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的境界 教学PPT
自然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精神层次: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三、课堂探究
有一个小偷到良宽禅师的茅庐偷东西,结果发现没有一 样值钱的。 良宽禅师被小偷惊醒,脱下身上的衣服,递给 小偷,说:“你远道而来,不该让你空手而回,这件衣服 你带走吧。”
小偷大惊失色,落荒而逃。 良宽师叹道:“可怜的 家伙,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
人
生
的 境
冯 友
界兰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学习重点: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学习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故事导入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 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 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 “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 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 筑专家。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 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 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就或做解社,
是很的,会可
我少事或的能
所意,不风只
说义对甚俗是
的。于觉习顺
自他他解惯着
然的就。。他
二、课文学习
功 利 境
我的做其以着自一 所意的动做他己个 说义各机些必而人 的。种则事然做可
界 功他事是,是各能
利的,利其不种意
境人对己后道事识
界生于的果德。到
。境他。有的这他
界,所利人并自
,有以于。不己
⑵ 开头故事里的三个泥水匠。 ⑶ 儿童仰望天空数星星;诗人张若虚仰望月亮;思索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6段),这里所说的 “宇宙”是个什么概念?还有“宇宙的利益”,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三、课堂探究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李广——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怎样才能使我们平凡的人生达到更高的境界?
课 后 完成超星学习通中
本课练习题和讨论。
作 业
谢 谢
讨论:根据这个故事,谈谈你们对觉解的理解。
三、课堂探究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 有不同的意义。”这样就构成了人们不同的人生境界。请说说下面的事例各属于什么样 的人生境界。
⑴ 一名儿童趴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 的昆虫。
界不同的人,实际上还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有什么意义呢?
5.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 ( 12 段 ) 既然向来如 此,为什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三、课堂探究
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 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 活有了道德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请收集他们 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目
录
一 知人论世
二 课文学习
三 课堂探究
四 课后作业
知 人 论 世
一、知人论世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
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 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 委员,第六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取得美国普林斯顿 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 士。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 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 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 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 20时45分,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天地境界——主动顺应宇宙自然的法则,与宇宙同 一,圣人。
3.境界分类的依据
二、课文学习
明确:觉解。什么是觉解?了解和自觉。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
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 以,人对所做的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问题:觉解贯穿了全文,按照觉解程度划分出来的这四种境界,也分两个层次。请问 是哪两个?
课 文 学 习
二、课文学习
是划 什分 么这 ?四
种 境 界 的 标 准
境冯 界友 呢兰 ?认
为 人 生 有 几 种
找什 出么 文是 中人 的生 阐的 释境 。界
?
是文 什章 么阐 ?述
的 中 心 问 题
二、课文学习
境人没这然的一 自
界生有样而本个 然
。境意,并能人 界义他无或做 ,,所觉其事
境 界
语 2.“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7 句 段)
研 读
3.“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何谓“超道德价值”? (7段)
4.冯友兰先生认为天地境界的人,“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
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11段)。这样说来,人生境
就功他他他意,
是利所人可味为
,
二、课文学习
境的道人做这有 道
界人德,各种人 德
。生意他种觉认 境义所事解为 界的做。,他
境 界
,道的他他是
是德都真就社
我行是正为会
所为符是社的
说。合有会一
的所严道的员
道以格德利,
德他的的益有
二、课文学习
天
生种觉了宇宇整一 境觉他解宙宙体个
地 界解正他的。之人
境 ,为在所利有上可
界 就他做做益这,能
是构他的而种还了
我成所事做觉有解
所了做的各解一到
说最的意种,个超
的高事义事他更乎
天的。,。就大社
地人这自他为的会
境
界
。
课第 堂二 探课 究时
1.作者
课 2.文章主要内容
文 回
自然境界——被动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则,懵懂无知, 纯人。
功利境界——主动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俗人。
顾
道德境界——主动做对社会有利的事,事事讲道德, 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