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的境界》分析

《人生的境界》分析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人生境界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觉解程度 最低 较低 做事动机
顺着本能或 社会风俗习惯 利己的
做事意义
没有意义 或很少意义 有对己的
功利意义
较高 最高
为了社会 的利益 为了全宇宙
有道德
的意义
有超道德的
天地境界
的利益
价值和意义
辩证看待:‚正其义不谋其利‛ 事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 物,交到了警察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记。结果过了 几天,失主登门造访,表示谢意之后,拿出一些钱 给这个留学生。留学生一想,拾金不昧,怎么能收 呢。坚决不肯。最后,失主告诉他,如果你不收这 钱,自己就无法从警察局里领出失物,因为按规定, 失主必须拿出丢失财物一定比例的金额给捡到东西 的人作为报酬。大家想一想,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 做?日本人是怎么来看待义利之间的关系的? 日本人这么做有没有道理?
初读课文、 观其大略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人生的境界 觉 解

解功利Biblioteka 界自然境界哲学的任务
初读课文、观其大略
第一部分(第1—6段):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1、 揭示人生境界的含义及等级。(总)
2—5、分别阐述人生的四种境界。 (分)
6、总结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他们存在差异的 原因。 (总)
‚人心无私天地宽‛我们固然赞成,但同时我们也要明 白:健康的自私最后一定会走向利他。正常的社会状态中 ‚自己快乐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我的能力给别人带去 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们就是应该先把自己照 顾好,不给别人添麻烦,然后再去照顾别人。但是特殊情 况中,‚小我‛就要服从‚大我‛。
• 随堂检测:
点拨:拾到财物是行义,收取一定的报酬是谋利,日本人
认为义与利并不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一个行义之人,理应得到一定的利,只有这样,大家才 能争着去行义。因为大部分人处在功利境界,做事情是从 自己出发的。如果一味地弘扬义,没有给利留足空间,必 须会导致好事无人做,行义之人很少,社会反而会缺乏道 德。
【预习评价】
1.填空。 《人生的境界》是著名哲学家 他认为人生的境界从低到高依次有自然境 界、 、 和 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意思。 觉解 天民 无明 正其义不谋其利 3.学生生成问题。
的作品,
组成。
一步曲: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初读课文、观其大略)
初读课文、观其大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本文的 关健词。 (十个词以内) 2、根据关键词归纳本文探讨了几个问题。 3、概括文章的大意、理清思路。
人 生 的 境 界
冯友兰
授课人: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党利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神实质 能力目标:联系现实做出人生境界的价值判断。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境界,树立健康、 远大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联系现实做出人生境界的价值判断 学习难点:深入理解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四境 界,把握文章精神实质。
第二部分(第7—10自然段):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 提高人生境界的。
二步曲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活水源头来。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合作探究、明其精义
问题1:文中是如何定义这四种人生境界的。请 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
问题2:作者是如何评价这四种人生境界的?
问题3: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哲学是如何提高人的 人生境界的
心 灵 鸡 汤
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 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 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 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 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 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 3、请解读下文中的人生境界。 (1)达尔文从小就喜欢看草间的昆虫, 据说有一次,他曾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看 就是几个小时,后来达尔文成为生物学家之后 还长期地观察昆虫,研究着生物世界。 • (2)有人问三个泥水匠在干什么,第一个 答道‚在挣钱‛,第个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 的大楼‛,第三个答道:‚在给人们建造一个 舒适的家‛。 • (3)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 曰:“止,楚人失之, 楚人得之 , 又何求之 ! ” 孔子闻之曰 : “去其‘楚’而可矣。‛老聃闻 之曰:“去其‘人’而可矣。‛
榜样指引

4)、郑培民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
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这 种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的做法,是一
• 种
的人生境界。 5)、陈忠和把自己面对人生不幸坎坷的生活态度融入到体
育事业中,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体
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
育的魅力,这种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却总能面带微笑的表现,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心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灵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鸡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汤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林觉民 为天下人谋永福 高耀洁 但愿人皆康健,何妨我独贫 鲁迅
1、判断我的境界。 A、渴了就喝水,冷了就穿衣。 B、我不但要喝水,还要喝纯净水,矿泉 水,因为能治病,起码保健。 C、我渴了,就要喝水,喝水可以确保健康,身体 健康了就能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 D、我现在接着喝水。我已经意识到了水是 身体 的组成部分,而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 分,和其光,同其尘,我喝水是因为渴,因 为我必须顺应自然,与自然宇宙一体。
三步曲: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以致用、提升境界
榜样指引
例: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述,留一部经典巨 著给后人,这种身陷逆境却有所作为的举动,是一种 奋 发 的人生境界。 1)、雷锋位居平凡,乐于助人,献一生春风温暖 人间,这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去的行为,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 2)、徐本禹只身离家,义务支教,让一群乡村孩 子沐浴春风雨露,这种身处贫寒却施爱于人的做法, 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 3)、张荣锁带领群众,悬崖修路,为深山百姓谋 利造福,这种放弃舒适,捐献家产视村民为父母的行 为,是一种 的人生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