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折病人护理PPT_【PPT课件】

骨折病人护理PPT_【PPT课件】


2.晚期并发症
·压疮 ·关节僵硬 ·缺血性肌挛缩 ·骨化性肌炎 ·创伤性关节炎 ·缺血性骨坏死
骨筋膜室综合征
病因: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 与神经组织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病理改变。 症状:肢体肿胀、剧烈疼痛麻木、 高热、脉速 处理:切开减压
骨折愈合过程
1.血肿炎症机化演进期 2.原始骨痂形成期 3.骨痂改造塑形期
2.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与部位
处理
非手术治疗:骨牵引、甲板固定 悬吊皮肤牵引(3岁以内)
手术治疗:髓内针固定术 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主要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低血容量休克 ·躯体移动障碍 ·疼痛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重点:预防并发症 生活护理 保持患肢的功能
胫腓骨干骨折
病因 多有直接暴力造成
常常为开放性骨折
骨折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熟悉:骨折的定义、病因与分类;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骨折的并发症;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
掌握:牵引、石膏包扎术病人的护理;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目的及基本原则;
骨折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折的定义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
病因: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手术切开固定法: 外固定 内固定
功能锻炼
分期:早期—肌肉的收缩、舒张运动 中期—临近关节的运动 晚期—全面关节运动
原则:循序渐进、由少到多、 被动到主动、局部到整体
四肢骨折病人主要护理问题
1.自理障碍 2.疼痛 3.躯体移动障碍 4.有液体不足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感染、压疮 6.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稳定骨折 2.不稳
功能障碍
骨折专有体征:局部畸形
反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2.CT扫描和MRI检查
骨折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
紧张、恐惧、抑郁、悲观
骨折的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休克 骨筋模式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脊髓损伤 内脏损伤 感染
评估
1.症状与体征:痛、肿、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反常活动、畸形
2.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与部位
处理:恢复小腿长度、对线和持重功能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小甲板固定 石膏固定+足跟牵引
手术治疗:螺丝钉或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骨外固定术
护理措施
重点:给予生活护理 牵引或石膏固定的处理 疼痛的护理 保持患肢功能
股骨颈骨折
病因
·绊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到至股骨颈; ·多见于女老年人,老年人骨质疏松; ·由于股骨颈骨折后,骨折部位血运差, 因此骨折不愈合的机会较多。
分类
1.按骨折线的部位分为; (1)头下型骨折 (2)经颈型骨折 (3)基底部骨折
2.按骨折线角度大小分为; (1)内收型骨折,Pauwel角大于50° (2)外展型骨折, Pauwel角小于30°
护理原则
1.保持心理健康,提高自护能力 2.维持呼吸循环等正常生理功能 3.满足基本活需要 4.保持骨折固定效果 5.积极预防并发症 6.指导功能锻炼
肱骨髁上骨折
病因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儿童居多; ·伸直型骨折是指由上向下的体重和冲力将肱骨骨干 下部推向前方,使肱骨髁上发生骨折; ·伸直型骨折,骨折近端向前移位,可压迫或刺伤肱动静脉、 正中神经或桡神经。
3.按骨折移位程度分为:
(1)不完全骨折 (2)完全骨折 (3)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 (4)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评估
1.症状与体征:内收、外旋、屈曲缩短畸形 2.X线检查 3.对疾病心理社会反应
处理原则
·准确复位,牢固固定 ·尽早建立骨折端供血 ·老年人骨折内固定后早期活动,防止并发症
1.非手术治疗:固定、牵引
2.手术治疗
(1)加压螺纹钉固定术 (2)人工股骨头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诊断
1.躯体移动障碍 2.焦虑 3.疼痛 4.便秘 5.清理呼吸道无效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压疮分期:
股骨干骨折
病因
·严重的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所致 ·创伤大、出血多,可导致休克
评估
1.症状与体征:痛、肿、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成角畸形、移位
症状与体征
疼痛、肿胀、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肘关节局部畸形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处理
1.手法复位、外固定 2.切开复位、内固定
尺桡骨干双骨折
病因
直接暴力——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桡骨中1/3处骨折
尺骨低位骨折、复位困难
症状体征
伤肢疼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 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处理原则
1.手法复位、外固定 2.切开复位、内固定
3.积累劳损
4.骨骼病变
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 2.开放性骨折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
不完全性1.裂缝骨折
2.青枝骨折
完全性 1.横断骨折
2.斜行骨折
3.螺旋骨折
4.粉碎骨折
5.嵌插骨折 6.骨骺分离 7.压缩性骨折 8.凹陷性骨折
·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桡骨下端骨折
病因
·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中年人和老年人多件 ·Colles骨折:手掌着地而引起骨折 ·Smith骨折:手背着地而引起骨折
症状与体征
腕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畸形:侧面——“餐叉”样畸形
正面——“枪刺刀”畸形
处理
在局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 小夹板或石膏固定3—4周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五反常活动 3.X线片显示骨折模糊,有骨痂通过骨折线 4.外固定接触后: 上肢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min 下肢不扶拐平地连续步行3min,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年龄、健康状况 局部因素:骨折部位的血供
软组织损伤的程度 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移位 骨缺损过多、骨膜剥离过多 局部感染
治疗方法不当
骨折的急救处理
1.一般处理 2.伤口包扎 3.妥善固定 4.迅速运输
骨折处理原则
1.复位 2.固定 3.功能锻炼
复位方法
·手法复位 ·牵引复位 ·手术切开复位
手法复位
牵引复位法
石膏绷带固定法
牵引固定、夹板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