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连墙施工技术交底样本

地连墙施工技术交底样本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承包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号:
技术交底记录GJ1.4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交底提纲:地下持续墙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工艺操作
地连墙施工流程图
1、成槽开挖
1)导墙验收合格后,放出地下持续墙分幅线,并经监理复测无误后用红油漆在导墙内侧标出分幅线。

单元槽段成槽前,用钢尺再次检查导墙上分幅线,保证相邻分幅线误差控制在10mm范畴内,然后在已浇注导墙上用红油漆划好其他两线(即开挖边线,锁口管安放中心线,并严控外放宽度不得超过150mm),同步在导墙上定位出每一斗抓斗中心位置,并放上标志物,以保证每次抓斗下放位置一致,防止抓斗左右倾斜。

2)成槽办法
依照划分槽段,各槽段按照“顺抓法”施工,一方面施工首开槽,然后施工顺抓槽。

成槽工序是地下持续墙施工核心工序之一,既控制工期又影响质量,依照地质状况,采用地下持续墙液压抓斗施工。

在抓土过程中,抓斗应对准导墙中心挖土,通过液压抓斗纠偏系统调节抓斗纠偏板位置,保证成槽垂直度,以控制成槽进度。

本工程基本槽段(6米一种槽)采用一槽三抓挖槽法,先两边后中间,异型槽也基本采用一槽三抓挖槽法。

槽段分序进行施工,其中编号按槽段划分图;为保证地连墙稳定性,在地连墙转角处分别设有“L”型槽、“Z”型槽。

每个抓斗分管两区域,采用跳抓,但每个区域抓槽采用顺抓施工,依照已放出槽段线,先在每一种挖掘单元两端分别使用液压抓斗成槽至设计标高,然后将成槽设备抓斗移至该槽段中部,抓槽至设计标高。

抓斗就位前规定场地平整坚实,以满足施工垂直度规定,保证液压抓斗机与导墙垂直。

挖槽应持续施工,因故中断时,应将液压抓斗从沟槽内提出,并使设备远离槽段,以防塌方埋斗或设备侧翻。

抓斗提高出地面时要及时补浆,以保持槽内泥浆面高度,普通应使泥浆保持在导墙顶面下200mm左右,挖槽过程中随着槽深向下延伸,要随时向槽内补浆,使泥浆面始终位于泥浆面标志处,
冲击钻钻点示意图3
①由于冲击钻机将岩层冲碎泥浆中含砂率较大,应加强泥浆测试频率,适时调节泥浆比重。

②保证成槽垂直度。

入岩槽段原则单元槽段分 11 孔采用跳打办法保证锤头受力均衡,垂直度不至浮现较大偏差。

冲击钻圆锤一次冲击深度完毕后,用方锤或成槽机铣槽保证槽段垂直、平整。

③及时清理底部沉渣。

由于冲击钻机将岩层冲碎泥浆中含砂率较大,影响进度与质量。

本工程采用气举反循环法即将压缩空气通过导管打入槽底运用压强差将底部沉渣抽到滤砂机里进行滤砂可有效将槽段中砂过滤出来。

④注意转角幅及异型幅。

对于需入岩转角幅、异性幅应加快成槽速度、即尽量减少冲击钻作业时间。

防止由于冲击钻长时间振动导致转角处大面积坍塌。

3)清槽
当成槽并沉淀一小时后,用抓斗抓起槽底余土及沉渣,此为“一清”。

若沉渣厚度和孔底附近泥浆达不到规范规定期,浇筑砼前再运用灌注导管(采用双3PN大泵并联)进行正循环清渣,流量在100~200m3/h。

清槽后测定泥浆比重应不大于1.10,含砂率不不不大于5%,粘度不不不大于30s。

槽底沉渣厚度不大于80mm,此为“二清”。

①清槽要点:下笼后,应保证泥浆循环,以免在泥浆静置时,悬渣沉淀。

通过导管泥浆正循环,开始时应将导管提起5~6m,进行循环,待泥浆比重基本一致开始逐渐下放至槽底。

②槽深测量及控制:每槽段在成槽完毕后进行超声波检测,测定地下墙垂直度及实际挖掘面平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