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易错知识点整理
一.词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改正
别具匠心:工匠、艺术、技巧等具有巧妙构思
卷帙浩繁:书籍很多或部头很大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的风气令人害怕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事实的话,使人震惊(贬)
八面玲珑:形容窗户通透明亮,待人处事十分圆滑
不以为然:不认为它是正确的
灯火阑珊:人烟稀少冷清
轩然大波:很大的纠纷(贬)
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贬)
沸沸扬扬:议论的声音多而杂
瞻前顾后:比喻做事周密,也指做事犹豫不决
妙手偶得:写作技术高超,偶然间即可得到灵感
味同嚼蜡:形容文章、讲话,不用于形容食物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例:袖手旁观不能得到知识)是正确的
不言而喻:形容人或某种道理,不用于形容某种言论或观点
按图索骥: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也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罄竹难书:用于形容罪行很多
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手段高超(褒)
俯仰生姿:无论是仰视还是俯视都会形成好的姿态
顶礼膜拜:及其崇拜(贬)
豆蔻年华:十三四岁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
鸡零狗碎: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口传心授:师傅口头传授,徒弟内心领会
因人成事:靠别人的力量
络绎不绝:指车、人、马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
二.病句
1.科技成果+培育人、物类型+培养
2.长期和连续、携手和合作、过于溺爱、黄发垂髫的老人(或孩子)、忍俊不禁的笑了、凯旋归来、最重要和当务之急不能同时出现
3.伫立指长时间的站立不用于形容画中的人或物
4.研究不能搭配意见
三.文学常识
1.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年龄,不惑指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2.《唐雎不辱使命》不是小说,是历史性散文
3.老舍的《茶馆》是戏剧
4.“记”,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
又是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
“表”,是采用表格形式编纂的著述,如《史记》中有《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
“表”还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
“志”,指记事的书或文章。
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
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5.《繁星》《春水》歌颂母爱、童真、自然
6.济慈是英国的叶塞宁是俄罗斯的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的
7.《左传》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是纪传体
8.贾雨村是红楼梦的人物
9.《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写的
10.中国戏曲包括京剧、昆剧、黄梅戏
11.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12.古文中的河多指黄河
13.《鲁兵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14.《战国策》由西汉末刘向编订
15.老舍是近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16.傅雷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17.《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
18.郑愁予和余光中都是台湾诗人
19.《儒林外史》是短篇小说集
20.《红楼梦》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现实
四、标点
1.冒号:可表示列举,但列举的事物应到整句的结尾
2.歌曲、书籍、电影用书名号,会议名称、组织名称、节日用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