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胺受体阻断药

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29章组胺受体阻断药组胺(histamine)为体内自身活性物质,广泛分布于皮肤、支气管、肠粘膜、中枢等。

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是重要的炎症、过敏介质,变态反应及物理、化学刺激促其释放。

组胺受体分布及效应类型分布效应H1支气管、胃肠、子宫平滑肌收缩皮肤血管舒张H2支气管、胃肠、子宫平滑肌收缩皮肤血管舒张血管舒张心室收缩↑窦房结心率↑H3中枢、神经末梢调节组胺合成、释放作用1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循环血量↓血压↓(激动H1受体,释放EDRF,PGI2)2.平滑肌:支气管、胃肠道兴奋收缩。

3.胃酸、胃蛋白酶分泌↑(H2受体)4.刺激神经末梢,痒、痛。

第一节 H1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扑尔敏)、阿斯米唑(息斯敏)、特非那定。

作用1.抗H1受体效应:对抗H1引起的胃肠,支气管收缩;部分对抗血管扩张渗出。

2.抑制中枢:镇静,嗜睡(苯海拉明、异丙嗪> 氯苯那敏>阿斯米唑、特非那定)。

抗晕,止吐(中枢抗胆碱)3.抗胆碱:阿托品样作用(弱),口干、支气管分泌↓应用1.变态反应疾病:缓解皮肤粘膜症状好荨麻疹、花粉症、过敏性鼻炎—效果好药疹、接触性皮炎—有效(止痒)过敏性哮喘、休克—无效。

2.抗晕、止吐:①用于运动病、妊娠、放射呕吐②晕车、船—有预防作用,无治疗作用。

第二节 H2受体阻断药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乙溴替丁等。

作用: 竞争阻断胃粘膜H2受体,抑制各种原因(组胺、胆碱受体、五肽胃泌素、食物等)刺激的胃酸分泌,促溃疡愈合。

乙溴替丁尚增加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增生。

应用1.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治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睡前1次服用,4-8周;维持量(减半)继续数月,降低复发率。

胃溃疡:用药可延至16周。

2.卓-艾综合征(量大)、反流性食道炎有效。

不良反应:较少,偶有胃肠反应及头晕痛等。

第30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咳、痰、喘是常见症状。

平喘、镇咳、祛痰药属于对症治疗药,只能缓解症状,必要时要合用对因治疗药。

第一节平喘药平喘药可以缓解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由过敏或非过敏刺激引起. 表现:炎症介质(组胺、肝素、白三烯B4、血栓素A2等)释放,炎症细胞侵润,粘膜下水肿,平滑肌增生,上皮脱落,气道变窄,呼吸困难.反应亢进。

外因性(吸入性):吸入特异性抗原,引起Ⅰ型变态反应。

内因性:非特异性刺激(冷空气、烟尘、异味等)。

β受体激动→激活AC→cAMP↑(Ca++↓)→支气管舒张(肥大细胞)激活AC→cAMP↑→炎症介质释放↑α受体激动→抑制AC→cAMP↓支气管收缩,介质释放↓M受体激动→激活鸟苷酸环化酶→cGMP↑→气管收缩,介质释放↑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起效快,强大,皮下几分钟起效,维持1—2h.激动β2受体—平喘;激动α受体—收缩粘膜血管,缓解粘膜水肿收缩支气管弱。

激动β1受体—兴奋心脏(心率↑,心耗氧↑,异位自律性↑)。

应用:控制急性发作麻黄碱激动α,β受体(较弱)平喘:缓慢、温和、持久(维持3h)应用:治疗-轻症哮喘;预防发作。

不良反应:兴奋中枢,易产生快速耐药性。

异丙肾上腺素激动β1,β2受体平喘:强大、迅速;气雾剂1min见效,舌下起效快;口服无效。

应用:控制急性发作,舌下治疗或预防,易产生耐药性(疗效↓);心律失常。

β2受体激动药这类药物选择性激动β2受体,对心脏影响小。

但过量可引起心悸,手指震颤等。

沙丁胺醇(舒喘灵)激动β2受体受体强,对β1受体弱,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

特点1 可口服,30min 起效,维持4-6h。

气雾剂:5min起效,维持3-4h,药量小2 平喘作用强(相当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脏影响小。

应用:控制急性发作,包括急症抢救。

克伦特罗平喘作用是沙丁胺醇100倍,口服:30min 见效,维持4-6h.;气雾剂:5-10min见效,维持4-6h.特布他林作用与沙丁胺醇相似,可口服;皮下注射:5-15min见效,维持1.5-5h.福莫特罗长效药物,作用强而持久,兼有抗炎作用,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气雾剂:2min起效,2h达高峰,维持12h应用:慢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尤适于夜间发作)。

