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PPT课件】骨折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医学PPT课件】骨折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稍高、正 ≤80 常或稍低
≤50或测 不到
明显缩小 明显缩小 或测不到
❖ 对于我们护理人员来讲,患者来到病房后休 克的早期征象对病情判断十分重要,我们要 做到:
❖ 一看:唇色苍白,烦躁不安
❖ 二摸:皮肤发凉,脉搏增快
❖ 三测:血压正常,脉压减小,尿量减少。
(三)治疗原则
❖ 尽快消除引起休克的原因,恢复有效循环血 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改善组织灌注,保 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感染等。
翻身,应置于气垫床上,加强骨突出的按摩。 ❖ 5.心理卧位,抬高头部20°,
便于呼吸。抬高双下肢30°,利于静脉回流, 增加回心血量。 ❖ (2)保持体温 ❖ (3)镇静、止痛
(四)护理要点
❖ 2.急救护理 ❖ (1)保持呼吸道通畅 ❖ (2)給氧 ❖ (3)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足量的补充
血容量是救治休克的关键因素之一。 ❖ (4)包扎、止血、固定。
(四)护理要点
❖ 3.病情观察 ❖ 可围绕“一看、二摸、三测、四尿量”来进
行,即一看意识、表情及皮肤色泽,二摸肢 端温湿度及脉搏,三测血压,四观察尿量。 ❖ 4.补液护理 ❖ 5.心理护理
二.脂肪栓塞综合症
❖ (一)定义:是发生在严重创伤,特别是多 发骨折后,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 意识障碍、皮肤粘膜出血点或淤斑为特征的 临床综合症。本症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 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15%。
(四)护理要点
❖ 1.对严重创伤、多发骨折的患者及时抗休克 治疗,改善缺氧症状。
❖ 2.就地固定患肢,固定前禁止搬动,防止断 端之间的血管破裂出血,做到确实有效的固 定,防止或减少局部损伤。
(四)护理要点
❖ 3.病情观察 ❖ a.生命体征 ❖ b.意识 ❖ c.皮肤及黏膜
(四)护理要点
❖ 4.症状的护理 ❖ (1)加强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 (2)保护脑组织 ❖ (3)皮肤护理 患者病情严重,不允许过多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氧和血液灌 注不足,并直接或间接导致以重要生命器官 广泛细胞受损、代谢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综合 症。
创伤休克的临床分期
休克前期 轻度休克 中度休克 重度休克
估计失血 <15%
量(占全 (约 身血量的 750ml) %)
动脉收缩 正常 压
mmhg
脉压 mmhg
缩小
+20% +35% >45% (约1250) (约1750) (约2250)
(二)发病机制
❖ 脂肪栓塞是由于脂肪栓子进入血流阻塞小血 管,尤其是阻塞肺内毛细血管使机体发生一 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机械性学说和化学性 学说两种。
(三)临床表现
❖ 1.发生时间:一般在创伤后1—6天,尤以伤 后12—48h为多。
❖ 2.肺功能不全:有典型的临床过程,经复苏 治疗,伤员全身情况逐步好转,但在第二天 或第三天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可 至120—140次/分)、呼吸急促(30—40次/ 分)、体温升高(多在38℃)。肺部听诊可 闻及湿罗音,呼吸困难症状逐渐加重。
(三)临床表现
❖ 3.神经症状呈现多样化:约有1/3肺栓塞者可 发生脑脂肪栓塞,轻者有头痛、烦躁;重者 谵语、嗜睡、偏瘫,甚至昏迷。
❖ 4.皮肤粘膜出血点或淤斑:大约50%的栓塞 者可发生皮肤出血点,多分布于前胸、腋窝、 颈部等,结膜和眼底也可出现出血点。
(三)临床表现
❖ 5.辅助检查:典型者胸部X线示“暴风雪”样 弥漫性大片浸润阴影,化验检查血红蛋白下 降,无明显原因的急性、进行性贫血。
骨折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 理
骨折大多由于创伤而造成,骨折后常伴有各种 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
❖ 创伤性休克 ❖ 骨筋膜室综合症 ❖ 脂肪栓塞综合症 ❖ 压疮 ❖ 坠积性肺炎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腓总神经损伤 ❖ 泌尿系感染等。
一创伤性休克
❖ (一)定义: ❖ 是由于严重创伤引起机体急性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