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材料
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一、教学设计说明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显得意义深长。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节约意识淡薄了,为了把节约意识渗透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去,所以我借助本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等几方面入手,告诉学生,节约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使同学们意识到身边浪费的严重性,意识到中国的资源危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们传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并号召全体同学共同制定三年一班《节约公约》,互相督促,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促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正落实“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二)教学重点:
1、感受体会身边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和浪费会造成的后果。
2、通过互相协作制定班级的《节约公约》。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废为宝的制作过程,感受其中的乐趣。
4、使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四)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是实践操作部分,使学生通过实践进而将认识转变为行动,从而使节约意识真正落实。
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这部分,我先从图片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在强烈的直观刺激下,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这些现象是浪费现象。
我在学生有了明确的认识后,又马上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数据感受到如此浪费的严重后果。
数据的一一列举虽然准确,但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上考虑,他们对这类数据的敏感度不高,于是,我紧接着出示是贫困地区缺粮、缺水、缺电等图片,通过直观的感知,鲜明的对比,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浪费实在是可耻的,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在实践活动部分,我以节约为主题,先后设计了想一想还有没有更节约的办法、名人节约故事分享、制定班级《节约公约》和变废为宝等几个环节。
让学生通过这些环节进一步巩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并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把观念转变为自身的行动。
使学生真正知道了怎样做是节约的,怎样做可以避免过多的浪费,用过的废旧物品可以怎样变成有用的物品,在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又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间合作互助的精神。
为了使本课教学顺利完成,收集我国名人、伟人的节约故事是我在课前布置学生们进行收集的。
因为本课并非手工制作课,所以变废为宝这一环节,我是布置孩子们在课前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整理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废旧物品进行重新设计,加工,我把大部分的制作时间放在了课前,而在课上我只给了孩子们比较少的整理修饰的时间,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手工制作过程占用过多的时间冲淡德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也是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粗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