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市次区域规划分析与展望

昆明市次区域规划分析与展望

昆明市次区域规划分析与展望摘要:昆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昆明的问题,也是云南省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

昆明的城市发展就是云南省发展大局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发展昆明,可以起到带动滇中,促进云南省发展的效果,从而有力推动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云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赋予昆明新的历史责任。

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树立大昆明城市发展思路,以滇池为中心,实施“一湖四环”工程,逐步形成“一湖四片”城市格局,再造秀美昆明。

关键字:区域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展望1、昆明中心区规划分析1.1昆明市概况1.1.1昆明概况昆明,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云南省省会,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第一城,还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

是未来理想的亚洲航空中转港。

1.1.2市域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昆明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2)气候:昆明属北纬亚热带,年温差为全国最小,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3)区域:昆明共辖6个区、7个县、代管安宁一市,另管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

其中主城区包含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新区、安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开发区。

(4)面积:昆明东西最大横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0千米,全市面积2147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30平方公里。

(5)人口:全市人口721万,常住人口629万,人口密度294.76人/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20万。

1.1.3 昆明市的定位与规划(1)《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昆明入选五区域大城市(2)《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规划确定昆明城市性质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南省省会。

(3)规划以昆明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楚雄-昆明-红河、曲靖-昆明-玉溪、禄劝-富民-安宁-晋宁、东川-寻甸-嵩明-宜良、寻甸-禄劝为发展轴的“一核五轴”,形成“中心城区、二级城市、三级城镇(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配置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到2020年,昆明市域城市化水平将达73%。

1.1.4 昆明市区域规划¡“核心--网络、两轴、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核心网络:由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组成的中心,依托绕城公路系统和快速铁路系统构成的交通网络,连接中心城与海口、昆阳和晋宁新城等城市组团。

两轴:依托昆曲高速公路、昆玉高速公路、昆洛公路、泛亚铁路等南北向发展主轴:依托昆安公路、昆石高速公路形成的东西向发展次轴。

两带: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行的西部生态控制带和东部生态景观控制带1.1.5昆明市总体规划轨迹回顾昆明市的发展一直延续“同心圆”的发展形态。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转变城市固有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未来城市的发展重点。

1.1.6 昆明市总体规划1.2中心区区域概况1.2.1中心区概况1.2.2中心区总体规划昆明主城区内划分西市南市中市龙泉大观一二一大贵昆公北市区东市区昆曲高环城西环城南东风东路中心区,通常是指二环线以内的区域。

该区是昆明市的核心区域。

是昆明¡°同心圆¡±城市发展史的圆心。

区内发展成熟,交通便捷,有丰富的人文遗迹,与现代化的金融、商贸中心和大型购物场所交相辉映。

是传统的旅游、购物、娱乐中心,也是昆明的商务、金融和文化中心。

总体发展思路: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旅游中心和西部大开发的带动性城市。

片区简介:东市区:东南部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的空港经济区将作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的聚集区。

南市区:将结合巫家坝机场的搬迁改造机场片区,与会展中心、宝海公园等统一规划成为南部城市副中心。

西市区:昆明市主要的教育、科研区。

北市区:北市区是昆明的副中心,是行政办公区、居民区、服务区兼具的综合性功能区。

中心区:昆明商务、金融和文化中心。

1.2.3中心区容积率规划1.2.4中心区交通规划市中心将由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及城市CBD组成,并且在江边形成沿江绿化景观带。

由此形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商务和旅游中心。

可以看到中心区除了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人文山水景观区,都是高容积率的区域。

特别是东风广场周围的CBD规划区和南屏商业区,划定了最高容积率片区。

未来摩天大楼林立的景况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风貌跃然纸上。

二环路立交桥20座,其中枢纽立交6座。

由此整个中心区将成为全市的交通枢纽,巨大的人员流动将为整个区域带来噪音、交通负荷、尾气污染等随之而来的发展问题。

同时,以此为契机,中心区也将成为个次区域沟通的桥梁,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推进本区传统的商业、商务和金融中心的地位,使本区的土地升值潜力更为优越。

1.2.5 中心区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昆明城区是在中心区的基础上不断向外发展所形成的。

是昆明城市历史的重要展现区。

由五华山开始,沿正义路、三市街到金碧路,在由金碧路向南延伸到东西寺塔,成为城市传统的中轴线。

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保护较好的历史街区,规划中纳入保护范围。

震庄历史风貌保护区、祥云街传统风貌(包括传统民居)保护区、云南大学校本部。

三个风貌保护区也在规划的保护范围中。

1.2.6 中心区的发展规划根据昆明市总体规划,主城中心区主城中心区指二环路以内的昆明主城中心区域,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

