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海运提单案例

国际海运提单案例

国际海运提单案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国际海运提单案例
案例1
某年6月,中国A 公司于美国B 公司签订货物买卖进口合同,7月17日货物装船后,船公司应B 公司申请,办理电放提单,所以当时没有签发正本提单,二是制作了副本提单。

该提单载明,托运人为B 公司,收货人为A 公司,运费到付等。

8月4日,货到目的港烟台后,A 公司持副本提单到船公司代理处办理提货手续,在支付了相关海运费后换取提货单。

8月6日,或由于工作的疏忽,或基于B 公司的申请,船公司又向B公司补签了正本提单。

随后,船公司通知卸货港代理不要将货物交付A 公司。

为此,A公司申请海事法院对船公司及其代理下发海事强制令。

庭审中,船公司和B公司依据船公司补发的正本提单否认A公司持有提货单,认为B公司持有正本提单,提单具有物权凭证盒提货功能,提货单则没有此功能。

而A公司则向船公司、B公司提出提单侵权损害赔偿之诉。

1、A公司持有提货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船公司补发的正本提单是否仍有提货功能?
2、船公司补正本提单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和侵权?
案例2
某货物大连港装船后尚未签发提单之前,因故发生毁损灭失,但托运人仍然要求承运人为其签发清洁提单,但承运人却坚持要求在提单上做出毁损灭失的批注,由此引起双方对提单应如何进行记载和批注的争执。

1、承运人是否有权拒绝签发清洁提单?
2、如果承运人签发了已装船提单是否已构成对提单持有人或收货人的欺诈?
案例3
水表公司曾拖欠船务公司海运费鞥货款,但鉴于双方仍有业务往来,船务公司为采取任何法律行动,最近,船务公司听说水表公司的不利消息,刚好水表公司又委托嘉达公司运输一批水表,货物装船并抵达目的港后,船务公司以水表公司曾拖欠运费为由,拒接为其签发该票货物的提单,致使收货人无法在目的港提货。

1、承运人以货主未结清过去的运杂费为由拒签或扣押是否违约?为什么?
2、如果双方签订了运输协议中约定船公司可以留置提单,这样的约定是否有效?
3、货主应采取何种对策?
案例4
某年,国内C银行为申请人开出了200余万美元的即期跟单信用证,进口一套纺织设备。

此证由英国S银行通知并议付。

当C银行收到S 银行邮寄来的全套单据后,意外地发现海运提单上的承运船只是我国COSCO的船名,但提单签发人却是比利时一运输行,而且具明自己就是承运人。

为谨慎从事,C银行即与COSCO总部联系,得知凡是COSCO的船名的提单必须是COSCO自己的提单;接着,又与目的港的船代联系,得到的答案是:该套提单是货代提单,是无效的;在货物抵港后只能凭COSCO 的正本提单提货。

考虑到信用证并未规定货代提单不能接受,C银行就以
提单上没有注明集装箱数量和保险单上没有按发票金额的110%投保为由向S银行发出了拒付通知。

C银行同时要求申请人告知受益人因提单是货代提单届时不能提货,所以请他们速邮寄COSCO的全套正本提单,否则就坚持拒付。

其间,S银行在我国的办事机构多次与C银行联系请求付款,但C银行始终婉言谢绝。

后来,经申请人与受益人的多次联络,最终全套正本的COSCO提单通过S银行邮寄给了C银行。

在得到船代的认可后,C银行在迟付了一个月后将全额货款电汇给了S银行。

请画出船东提单流程操作、无船承运人提单流程操作,说出他们的区别
案例5
我国荣塔公司向日本富士株式会社订购彩电800台,合同规定,彩电价格为每台600美元CIF宁波,2004年6月30日长崎港装货。

货物于2004年6月30日装船,装船时外包装有严重破损,富士株式会社向船舶公司出具了货物品质的保函。

船长应富士株式会社的请求,出具了清洁提单,富士株式会社据此在银行取得了货款。

货物到达宁波后,荣塔公司发现,电视机外包装箱有严重破损,船舶公司出示了富士株式会社提供的保函,认为该事应向富士株式会社索赔。

思考:
(1)船舶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富士株式会社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3)保险公司如何对待荣塔公司的索赔?
(4)荣塔公司的损失如何得到补偿?
案例6
某年,发货人中国厦新进出口公司委托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将750箱茶叶从大连港出口运往印度,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又委托其下属S分公司代理出口。

S分公司接受委托后,向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申请舱位,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指派了箱号为HTM-5005等3个满载集装箱后签发了清洁提单,同时发货人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处投保海上货物运输的战争险和一切险。

货物运抵印度港口。

收货人拆箱后发现部分茶叶串味变质,即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印度的代理人申请查验,检验表明,250箱茶叶被污染。

检验货物时,船方的代表也在场。

国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印度为代理人赔付了收货人的损失之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现问:
(1)在集装箱运输中,思捷达远洋运输公司应负有什么义务?它是否应对损失负责?
(2)在集装箱运输中,S分公司应负有什么义务?它是否应对损失负责?
(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否是适格的原告?为什么?
(4)如果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资格作原告,它应将谁列为被告?
案例7
国内卖方与国外买方签订货物买卖合同,价格条件为FOB,付款方式为信用证。

随后,国内卖方将货物交给某国内的货运代理人。

货运代理人代为办理了该批货物在起运港的装箱、内陆运输和报关,将货物进行出运,但未向国内卖方交付承运人签发的提单。

国内卖方因缺乏提单,
通过信用证结汇不成,无法收回货款,遂将货运代理人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货运代理人赔偿其货款损失。

而货运代理人则辩称其身份为涉案货物无船承运人的装港代理人,认为其代理无船承运人接受了国外买方的订舱并向国外买方交付了无船承运人签发的提单,没有义务向国内卖方交付提单,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1、本案例中货运代理人的身份是什么?货运代理人的双重身份是否违约?
2、货运代理人的失误之处?
3、卖方的主要失误之处在哪里?如何防范此类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