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篇一:五年级地方课教案】五年级地方课教学进度表1、节约一滴水珍惜一粒粮教学目标:1、通过互动学习,使学生懂得浪费粮食、浪费水资源的严重性和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从而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反思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前奏1、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新闻报道吗?你能和老师说说你最近听到或看到哪些新闻吗?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近听到的新闻。
新闻前沿1、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闻前沿,关注我国民生,了解时事动态。
2、出示西南五省旱灾图片,教师进行新闻报道。
校园视角1、现在我们再把视角转向我们校园,看看我们的校园发生了什么。
2、出示校园中学生在洗涮时费用水的视频资料。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件?4、学生自由谈一谈。
畅谈感想1、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可能有话要说(学生在观察上面的图片时可能会发出一些惊叫或是一些笑声,教师可以仔细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把看图片时的情形表达出来),那就请你把刚才的情感表达出来吧!行动在线1、精打细算从刚才的图片中,可能有的同学还没有意识到我们节约的重要性,那们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算一笔帐。
(1)一毫升的水大约是20滴。
一个水龙头滴水,1小时就滴水800毫升,像这样计算,你知道一个水龙头一年滴水多少毫升吗?(7008000毫升)(2)一个人每天喝水量约为2500毫升,照此计算,这一年的滴水可以使多少人得以生存一天吗?(约2803人)(3)如果我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可以让多少人生活一天吗?(约520000人)可以让多少人生活一年?(约1424人)(4)750克的大米可以使一个人生活一天。
750大米大约30000粒,照此计算,一人一天节约一粒米,13亿人一天可以节约多少粒大米?可以使多少人生活一天?可以使多少人生活一年?2、通过刚才的计算,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3、学生畅谈节俭做法。
(1)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2)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更是如此,刷了饭卡,打了饭,就一定要吃完。
(3)提倡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跟随家长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6)对垃圾进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7)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在家中帮助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4、教师小结:节约是一组数据,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体现,节约更是一种可以让更多的人得以生存的选择。
行动延续我建议:让我们携起手来发出倡议,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这种节俭精神得以延续。
教学板书:1、节约一滴水珍惜一粒粮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节约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了节约用水等的好多方法,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边塞诗人岑参教学目的: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为西域文化作出贡献对历史人物“边塞诗人岑参”。
增强学生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边塞诗人岑参的一生。
教学准备:师:资料、版图、图片。
生: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前面我们已学过几位历史人物为西域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生:已有三位历史人物为西域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又一位历史人物为西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边塞诗人岑参”。
二、新课:1、阅读课文。
2、介绍“边塞诗人岑参”为西域作出的贡献:学生汇报:唐代是一个怎样的时期?“边塞诗人岑参”是当时时代怎样一个人物?他出身在怎样的一个家庭?岑参为西域作出怎样的贡献?他写下了哪些诗歌为后人永远歌颂?3、全班阅读两首诗。
4、思考:你知道岑参最有代表性的两首诗吗?谈谈这两首的感受?三、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生:知道了他的身世,还知道了他成为诗人的原因及为西域文化作出了巨大成就。
小结: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学习伟大诗人岑参为西域文化献身的精神。
教学板书: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山雪歌》教学反思:本课时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较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导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鸠摩罗什对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
导学重点:介绍高僧鸠摩罗什在西域所作出的贡献。
导学准备: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先驱的足迹”五个历史人物为西域作出的巨大的贡献,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为西域的文学等发展又有哪些历史人物作出了巨大贡献呢?阅读:历史画卷。
板书课题:《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二、新课:1、讲述:高僧鸠摩罗什的背景。
2、交流:高僧鸠摩罗什的才华。
3、会报:为西域的佛教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略)4、讨论:他对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略)5、观看:幻灯片。
三、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受呢?生:他为西域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教学板书:3、西域高僧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并称为我国四大佛经翻译家教学反思:对于宗教,孩子们比较陌生,相关教学内容,只了解了皮毛。
兴趣不足【篇二:五年级地方课下册教案】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三、小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国母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搜集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目标: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3、激发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1、谈话引入新课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有哪些?(请学生先说一说)。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3、阅读与思考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立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
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广场上,男女青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老人们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开怀畅饮。
)【篇三:地方课程五年级上册教案】1、云南的矿产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
2、知道人们为什么把云南誉为“有色金属王国”。
3、知道云南矿产资源的特点。
4、感受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了解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和矿产资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