该区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中心城区,集中担负昆明城市主中心功能。

调整定位:疏导控制区调整内容:在主城中心区须着力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外迁工业用地,加大退二进三、退二进绿的力度,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在城市改造中要特别注意恢复、保护、展现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内涵;增加城市绿地尤其是公共绿地面积,恢复原有城市水系,完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提高城市景观质量;高度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与更新改造,提高交通组织效率。

同时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保障水平;对中心区内星罗棋布的城中农村进行全面城市化改造,整体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1.2.7 中心区SWOT分析优势:从政府的规划、昆明的文化传统和市民的心理来说。

中心区都有特殊的地位。

特别是中心区的商业传统,是其他次区域无法相比的。

中心区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商业配套和市民对生活品质的定位是一致的。

该区发展成熟,配套完善,有强大的向心力,历来是商业品牌的首选区域。

机会:政府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为目前中心区的地产开发提供了机遇。

中心区定位为昆明市文化、商务和金融的中心。

未来在商业项目、休闲旅游和文化娱乐等发面依然有较大的潜力。

配合昆明作为南亚、东南亚的门户地位,必然成为各大公司办公、金融结算、购物旅游的首选,规划情景非常优越。

劣势:中心区发展相对已比较成熟,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很高且相对集中。

中心区在目前的规划中主要定位为限控,未来将面对其他次区域和其他次中心优惠政策的挑战,以及其他区域逐渐完善之后的心理取代。

威胁:中心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后,将面临更大发展挑战。

而昆明市快速交通的规划,使各区域沟通更加便捷。

极大的削弱了其中心地位。

中心区在将来的环滇池经济区和城市带中,面临着政策、土地、融资等全面的不利因素和绝大多数城市的老城区有相似的困境。

1.2.8 中心区总体综述第一、中心区是昆明发展最成熟的区域,是昆明城市发展的见证。

区内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现代化的商业大楼。

丰富的业态,便捷的交通,秀丽的市容成为昆明高端生活品质的象征。

第二、与许多大城市破旧、嘈杂的老城区有别。

昆明中心区悠久的商业传统和文化传统,耳熟能详的街角深巷,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市貌,干净整洁的环境。

是其区域价值和吸引力始终如一,成为品牌进驻、商业投资的首选。

第三、中心区的土地已经趋向饱和,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都是昆明之最。

多中心发展成为必然态势。

政策对中心区的限控规划,将进一步加剧中心区资源的外流。

但是正是在土地资源稀缺的状态下,加速了中心区区域品位的提升,成为高端资源的聚集地。

第四、传统的“中心”观,中国人喜欢热闹的生活文化和年轻人对闹市的向往将加剧中心区的资源竞争。

不过,中心区的规划将更好的带动周边区域的规划。

2.南市区定位及发育历程2.1南市区定位-----旅游度假、体育休闲新城南市区范围:北起南过境干道,南达滇池,东抵昆洛公路,西至滇池草海,总面积159平方千米。

南市区定位:南市区自然资源丰富,政府将南市区定位为旅游度假、体育休闲的新城。

南市区发展:充分发挥城区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大力发展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会展产业相配套,以商贸流通、房地产、金融业和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2.2南市区发育历程----滇池交通的发展昆明市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需要,在1955编制完成了《昆明市城市初步规划设计》。

城市发展形态以向东、向北、向西发展为主,控制向南发展;城市过境交通仍为东西向,南市区交通道路少,发展落后。

上世纪80年代,昆明市规划设计工作从恢复到发展,城市按要求建立了系统的规划设计体系,在区南北边缘增辟过境干道二条(远期形成外环路),逐步形成¡°方格、环形、放射、过境¡±的道路系统。

而规划以滇池为中心,草海为重点,结合外围风景点组成风景游览区,极大地促进了南市区的发展。

2.3 南市区SWOT分析优势:规划优势:被政府定位为昆明的次城,多个省级机关已搬迁到此,作为新建设的城区,在城市规划、市政配套等方面比老城区更科学合理。

景观优势:近邻滇池、西山,且旅游资源丰富。

土地优势:可利用土地规模巨大,已成为各开发商的主战场,供应量巨大,受关注程度高。

机遇:未来南区的交通和配套有望得到极大的改善。

巫家坝机场搬迁后,该地块可让已经形成的商业圈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周边区域也不再受到机场影响和限制。

轻轨、BRT的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南区的发展,并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

劣势:部分区域发展滞后,环境较差;交通、商业圈、生活配套不够完善。

威胁:呈贡新城在推动南市区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市政、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南市区生活的快速成熟;2.4 南市区区域小结第一、南市区毗邻滇池,相对其他片区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丰富,本区未来规划将以交通配套的建设改造、娱乐休闲和生态旅游的打造为主。

、第二、该区域的发展潜力较为突出。

未来广福路、滇池路、日新路、五甲塘一带将成为该区域发展重点。

第三、轻轨、BRT 的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南区的发展,并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特别是可以疏散中心区的人口,缓解交通压力,增加该区客源,南市区也将持续成为昆明新的发展条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