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用《诫子书》原句填空。
(1)______ ,意与日去______ ,______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明心立志”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 ,______ 。
(3)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______ ”。
(4)全文围绕“______ ”这句话展开议论的。
3.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诫子书》作者______ ,字______ ,______ 时期的______ 家,______ 家。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非淡薄无以明志B. 非宁静无以至远C. 淫慢则不能厉精D. 险躁则不能治性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6.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多不接世( )7.[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节选自《韩诗外传》修订版)(1)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是中心内容不同。
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诸葛瞻的是:______ 。
乙文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是:______ 。
(2)阅读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根据所给的“美德”与“结果”填空,使之于所给信息匹配。
()乙文中,周公以“,”(用原文填空)来形容自己勤奋辅佐君主。
后来,这两句衍。
8.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选自《韩诗外传》)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又相天子( )(2)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3)守之以恭者,荣( )(4)守之以卑者,贵(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选文中,周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来形容自己的勤奋辅君,以此来教育儿子要以谦恭态度来治国安邦。
答案和解析1.【答案】(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能治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
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注意“致”“俭”“躁”的书写。
2.【答案】(1)年与时驰遂成枯落将复何及(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险躁则不能冶性(4)静以修身【解析】(1)年与时驰遂成枯落将复何及(注意“遂”的书写)(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注意“泊”的书写)(3)险躁则不能冶性(4)静以修身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3.【答案】诸葛亮;孔明;三国;政治;军事【解析】本题考查记背课文中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答案:诸葛亮;孔明;三国;政治;军事.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形似字、生僻字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不出错别字。
A.句中“薄”应写做“泊”;B.句中“至”应写做“致”;C.句中“厉”应写做“励”;D.正确。
故选D。
5.【答案】(1)不清心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2)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3)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4)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本题注意“静、广才、驰、去”的正确翻译。
6.【答案】(1)品德高尚的人(2)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3)达到远大目标(4)振奋精神(5)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本题注意“励精、接世”的正确解释。
7.【答案】要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2)本题考查学生对全文核心内容的理解,提取信心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道德品行宽广博大却又坚持恭谨的人才会荣耀;土地广阔富饶却又坚持节俭的人才会安乐;俸禄多爵位高却又坚持谦卑的人才会尊贵;兵员多、武器精却又保持戒惧的人才会获胜;聪明机智却又保持愚拙姿态的人才会受益;博闻强记却又保持浅陋态度的人才会更加广博.这六种操守,都是谦虚的美德.(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具体语句的理解和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生为成语“握发吐哺”,比喻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答案:(1)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2)(3)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生为成语“握发吐哺”,比喻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译文】【甲】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乙】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词义积累:诚帝感其诚(诚心)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8.【答案】【小题1】(1)辅佐(2)见闻广博,记忆力强(3)肃敬,谦逊有礼(4)地位显要【小题2】(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小题3】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本题注意“相、贵”的正确解释。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