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行政组织

第三章 行政组织


23:44
2
(二)行政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阶级性) 2.公共性(社会性) 3.权威性 4.法制性 5.系统性
23:44
3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Aim) (1)目标的明确性 一切没有明确目标的行政组织都是没必要的
(2)目标的层次性 总目标、分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等
2.机构设置: (Orgnization) 根据目标和职能要求设置机构 3.职位设置: (Position) 根据职能和机构设置进行职位确定,划分权责体系
23:44
16
3、幕僚机关:辅助或办公 各级政府的办公厅(室) 无特定专业性,直接听从行政首长的指挥 对各职能部门无指挥和监督的权力,但可以在授权的情况下享有 事实上的权力,直接参与政策制定 4、咨询机关(Brain Power) 智囊机关或参谋机关,由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经验自身官员组成 不是执行机构,也不是秘书班子,只是研究咨询、协调政策; 政府机关的“外脑”;
为完成特定任务或突击性任务,由有关职能
部门组成综合性机构,协调配合。 优点:加强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相互取长补短,协同攻关;较为灵活,能较 好应付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组织环境。 缺点:同时接受两个方向的指令,意见不一 致时,无所适从。成员容易产生临时观念。
23:44
24
人 性 的 组 织 形 式
5、派出机关 不是一级政府的行政机关,是委派机关权力的延伸;如地区行署
23:44
17
二、行政组织的结构与编制
(一)行政组织的结构方式
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具体是指一个行政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及其 相互关系的法定形式,主要包括行政组织内 的部门划分、层级确定、职权分解、人员配 备等内容。
(3)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社会对组织的需求,家族意志等;
23:44 11
管理层次
1、含义
以人类劳动的垂直分工和权力的等级属性为划分依据,形成组织 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
2、行政组织管理层次的划分
无统一规定,大多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级或高、中、低、基层四 级;前者如部、局、处三级制,后者如国务院、省、县、乡四级;
23:44 22
3.直线职能式结构
在行政领导机关之下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行
使某一专业范围内的权责,下级行政组织既 听命于上级首长,又服从上级职能部门的领 导。 优点:实行专业分工,减轻领导负担,适应 复杂的行政管理活动。 缺点:易形成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导致管 理混乱。
23:44 23
4.矩阵式结构
第三章 行政组织
一、行政组织概述 二、行政组织的结构与编制 三、行政组织改革
23:44
1
一、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概念
行政组织是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 我国的行政组织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三 个层次。 中央政府——国务院,下设部、委、办等职能部门。 地方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划单列市政 府、设区的市政府;县政府和县级市政府;自治州政府、 盟政府、旗政府,下设职能部门。 基层政府——乡(镇)政府,不设职能部门,配备相关 人员。
23:44 20
2.直线参谋式结构
在行政首长身边配备参谋机构和辅助人员,
减轻首长负担。 优点:既能维持政令统一,行动迅速的特点, 又能改变行政首长判断不易、疲于应付的状 况,增加了决策的可靠性。 缺点: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直线式的弊端。
23:44
21
传 统 的 组 织 形 式
适合中小组织 3.4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地 级 市 人 民 政 府
地 区 行 政 公 署
自 治 人 民 区 政 府 自治县 人民政府 区公所
市辖区 人民政府
县级市 人民政府
县 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镇人民政府
乡人民政府
民族乡人民政府
23:44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我国地方政府的层级系统图
42
2)国务院机构层次划分:
部、委机构 直属机构、办事机构
1.领导机关(首脑机关)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2.职能机关(执行机构)公安局、教育局、民政 局、 3.辅助机关(办公机构)办公厅(室)、政研室、 行管局 4.派出机关(派出所、街道办事处)
23:44 32
(四)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1.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含义 编制:一个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 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数额、人员结 构和职位配置。 编制管理: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制度和程 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 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
政府机构设置程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有关政府机构的各项规范要由法律法规来确定。
23:44
10
(五)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
1、含义
一名主管人员所能直接领导下级人员或部门的数量和范围
