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牵手两代教案南外女孩“闯”进哈佛、计算机“神童”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文科女生玩转数学……当这一个个富有神奇色彩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望着家里对着书堆愁眉不展的自家孩子,不少家长感叹不已:为什么人家的孩子那么“完美”,咱家的这个提到学习就不带劲了呢?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想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当的家庭教育了,但有点无从下手。
家庭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说其古老,可谓中华民族家教传统源远流长,说其年轻,家庭教育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才是近几年的事。
可是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那么怎样才是科学的家庭教育?如何解决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家长们迫切希望得到正确的指导。
而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身上。
那么,怎样来上这样的课?怎样让家长从紧张的工作之余、繁忙的家务劳动中来到我们的教室,坐下来忘记疲惫、抛却烦恼,认真投入到家长课程的学习中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课程有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设计。
那么关于课堂教学设计,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建议1.强调家长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这又可以从以下几个小方面加以分析:(1)传统教育的弊端(2)教育的现状,学生的在校时间缩短,但高考、中考以及各类考核中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单凭学校教育是很难完成孩子的全面学业的。
(3)家庭教育的突出作用(4)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5)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2.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激情,以激情激活家长,以激情点燃课堂。
3.案例的选取不要局限于教材。
既要典型,又要生动,更重要的是贴近我们的生活,或者说,这就是我们家庭中经常出现的个案,让家长身临其境,让他们感觉到说的就是自己,从而全神贯注地融入课堂中,一句话,通过鲜活的案例抓住家长。
4.课堂要注意互动。
其实最鲜活最丰富的案例在家长那里。
让他们讲述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让他们倾诉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奈、担心、困惑,让他们传授在教育孩子时所采用的好的、科学的、可以借鉴的做法等等。
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但是在家庭教育上却都有相似之处,所以,一个家长的问题可能就是许多家长都需要解决的。
这样,提出问题,一起讨论问题,再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让课堂互动起来,这样就会让课堂充满生机,既让家长感到生动有趣,又确确实实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家长感受到学习家长课程的作用。
5.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多少年来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孩子,可现在面对的是孩子的爸爸妈妈。
其实我们都是孩子的老师。
所以我自己认为我们在课堂上要把自己定位在是家长的朋友,或者干脆也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家长!和在座的家长一样,为了孩子来学习、来讨论、来解决问题的。
二、关于教材分析1.教材题目:本册教材的题目是“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题目抓住了我们家长的心理: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啊!特别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才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才是一个7岁的孩子,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是很高的。
家长们会认为看来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教我们炼出好孩子的方法的!2.家长课程的教材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设计方面是颇具匠心的,每一个案例的提出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情景对话。
其实就是提出问题。
(2)心灵独白。
从孩子和家长两个方面找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找出问题的症结,或者冲突的根源。
(3)教育故事。
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支招。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讨论分析,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某些做法的不恰当、甚至错误,从而改正。
(4)专家课堂。
通过专家的分析让我们先从理论上更深刻地认识问题,然后针对这一问题,为家长提出正确的建议或是需注意的问题。
(5)教育活动。
从理论指导又回到实际生活,具体细致地从孩子和家长两个方面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之,教材从这5个环节设计,从鲜活案例引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解决问题,这是符合由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这一认识规律的,也是非常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
下面,我把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第二册,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针对每讲,稍作概括:第一讲孩子的成长不容错过教学目的:1如何帮助家长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
2如何帮助家长将严格要求和尊重孩子结合起来,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不容错过的。
教学难点:我们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工作。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引入:关于重视孩子的成长问题,教材从两个方面,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带领家长学习第一个案例反映的问题1、班主任简单复述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
你是否也把孩子“爱的机会”垄断了?你是否尽量地帮助孩子做任何事情,而很少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家长分析讨论,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过分的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使孩子遭到毁灭。
”父母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不仅不能换来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往往使孩子不理解、不尊重父母,而这其实犯了教育的大忌。
讨论故事中孩子父母的做法与自己平日的做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说说这种做法有哪些坏处,今后应该怎么做。
[家长具体发言]2、如何避免或者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呢?(1)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孩子发挥的空间(2)让孩子独立,相信自己的孩子。
