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城镇化
目前,许多大城市居住压力大,交通拥堵, 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 居民幸福感下降。这些被称为“城市病”。 其“病因”是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 城市规划不合理。解决“城市病”的“药方” 是什么?
-2-
第二节 城镇化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 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其中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 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6-
第二节 城镇化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低与经济发 展水平有何关系?
提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原因 是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城镇化进程;发展 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18-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表 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晚 早
晚
时间 原因 工业化早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原因
慢 城镇化已发展到成熟 阶段
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 立,经济发展迅速
高低 高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1.据图中信息可知,伦敦及附近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标志是( )
①城镇占地面积扩大 ②城镇人口增长 ③城镇绿地增加 ④
城镇功能区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伦敦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中前期 D.20世纪后期
废水造成城市的大气和水体污染 解析:城镇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生活、生产
及交通排放出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的大气 和水体污染,使得“蓝天碧水”在城市中很难见到。
答案:D
-14-
第二节 城镇化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6.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的是( ) ①防灾减灾 ②交通管理 ③城市规划 ④学生管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GIS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体系,在社会经 济信息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交通、 国土资源调查、电力、水利、农林、环境保护等领域。 答案:B
-7-
第二节 城镇化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链接生活我国许多大城市在经历强降水过程中,频发“城市洪水”, 造成巨大损失。造成“城市洪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暴雨集中;硬化路面大大减少了雨水的下渗;城市排水系统 不完善等。
-8-
第二节 城镇化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3.目前我国城镇化所处的阶段是(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无法判断 4.关于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化水平高,城镇人口增长趋缓 B.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人口增长缓慢 C.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速度加快 D.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大 解析: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 中期阶段,此阶段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二产业在区 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大。
低且发展不平衡
城镇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
化 水平
原因
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 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
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超
城镇人口
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19-
第二节 城镇化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当堂检测
表现 问题
存在 问题 原因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阶段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城镇化特点 水平 发展速度 较低 较慢 较高 推进很快,城区出现了很多城镇化问题 比较高 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5-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2.不同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
(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从20世纪70年代中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 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 为市民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数据管 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报 务。 链接生活你在生活中使用某手机软件订外卖时,外卖小哥能够在 较短的时间内将你所点外卖送到你的手中,这其中利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城镇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工业革 成 命促使人口和 因 产业向城镇集 聚,城镇数量和 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 增,地价上 涨,交通拥 挤
城镇人口为追 求更好的生活 环境,中小城 镇和乡村基础 设施更加完 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 衰落区,调整 产业结构,积 极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 第三产业
-3-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3.城镇化的意义
意义 表 现
促进区域 经济增长
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 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会拉动内需,为经济 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善城乡 便于污染物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 居住环境 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发达国家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 提高,交通条件改善,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 施逐步完善
发展中国家 城镇发展不合理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城镇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 成因与联系
() 5.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统计城市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 答案:1.× 2.× 3.√ 4.× 5.×
-10-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二、选择题 读伦敦市地域扩展示意图和伦敦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图 1 伦敦市地域扩展
图 2 伦敦市人口变化
-11-
期开始,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
础设施的完善,出现了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这种现
象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
区人口萎缩。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得多,城镇化还处于较
低水平,增长速度快。
问题思考在城镇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的新趋势
增强区域 为城乡居民提供优势服务,并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 社会和谐 方式等逐渐趋同
问题思考如何理解城镇化能够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提示:可从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
彼此交流、促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趋同等角度进行分析。
-4-
第二节 城镇化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答案:3.B 4.C
-13-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5.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蓝天碧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体中泥沙含量变大 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放出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
-17-
第二节 城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城镇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形曲线。共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如下表所示。
-9-
第二节 城镇化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一、判断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差异比较 大。( ) 2.城镇化水平高就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 ) 3.城镇化会改变城镇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 ) 4.城镇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建设不合理。
城镇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人口由乡村
表 现
转向城镇, 农村地域转 化为城镇地
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 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 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 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 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 郊区以及中小 城镇和乡村,大 城市人口出现 负增长
再城 市化
人口 迁回 市区
-21-
第二节 城镇化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