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随课微写作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随课微写作

《秋天的雨》随课微写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并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2.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 理解重点词语“五彩缤纷”,学习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法描写秋天景物的表达方式,感受秋天的美,仿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五彩缤纷”。

2.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法描写秋天景物的表达方式,感受秋天的美,仿写句子。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你发现了我们今天上课和以前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很多老师来听课或在阶梯教室上课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做客,作为主人,我们可不能怠慢哦!来,举起你的小手,露出你的笑脸,跟下面的老师们打个招呼。

生:挥手打招呼
师:孩子们,上课前我想和你们聊聊天,聊什么呢?就聊雨。

你喜欢什么季节的雨?说说你的理由。

生:汇报,春天万物复苏,夏天很凉快,秋天……
师:我发现,不管喜欢哪个季节的雨,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美景。

好了!孩子们准备好上课了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孩子们,春天的雨滋润万物,夏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一丝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秋天,走近秋天的雨。

齐读课题。

二、自读,整体感知
师:秋天的雨特别神奇。

(课件出示)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思考:围绕这个中心句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师: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生:汇报(课件出示中心句)学生读。

师:这个句子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提前给孩子们做铺垫
师:课文围绕这个中心句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请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反馈、归纳:板书:(颜色)(气味)(声音)
师:孩子们不仅会读书,还很会思考,你看,课文就是从颜色、气味、声音三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这几个方面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在描述?
生:二、三、四自然段。

师:赞同吗?那再次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这三个自然段,(出示这三个自然段内容)分别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根据学生汇报描红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

)师:让我们观察一下这三个中心句在每个自然段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第一句
师:这个中心句,放在这段话的开头,我们也称它为这段话的总起句。

会读书的小朋
友能不能说一说这个总起句和它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具体来写的。

师:像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之为总分。

板书:总分
三、学习颜色、气味、声音的段落。

师: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

孩子,你喜欢秋雨的什么?
生:(颜色)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气味)你打算送文中的什么词给这气味?能请你香香甜甜地读一读这段话,争取把大家的脚都勾住。

生:(声音)喜欢秋雨声音的同学在哪里?请起立,请你们用朗读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生读。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冬的讯息。

根据汇报(板书:五彩缤纷香
香甜甜冬的讯息)
师:让我们聚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起透过颜色来欣赏这美丽的秋天。

(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提前指导下读,做铺垫。

师:秋天的雨里藏着很多颜色,他分别把这些颜色给了银杏、枫树、田野、果树、菊花,让我们先去看看秋天的银杏吧!
师:(出示银杏树的叶子图)这就是银杏树的叶子,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说(出示: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男生读)
师:它像什么?
生:扇子
师:也可以这样说(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女生读)
师:可是课文中却是这样写的(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齐读。

)
师:三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是一个比喻句,让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师:还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银杏树叶的样子,还多了什么?
生:用上了扇哪扇哪表示动作的词。

师:增添了银杏树叶的动态美,显得银杏树叶更有生命力。

生:拟人(说到)
师:你很会观察,还赋予了它人的动作。

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清凉?(轻轻地)请带着你的感受来读。

生:生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感觉到阵阵凉意,孩子们,像他一样读一读。

师:在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句子和这句话写法一样,句式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一样,找出來。

(出示句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生:齐读
师:如果说这篇课文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那这两个句子一定是点睛之笔!它们那么优美,像诗一样,作者就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加上表示动作的词,把句子写美写活了。

师:【出示图片】看,这紫色的牵牛花,样子像什么?
生:喇叭。

师:像课文那样说一说。

生:反馈,练习说。

师:你还能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苹果、荷叶、桃花)生:汇报
师:秋雨还把金黄色给了田野,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出示美丽的田野)这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告诉人们一个喜讯,它在告诉我们——
生:丰收了。

师:田野丰收了,果园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谁来读读写果园的这一句?(出示句子)
生:读。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橙红色给了橘子、柿子。

生:橘子、柿子很多。

师:你从哪个词中体会到橘子、柿子很多?
生:你挤我碰
师:“你挤我碰”一般来说是指谁的?
生:指人。

师:所以作者用上了——
生: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这段话中还有那个词也是用于写人的?
生:争着。

师:拟人的修辞方法就是把不是人的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语言、神态,使被描写的事物活跃起来了。

比如:小草从地里长出来了。

可我想把他说成: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

小草活了,美吧!花儿开了。

能说吗?
生:花儿绽开了笑脸。

师:你赋予了她神态,你学会了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今天,我还请来了两种水果,你想赋予它人的什么特性。

(出示图片)练说句子。

这些果子也在枝头上报告一个好消息。

(丰收了)
师:丰收了,大家多开心啊!让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

(课件出示句子: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师:秋雨把最多的颜色给了谁?(出示整段话。


生:菊花。

师:(放大描写菊花的句子)谁来充当一下菊花仙子?你读懂了什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放手让学生学
生:菊花颜色很多,省略号省略了菊花的颜色。

师: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哪个词?
生:五彩缤纷(出示:五彩缤纷)
师:像“五彩缤纷”这样表示色彩多的词语还有——
生: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师:欣赏着这五彩缤纷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开心)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读出秋天的五彩缤纷和快乐吧!
生:齐读(注意之前就要指导好朗读。


师:为了向我们展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作者在描写时采用了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课件出示总、分),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秋天。

这五彩缤纷的美景只有秋天才有吗?
生1:春天生2:夏天生3:冬天
师:我们刚度过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春天的美景。

(出示一组春天美景的图片)这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春天又是谁带来的呢?
生1:春天的风生2:春天的雨: 生3:春天的太阳生4:春天的雷声……
师:春天,美在桃林、美在柳树,美在那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这些美景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牛刀小试:结合图片,借鉴课文总到分的构段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绘出你心中五彩缤纷的春天。

(温馨提示:时间7分钟。

)如果你特别想表达你对其他季节的喜爱,也可以.(闹钟、拍照上传)
(出示评价要求):1、语句通顺一星;2、恰当运用了一种修辞方法二星;3、恰当运用了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三星;4、运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恰当运用了修辞方法四星。

师: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心中的美景。

生:学生读。

师:你想给自己打几星?说说理由。

其他孩子,你也想给他评价吗?
生:评价
师:谢谢你的评价,这对于他是很大的赞扬和鼓励,也谢谢你孩子,你让我们看到了你心中的美景。

师:我从你的眼中看到了你的迫不及待,孩子们,掌声欢迎。

生:读、自评、互评。

师:孩子们,美在你们的眼里,更在你们的心中,我知道大家还想继续分享,可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下课后可以继续跟同学交流。

板书:
11、秋天的雨
总分(比喻拟人)
颜色五彩缤纷
气味香香甜甜
声音冬的讯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