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结课论文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
结课论文
——航天事业对我国国家经济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分析中国的实际国情,介绍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坚持走的高效型发展道路,深入分析了航天事业对我国的工业、农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

在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应该极力弘扬航天精神,推动相关体制和制度的完善,保证我国的航天事业乃至高新技术快速稳定的进步,推动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航天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航天精神
引言
作为一名博士生,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中都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航天事业的发展到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当下和今后,我国又会以什么样的政策来发展航天事业乃至整个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坚持走高效型的航天事业发展道路
我们知道,要发展航天事业,巨大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就算是一个火箭,一个卫星对于一个实力较弱的小国来说都是无法承担的。

据统计从1992年开始,我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即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整个工程花费了约200亿元人民币,从2005年载人航天第二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工程花费约150亿元人民币。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夕说,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花费“不及美国一年的投入”[1]。

这种节约成本发展航天事业的做法是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的,相比传统的欧美强国来说,虽然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的人均经济水平还有待提高,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又要求我国迅速提高自己的国防水平、科技水平以及综合国力,我国在这个阶段面临了既要快速发展航天事业,又要保证经济发展投入的问题。

所以秉承中国人的艰苦朴素、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时借鉴了国外的许多成功或失败的例子,中国的航天人精简了航天任务的开发过程,并尽可能在一次任务中完成多项子任务,实现高效。

比如“神舟”系列,“神舟”飞船研发起点高,跨越式的发展使得我们的航天事业既节约了时间,又减少了经济负担。

而且做到的一船多用,飞船的轨道舱兼备了生活和留轨实验舱的功能。

这种高效率的设计理念渗透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大节约了航天事业发展的成本,让国家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建设中去,特别是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裨益。

航天事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中农业、工业及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

据相关的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一元,可能会得到7-12元的回报。

就拿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为例,美国耗资240亿元实现了该计划,但是相应也得到非常丰硕的科技成果和经济推动,带动了500多项高科技专利技术的发明,衍生出3000多种技术成果,市场价值高达上千亿元。

美国的航天事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

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有类似的影响效果[2]。

1 引自:邵宗杰.值不值——给航天事业算一算经济账.科学24小时[J].2012(5):51.
2 引自:刘昊.国家经济里的航天.卫星与网络[J].2012(3):04.
对于航天这种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相关配件生产和制造产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对火箭、返回设备、地面测控设备的生产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例如我们北理这样的军工背景的学校以及相关的研究所,都会参与到航天工程的研发中去。

在农业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幅员辽阔,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

太空的特有环境则十分适合农业方面的太空育种,进行一些生物及化学方面的研究。

我国在航天发展中曾多次搭载农业作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到的一些食品可能就是太空育种的成果。

这些太空作物优良的品质也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航天事业对高新技术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为航天事业本身就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们需要在机械、电子、通讯、算法以及材料等多个方面有完整而全面的技术保证,这些方面的发展又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技术的提高更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航天事业另外一个毋庸置疑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我国的内部发展提供了稳定而良好的环境,也让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多的国际合作,拓宽了经济发展的市场。

由此可以看出,迄今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其成果也被广泛用于电视、广播、长途电话、电视教育、金融、电力等部分。

我国的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

同时已经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被应用于通信、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对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3]。

航天精神与航天文化
虽然说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各个方面来说都有着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中国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传统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作为一个将要投身于科研的博士生来说,国家的科研环境则与我们息息相关。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科研环境是十分浮躁的,计算机、通讯、机械、材料、化工等等方面虽说是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外已有技术的引进、仿造甚至抄袭,为了追求快速的发展,我们往往忽视了踏实研究的重要性。

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中国的航天人从基础做起,跟随者像钱学森这样的老前辈做属于我
3 引自:董现珠,毛泽龙.中国航天产业的经济带动效应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J].2011,6(28):17-21.
们自己的航天事业,虽然困难重重,虽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航天人依然坚持科学研究,正是这种绝不放弃的追求,才有了今天航天事业的发展,这就是航天精神。

在我看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各个行业早晚都会遇到自己的技术瓶颈,走模仿的发展路线是行不通的,必须有一部分人来开展基础的科学研究,才能保证我国真正的繁荣。

航天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坚持并弘扬的,将它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可以踏实做学问,一心为研究,保证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整体国民经济深入稳定的发展。

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展望
近年,国家对航天产业给予了很大的扶持,对全国的科技体制建设也在不断地反思、实践并加以改革。

对于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政府在之后的发展中,会更加强调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虽说航天事业本身并不大可能直接走向市场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的作用会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一是市场的竞争作用使得航天的科技研发投入会大大增强,科技力量的投入会更好地促进航天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二是市场的竞争会对工农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工农业的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太空实验则有了更多的需求,航天事业进行更好的太空实验可以再次促进国家工业、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国外的少数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太空旅游的这样的消费项目,虽然价格高昂,但是人们对宇宙的向往和好奇还是促使他们希望可以搭载载人飞船到浩瀚的宇宙中去遨游。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相信我国也会发展自己的太空旅游业,当然这需要我们为载人航天的稳定性的提高和飞行成本的降低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整合科技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

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可以肯定的是,航天事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国家最先进的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相关制度的改革也会使得航天事业的发展更加透明化,评价更
加严格,这有利于我国的航天事业以更为高效、高质量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作为一名博士生,我很高兴地看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在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巨大投入之后,是航天对国家,对国民经济,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积极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记住,国家的政策是不断实践和进步的,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发展,我们都不能落下。

在今后的日子里,紧随党的号召,支持国家政策,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邵宗杰.值不值——给航天事业算一算经济账.科学24小时[J].2012(5):51.
[2] 刘昊.国家经济里的航天.卫星与网络[J].2012(3):04.
[3] 董现珠,毛泽龙.中国航天产业的经济带动效应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J]. 2011,6(28):17-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