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一、典题示例
2019年3~4月,印度高温持续,其南部地区遭遇150年来最严重旱灾,只能靠西南季风带来降水缓解旱情,而西南季风的形成与气压中心密切相关。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北半球冬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3)北半球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4)东亚和南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图中补全东亚与南亚的盛行风及其风向。

答案:
(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这就使副极地低
(4)
二、归纳总结
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C.秋季D.冬季
2.亚洲低压是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3.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西北风
解析:图示亚洲被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

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答案:1.B 2.A 3.C
[2019·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据此完成3~4题。

3.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A.甲B.乙
C.丙D.丁
4.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东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第3题,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的。

答案:3.A 4.D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6.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7.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图中甲、乙所在的位置可知,甲是印度低压,乙是夏威夷高压,当夏威夷高压达到一年中最强盛时,是7月。

第6题,7月,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第7题,①位于东亚,②位于南亚,7月,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③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7月该地是东南风。

答案:5.C 6.C7.B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1或7)月季风图。

D的风向为________风,E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盛行D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4)在成因上,E季风与D季风的最大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东南西南(2)B(3)高温多雨
(4)E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D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