
2
2
1
●整理用物:吸痰管按一次性用物处理,吸痰管的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吸痰用物根据吸痰操作性质每班更换,或每日更换1~2次
5
●未正确处置,错误一项
●口述吸痰用物更换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