2、决定管理幅度宽窄的因素
(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性格、知识、专业、技能、精力、经 验、性别、年龄、作风等; (2)组织的正式或非正式规定,如规章、制度、规划、计划、 程序;如人际关系、工作氛围等;
23:44
33
2.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体制:统一领 导,分级管理。
统一领导: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各
级机关、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的规定,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中央各部门的编制总额的确定,省、 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部门和中央各部、委司局 一级机构的设置的审批由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负责。 分级管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国家的方针 政策,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本地区编制总额,具体 安排本地区的编制,审批下一级国家机关工作部门 和本级各部门的内部机构。
23:44
30
(2)行政目标的冲突。
造成冲突的原因:
一是下级子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冲突; 二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三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冲突。
(3)行政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协调
分为决策前协调和决策时协调。 协调行政目标时,要求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23:44
31
(三)行政组织的部门结构
同级政府相互之间和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 构成的分工合作、并列的排列组合方式。
优点:自尊心、成就感 缺点:难以有效管制
适合教学研究、制定政策的组织
扁平的组织结构(Flat Organization )
23:44 25
人 性 的 组 织 形 式
扩大工作范围的组织结构
23:44
26
权 变 的 组 织 形 式
弹性单位与编制的组织形式
1.2
23:44 27
(二)行政组织的目标体系
23:44 38
7.编制管理的意义:
建立高效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 防止官僚主义,有利于密切联系政府与民众
关系; 有助于节省国家财政开支。
23:44
39
8.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精简原则
(精简机构和人员、合理定编定员); 统一原则 (统一领导、统一职能目标、机构设置统一完整) 编制立法原则
1.行政目标的含义和特点
(1)行政目标的含义
行政目标又称行政组织目标,是行政组织 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 理目的和指标,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
(2)行政目标的特点
公共性、模糊性、政策性、体系性
23:44 28
2.行政目标的确定
(1)从实际出发。上级的要求、主观条件、 外部环境因素构成了确定行政目标的基本依 据,几者不可偏废。 (2)控制行政目标的数量。常见的控制方法: 去除法、分阵法、综合法。 (3)目标分解 。按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和组织 层次,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不同的机构, 构架目标体系。
23:44
18
1.直线式结构
以最高行政首长为中心,统一指挥, 逐级控制。
缺点:缺乏专业化分工,首长责重事繁。 只局限于在政务比较单一或程序化和管理
层次比较低的单位中使用。 优点: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 便于控制。
23:44 19
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
传 统 的 组 织 形 式
Centralized Organization(直线型)
23:44
12
(三)管理幅度和层次的关系
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呈反比关系;
23:44
13
(六)组织设计的一般程序
1、明确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2、将实施目标的各种手段构成有效的管理活动序列 3、将各种管理活动构成合理的“职务”;
4、将各种合理的“职务”构成每个人所占有 的“职位”
23:44
14
23:44 34
3.管理机关:
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 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 编制委员会。
23:44
35
4.主要任务:
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a.职能管理: b.机构管理 c.人员编制管理: 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 职位配置
23:44
36
5、行政组织编制管理形式:
23:44 29
3.行政目标的体系
(1)行政目标的层次结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总目标。反映行政组织基本功能的总
体目标,明确规定行政组织最基本的活动方向。 第二层次:职能目标。反映了组织内部机构的工 作职能。从属于总目标的规定。 第三层次:工作目标。各目标主体在阶段时间内 所完成的各项具体工作、以及完成工作所应达到 的程度要求。
23:44 4
4.人员构成(Staff) 结构合理的行政人员,不同的年龄、性别、气质; 5.规章制度(Rule) 对行政组织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规则体系;
6.物质基础(Material) 适量的行政经费,保证行政工作的日常开支; 7.价值观念(Value Jugement) 对行政组织的共同感受、一致态度,认同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