(3)孩子做好了要给予赞许和鼓励,但在表扬孩子时,请遵守一个黄金规则,即:表扬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
(4)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3、讨论总结家长应采取的措施、策略:(1)鼓励和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对生活习惯严格要求,使孩子有规律地生活。
(3)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4)在教育孩子时,家中的其他人都应流露支持的态度,要配合默契。
家长应如何要求孩子: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后让家长检查。
⑵多参加集体活动,不能只一味地想着自己,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的温暖,学习他人长处的快乐。
⑶每天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记下这些成长的足迹。
二、带领家长学习第二个案例反映的问题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让孩子全面发展、严格要求的方法。
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无论是多么微小的进步,家长都要适时地表扬孩子。
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的愿望和要求,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
讨论故事中孩子父母的做法与自己平日的做法有哪些不同?说说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家长具体发言]总结出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的必要条件:⑴家长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
⑵要倾听孩子的声音,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充分地了解孩子。
⑶合理满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
⑷适时地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⑸严格要求也是必要的。
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要想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家长具体应注意;①规定每天和孩子共同相处的家庭时间,至少半小时。
②每天坚持给孩子说一句或祝愿或鼓励或赏识的话。
③把时间交给孩子,开阔孩子的视野。
④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马上大声责备,用和缓的语气和正面意义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应该做到的是:理解父母为什么对自己要求严格;如果你不能理解父母的某些做法,要及时跟父母沟通;对自己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家里可以设立一个“好行为箱”等等。
第二讲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教学目的:1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2通过学习引导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引入:关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问题,教材从两个方面,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带领家长学习第一个案例以及第一则教育故事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一起欣赏教育故事,然后交流。
成长中的孩子兴趣广泛,也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天赋。
例如故事中孩子就爱好书法。
但要把孩子的书法天赋发挥出来,家长要花费很多心思。
故事中的家长这一点就做得很好。
你的孩子是否在某些方面也有天赋?你是否也跟故事中的父母的做法相似呢?[家长畅谈自己的做法]。
然后在教师、家长共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不能坚持、缺乏毅力和耐心是很多孩子都会面对的一个难题。
2、跟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缺乏意志力的原因。
(1)与一些家长注重智力投资、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孩子意志力、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一定关系。
(2)没有自信。
没有自信的孩子往往难有毅力,这是因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础”。
(3)兴趣不稳定。
孩子对新鲜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但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兴趣容易转移,等几方面的原因。
3、在对待孩子缺乏毅力和耐心的问题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孩子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以下是几种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培养孩子的自立。
◎遇到困难多给予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对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也是很重要的。
讨论总结家长应采取的措施、策略◆家长需要做出表率。
◆处理好培养孩子智力和培养孩子意志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系。
◆故事激励。
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来激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给孩子找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做。
如:天天扫地、写日记等等。
二、带领家长学习第二个案例反映的问题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很多低年级的小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就走不动,直到家长妥协,而咱们家长没意识到自己正是孩子自控力差、意志力薄弱的帮凶。
一起分析孩子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孩子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年龄直接关系着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或者意志力。
◎家长的教育方式。
孩子意志力薄弱与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讨论出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具体措施:◎父母们在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放在主体的地位上去思考问题。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家长要让孩子多参与。
◎意志力的培养要注重第一次的坚持。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高孩子延迟满足的承受能力。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重在监督。
关于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可以参考以下方法:◆目标导向法。
◆独立活动法。
◆克服障碍法。
◆自我控制法。
◆表扬法。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家长要以身作则。
并且可以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父母一起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和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房间等等;在困难面前不害怕,从事一些稍微有点困难的活动如:长跑、爬山等。
第三讲尊重孩子的选择教学目的:1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