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摘要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既是合唱团的组织者,又是合唱艺术表现力的创造者。
因此,不断提高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力,是推动合唱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力目录摘要 (1)引言 (3)一、合唱中指挥的生命形式 (3)(一)呼吸 (3)(二)位置 (3)(三)情感 (4)二、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 (4)(一)指挥是合唱团的组织者 (4)(二)指挥是合唱艺术表现力的创造者 (5)(三)指挥可以以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团队 (5)三、合唱中指挥综合能力的提升途径 (6)(一)做好指挥前的案头工作,对歌曲的演唱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 (6)(二)合理设计指挥动作,使形式美服从于音乐情感的内在美 (7)(三)注意演出过程的各种细节问题,精益求精 (7)结论 (8)参考文献 (9)引言合唱是一种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
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性的大合唱日益普及与繁荣,人们在合唱艺术中,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音乐技巧和知识,还能在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下,抒发情感,陶冶性情,激励进取,增进团结合作的集体荣誉感,提高文化素质。
一、合唱中指挥的生命形式(一)呼吸对每个有生命的个体来说,生存的源动力是呼吸。
然而,在艺术的世界当中,呼吸同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比如,书法当中讲究气口、舞蹈当中讲究气韵、歌唱当中讲究气息。
一个合唱指挥的呼吸形式同样重要,他的心跳、脉搏、节奏等生命体的各种活动都与艺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合唱指挥者的生命表现,更是一个合唱指挥者的艺术表现力。
在合唱的过程当中,指挥要通过音乐旋律的不断变化来调整与控制自己的呼吸,对音乐时值的多彩变化要进行合理的运用,对各种各样的复杂节奏都能够做到自由地驾驭,让音乐情绪的生命特质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合唱的过程中,队员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呼吸来进行发声,从而歌唱的艺术得到充分表现。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呼吸,那么对于歌唱必然是无法全然了解。
(二)位置在歌唱当中,人体的三个重要部位分别是大脑、心脏、小腹。
大脑是整体的指挥,能够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联想;心脏在人的胸腔当中,表示整个生命的源动力;小腹在人体偏下的部分,在指挥当中处于低位置上,是整个生命的根。
当合唱指挥者通过想象、回忆、怀念等思维方式来体会合唱作品时,大脑的高位置指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当需要指挥的合唱作品当中充满生命律动时,一般是心脏发挥的主要作用;如果合唱作品的主要情绪是深沉的绝望,指挥者通常采用低位置来进行指挥。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知道,由此可见,对人体当中的大脑、心脏和小腹进行良好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合唱指挥作品具有更加强大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三)情感一个好合唱作品的指挥者,在指挥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表情,这些是指挥者内在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不论是什么样的合唱作品,指挥行动都要充满感情与情绪,如果仅仅是盲目的肢体动作,并不能指挥好一个合唱作品。
通过具体的合唱作品来说,如果合唱作品的感情是愉悦的,那么指挥者将会有愉快的面部表情、弹性的指挥动作、舞蹈性的身体律动的。
相反,如果合唱作品较为悲伤,那么指挥者也会出现悲伤的表现。
实际上,在指挥者的指挥过程中,只要把真情溶入合唱之中,完全真我的表现,让自己的内在情感进行自然流露,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表现出合唱的精妙之处,达到感人肺腑的效果。
总而言之,合唱指挥的声音形式在指挥者的呼吸、速度、力度、线条的生命状态之中都能够有很具体的表现,还会有相应的情感逻辑与之相呼应。
实质就是与生命形式相互对应。
另外,合唱像生命体一样,时刻吸收新鲜养料,排除陈旧,使指挥始终处在生长发展的生命运动过程之中。
二、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一)指挥是合唱团的组织者合唱,一方面锻炼演唱者的视唱、练耳、节奏、音准、气息、站姿、表情、声音,要求人的眼、耳、脑、心、口、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同时进入工作状态,并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通过具体的训练,有效提升歌者的智力、想象力、表现力,并能极大丰富受训者的音乐知识,使演唱者能够随时随地的对旋律和歌曲进行心的感受,并形成一种良好习惯。
从另一方面来说,音乐的艺术不仅是热情奔放的,同样也是无比自由的,这就要求合唱指挥和所有演唱者要有丰厚的艺术素养,再加上良好的文学修养、以及人格修养,从而能够达到对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
在整个合唱的过程当中,指挥既是一个组织者、一个指导者,同时艺术活力无限的的领导者,要最大限度地将音乐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协调统一,融为一体;要将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通过手势和表情作出传达,并和大家一起完成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
同时,指挥和合唱队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一个整体,指挥和合唱队员之间是平等、默契、亲切、温暖的关系。
指挥是对合唱歌曲能够做出完美诠释的那个人,是一个合唱队的灵魂人物。
指挥也是一件乐器,听一首合唱歌曲,就可以知道指挥的人格修养、音乐修养和艺术素养。
(二)指挥是合唱艺术表现力的创造者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力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则需要合唱指挥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合唱队员深刻理解与完美演绎音乐作品。
