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市化(第二课时)
(2)对水分蒸发的影响: 城市化不断加速,导致绿地迅速减少,不透水面积增 加,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使得地表及树木的水分蒸发和蒸腾作用相应减 弱。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3)对地下水收支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地下水收支量的失衡,地 下水支出量远大于其收入量,结果导致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即通常所 说过分的地下水开采,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
B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透水下垫面面积的日益扩大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 量的日益增多,不但扰乱了城市区域正常的水循环,而且还导致了水质污染等一 系列的环境问题。
(1)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化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透水地区(农田、森 林、草地)不断被混凝土建筑物及沥青路面所取代。城市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 的扩大,减少了雨水向下的渗漏,增加了地表径流流速,致使地表总径流量和峰 值流量增加,滞后时间(径流量落后于降雨量的时间)缩短。
与发达国家城市水质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不同,发展中国家城市水质污染 却十分严重,甚至于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经济承受力有限, 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的下水道系统不完备,其污染处理能力有限,先经济发 展、后环境治理的方针,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水质日趋恶化。
图6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化
第二课时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商南县鹿城中学 刘贇
第二节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城市化过程对人类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病】
1、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2、其它城市环境问题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 及时清除,分类
境
回收、利用
影响人们休息、工 噪声大的工厂远
作和人体健康
离城市布局,建
绿化隔离带、其它城市环境问题
交
住
通
房
拥
困
挤
难
就
社
业
会
困
不 安
难
定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住房困难
2、其它城市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
原因
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膨胀, 汽车数量增加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普遍适合 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历 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 成城市特色。
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调城市个 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
【看谁快】
4.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占主导地位的是 (
表 现
二、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病】
城市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哪些?这些污染产生了 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城市环境污染的类型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1、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主要表现 大气污染
原因
居民燃煤排放的烟尘; 工厂排放的烟气; 汽车尾气
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大城市
郊区、卫星城
推力因素 城市病
拉力因素 环境质量好
逆城市化现象
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1、①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②引发 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 暴等自然灾害;③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 法规。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 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 的机率,威胁中下游地区人口、农田、城市的安全。
)
C
D.①④
18、解决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进城
)
A
【看谁快】
19.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
其目的是( )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交车
A.石油型污染
B.煤烟型污染
C.光化学污染
D.总悬浮颗粒污染
)B
5.当前,造成“白色污染”的污染物是指 (
A.白色烟雾
B.化肥和农药
C.塑料袋、塑料饭盒等 D.废旧书保护
)
C
6.以城市的交通拥挤会导致的严重浪费是( )
A.城市交通设施的浪费
B.人才、资金的浪费 C.城市空间和人力的浪费
D
D.时间和能源的浪费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 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
3、生态城市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做到:①统一规划; 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 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 草和树; 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 ⑤依法保护绿地。
三、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P46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5、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6、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城市现代化:生态化和特色化
现代化城市要具 备两个属性,即生态 化和特色化。
生态化的中心是 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特色化的中心是 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
生态化 【P46阅读:昆明构建“生态春城”】
生态化 【合肥市环城公园一瞥】
特色化
探讨以下议题:
1、集国内外第一流的专家,设计出一种高水平的普遍适合于 中国的城市规划模式,先搞试点,再在全国大力推广。
【看谁快】
7.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抑制私人出租车
D
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8.城市住宅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在 ( )
A.发达国家的中小城市
B.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城市
D
C.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D.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
1、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现象的主要表现在:①城市用地 规模扩大,大举侵占土地;②城市人口膨胀等。
2、盲目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①城市用 地规模扩大,耕地面积减小,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城市 农副产品供应;②大批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等。
二、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病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城市规 模的无限制扩大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C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压力
20.下列关于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可行性办法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用小汽车取代自行车
B.将现有道路全部改建成高速公路 C.增加交通线路的用地面积
D
D.建造多层高架道路和立体交叉道路
【看谁快】
在上海市进行的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中,请选择能改善城市环 境工程的选项,填入下表中相应空格内。选项代号:
【看谁快】
11、同时能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
染的生产部门是( )
A
A、工业 B、商业 C、运输业 D、服务业
12、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C、进行全面规划
B、制约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B
13、控制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主要是控制(
A、住房高低的规模
B、工厂大小的规模
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 胀。
就业困难
城市人口急剧增 长,乡村人口无 序迁入
危害
交通阻塞导致时 间和能源的严重 浪费;
住房缺少,质量 低劣,影响生活 质量
造成失业队伍扩 大,贫困问题, 内城衰落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
治理措施 控制城市人口 增长,合理布 局城市道路, 加快住房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河流) 。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生 态环境(生态) 。
3、城市化过程对人类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人类地理环境还产生哪些影响呢?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③景观的改变,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 观。 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 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⑤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 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影响城市人们的衣、食、住、行、游等 城市文明影响农村人们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等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原因: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
活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的交通工具?
A公汽或电车
噪声污染
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 水、城市地面径流
工业生产、建筑施工、 居民消费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光污染 玻璃幕
电磁波污染 无线电设备
危害
治理措施
使城市环境质量下 降,危害人们的健 康
合理布局污染较 重的企业;实行 集体供暖;建立 绿化隔离带
影响人体健康和植 建立污水处理厂 物繁殖
例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D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