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
又逢12.9大合唱比赛之时,今天将利用中午午休时间为各班指挥的同学进行了一下指导,下面是我指导的一些内容,与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艺术的指导者,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歌唱指挥的基本技能。
指挥的姿势、动作与拍子图式
一、姿势
的动作。
(二)、“拍点”与“反射”
1、拍点:拍点是每一拍开始起唱的一瞬间,即指挥动作往下打的最低点。
拍点
一般是由手掌、手腕的弹性动作来表现的。
拍点是用小圆点来标记的。
(见图)
2、反射:拍点富有弹性,拍点之后的动作称反射动作。
前拍的反射动作,又为
后拍作了准备。
(见图)
三、图式
指挥的起拍与收拍
一、起拍
为了使演唱者一开始就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力度、速度和感情,指挥者就要准确无误地打出起拍动作。
起拍动作可以解剖为以下三个步骤:
1、预备:双手平稳地放在胸前,手掌往下。
2、起拍:也称预备拍,就是起唱的前一拍,提示演唱者吸气的时候,但
这一拍的动作要体现出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感情。
3、起唱:预备拍的后一拍就是起唱。
常见的歌曲有强起、弱起和后半拍
起三种。
二、速度:音乐的快、慢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
因此,指挥动作必须有显着差别。
1、较快速度:指挥时,在保持原有图式的基础上,将动作幅度缩小,拍点
以手腕为支点,靠手掌来完成。
如《保卫黄河》。
2、较慢速度:指挥时,在保持原有图式的基础上,将动作幅度适当扩大,
但拍点仍需由腕关节为支点,靠下臂与手掌一起完成。
反射
动作要柔和自如。
如《我的祖国》的第一段的指挥。
3、合拍指挥:有的歌曲速度很快,如按通常的指挥方法,虽可幅度缩小,
但仍显得忙乱不按。
这种情况,可改用合拍即简化的指挥方
法,可将二拍改成一拍,四拍改成二拍,六拍也可以改成二
大拍。
如《欢乐颂》、《渴望春天》。
4、分拍指挥:有的歌曲速度很慢,如果按照通常的指挥方法将幅度放大,
指挥时仍会出现“等”拍子的动作间歇。
这种情况,可改用
分拍指挥的方法,将指挥动作进行详细分解。
可将一拍打成
二个半拍动作,二拍打成四个半拍动作。
如《大路歌》。
排练与彩排演出
指挥是音乐的导演,但指挥的职责,不仅在于导演音乐,首先应该是合唱队的组织者,指挥必须对平时的排练、演出前的准备以及演出的全过程,要胸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