首先,他(她)应根据合唱作品的思想内涵、速度和力度,对每一个肢体语言都进行精确的安排,情绪与作品完美融合,任何一个动作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忠于歌曲的基础上,指挥者可以对合唱作品进行艺术性的处理,但不能出现为变化而变化的行为,这样才能让合唱团的歌声最大程度避免了形式主义中去。
其次,在指挥时,对歌曲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都要精确掌握,并与乐队、团员们及时的进行无声的神态交流,在进行指挥之前,提前示意。
在合唱演出当中,指挥者与演唱者之间的无声的语言交流非常重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将歌曲当中的速度转换、呼吸深浅以及歌曲所要求表现的情绪都完美的诠释出来,这种交流的方式因人而异。
一个好的合唱指挥,一定要做到动作协调一致、美观和大方,富于律动感,尽量做到赏心悦目。
最重要的是,必须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巧妙的融合到外在动作表现当中,让观众朋友也能感同身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歌曲的独特魅力。
此外,指挥的仪表和动作姿态要端庄大方,通过指挥的表演激发演员的情感,再通过演员的演唱从而刻画出生动的音乐形象,使观众欣赏到有价值的。
(三)指挥可以以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团队“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人类社会从来都离不开音乐,音乐是情感交流的一种非常自然而必不可少的方式。
感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内在反映,音乐家将感情通过音乐进行诠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主观立场、观点和态度,只有主观和客观融为一体,感情与理性完美结合,才能达到音乐最为完美的的境界。
无论是从音乐的认识、审美观念、教育功能的意义上,还是从团结人们共同工作的角度来看,指挥工作对人的锻炼都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的范畴。
每首合唱作品都是一幅锦绣画作,合唱作品的作者进行用心构思时,将其丰富的内在情感,然后通过音符,表情记号等这些工具去创作音乐,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过程当中要富有感情,不能机械性的演唱。
合唱指挥是合唱活动的灵魂, 不论是排练还是演出,合唱指挥需要把自己对作品的内涵理解、音乐感受通过合唱队员表现出来。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优秀的基本素质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不论是对合唱团还是对合唱作品,都要用心感受,用情传递,从而将作品当中的深刻情感与丰富内涵进行完美的演绎与诠释,让音乐也富有生命力,而不是空有声音。
三、合唱中指挥综合能力的提升途径(一)做好指挥前的案头工作,对歌曲的演唱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提升艺术表现力,就必须重视音乐作品在音符以外的各种信息,充分做好演出前的案头准备工作,尽可能深刻、详细的对合唱作品进行分析。
在整个节目的准备阶段,要对合唱作品进行反复的熟悉,尽可能做到烂熟于心,闭上眼睛,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准确掌握,并把握好需要表达的情感。
经过充分的分析、准确的掌握之后,要把个人内心当中对于作品的情感转化成现场的音响效果,这是一个把内心转化为行动的具体过程。
在演出之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相关准备,但不论是什么样的方法,那些经过前人的表演实践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共同手段。
对于合唱作品,不仅要掌握作品本身,更要掌握更多作品以外的东西,对作品的背景、题材、体裁、创作的动机、创作者的个人风格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赋予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完美地进行二次创作。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文化,它是通过简简单单的物理上的声音,来表达出创作者的一种强烈情感与思维方式,展示着丰富的大千世界。
指挥通过想象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作品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对其艺术风格等因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整个作品的表现力更能进行艺术化的特色处理,使合唱作品在实现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比如非常著名的《回声》,整首作品的音响效果达到了一种美妙、遥遥回应的完美境界,展现了自然界的回声与人的勃勃生机交融在群山幽谷之中的感觉,得到了与大自然对话的欢乐。
又如中国作曲家刘炽的《祖国颂》,抒情的旋律、丰满的复调合唱声部,气势宏伟、磅薄,展现出伟大祖国欣欣向荣,一片繁荣的景象,抒发民族的自豪感,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和美的愿望。
指挥者要发挥合唱艺术独特的魅力,不仅要让观众们沉浸在优美的和声中,更应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深切感情。
其次,指挥者对于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调性,以及段落之间的变化都要进行深入分析,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节奏与速度、力度强弱等都要做到了然于心。
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歌曲的分析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选择各部分合适速度与力度,安排好从铺垫起伏到高潮的每一个过程。
从每一个音的起声和逻辑重音,到每个团员的呼吸换气、咬字吐字等,都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设计和处理。
(二)合理设计指挥动作,使形式美服从于音乐情感的内在美在进行演出的时候,合唱指挥的指挥意图最主要的是通过图式和相关动作来传递给合唱团。
因此,这些图式与动作都是要建立在对演出歌曲作品深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琢磨与探究设计出来的。
指挥在设计相关内容时候,应尽量避免单纯的不断重复,保证每个动作都有深刻的意义。
在精心设计之后,合唱指挥者还要将这些精心设计的动作进行详细的及时的记录下来,并与合唱团进行有效的沟通,再加以练习,达到纯熟的境界,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在实际演出时献给观众最佳的表演效果,让观众也能感受到深刻的文化氛围。
合唱指挥的许多动作并不是随意设计的,都是建立在指挥的基本原理上,还要符合歌曲的内在艺术气息。
比如,节奏缓慢,抒情柔缓的歌曲要运用连贯击拍的动作;激情四射的快节奏歌曲则应采用顿断的击拍方式;指挥动作的幅度大小和力度高低取决于一首歌曲最强和最弱的地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