二、茶碱类茶碱能兴奋中枢、兴奋心脏、利尿、抑制平滑肌,对支气管作用突出。

氨茶碱(aminophylline)作用1 平喘:①短期使用促进AD释放;②阻断腺苷受体(腺苷收缩支气管)③抑制IL-5介导嗜酸性粒细胞积聚,产生抗炎作用。

④高浓度抑制磷酸二酯酶,cAMP↑,临床难达此浓度。

2.强心、扩血管、利尿、兴奋中枢。

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

平喘:对急症不如AD,但AD无效,该药常有效。

合用小剂量激素比单用大剂量激素吸入效果好。

静脉:重症哮喘,稀释后缓慢给药>10min口服:治疗轻症哮喘;预防发作。

不良反应:口服:碱性大刺激胃肠,宜饭后。

静脉:给药缓慢,以免血压↓,心律失常。

兴奋中枢:失眠、烦躁、惊厥。

三、M受体阻断药Ach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哮喘病人对Ach的敏感性比正常人大100倍。

阿托品副作用多,不适合用于哮喘。

异丙基阿托品(ipratropine)气雾剂用量小,5min起效,维持5-6h。

松弛支气管强(相当异丙肾),对腺体、心脏的影响小(1/10阿托品),不良反应少。

应用: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相当沙丁胺醇)支气管哮喘(不如沙丁胺醇)。

四、肥大细胞膜稳定药色甘酸钠(咽泰)口服基本不吸收(1%),粉末吸入。

作用: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滞过敏介质释放。

可预防I型变态反应、其他刺激的哮喘。

应用1预防哮喘(外因性好),起效慢,提前1周给药,药后2-3天支气管反应性↓;无治疗作用。

2 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不良反应:毒性低,少数人可致呛咳、诱发哮喘,合用少量异丙肾上腺素预防。

奈多罗米作用:抑制支气管粘摸释放炎症介质,比色甘酸钠强。

应用:预防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

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是抢救重症、哮喘持续状态的重要药物。

激素全身给药易产生依赖性,气雾剂用量小,可避免。

作用1抗过敏:减少过敏介质(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

2 抗炎:减少炎症渗出,缓解症状。

3 提高β受体激动药松弛支气管作用。

适用症:1 危重病人、哮喘的持续状态,其他药物无效者,可静脉该药;反复发作的顽固哮喘。

倍氯米松地塞米松的衍生物,抗炎强地塞米松500倍。

特点:(1)治疗中、重度哮喘,但起效慢,不宜急症的抢救。

(2)吸入药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对皮质功能无抑制作用,可长期低剂量或短期高剂量使用。

(3)长期使用可致霉菌感炎(抑制免疫)。

平喘药的临床使用1 中、重度急症发作: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可合用异丙基阿托品(协同),无效改用口服或注射剂,再无效激素全身给药。

2 慢性病症:预防为主减少发作次数。

轻症:间歇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中度:吸入小剂量激素或色甘酸钠(明确抗原),又有症状加用β2激动药;效果不好加大激素吸入量,或用氨茶碱。

重度:吸入高剂量激素+口服长效扩支气管药+长效β2激动药。

第二节镇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

可待因(codeine) 阿片中含生物碱,又称甲基吗啡。

作用:相似吗啡,弱于吗啡。

1 镇咳:抑制咳嗽中枢,1/4吗啡,维持4-6h.2 镇痛:1/7-10吗啡,成瘾性<吗啡应用:1激烈干咳,如胸膜炎干咳、胸痛。

2镇痛(中度疼痛)不良反应:久用成瘾。

右美沙芬(右甲吗南)作用:中枢镇咳,强度相当可待因,不镇痛应用:干咳,无成瘾性。

喷托维林(咳必清)作用1中枢镇咳,强度1/3可待因,无成瘾性。

2 轻度阿托品样解痉作用(支气管)3 局麻作用(减少刺激)应用:少痰干咳不良反应:口干,青光眼禁用(阿托品样作用)苯丙哌林作用1中枢镇咳2 抑制外周牵张感受器3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特点:强可待因2-4倍;起效快(口服10-20min )维持4-7h;不成瘾。

应用:各种原因的干咳。

苯佐钠酯(退嗽露)局麻药的衍生物,有局麻作用作用:抑制肺牵张感受器,外周镇咳。

应用:干咳、阵咳。

弱于可待因。

不良反应:嗜睡,恶心等。

第三节祛痰药祛痰药能稀释粘痰,易于排痰。

氯化铵为恶心性祛痰药作用:1口服刺激胃粘摸,反射兴奋迷走促进支气管分泌↑,使痰变稀。

2 碱化血液和尿液。

应用:用于粘痰不宜咳出,复方使用。

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为粘痰溶解药作用:药物含游离巯基(-SH),能打断痰粘蛋白的二硫键(-S-S-),稀释粘痰。

应用:用于粘痰(栓塞),呼吸困难。

使用:雾化吸入法,用于粘痰多,呼吸困难;气管滴入法,用于痰栓塞危急病人,但需有吸痰器以防窒息。

注意1 合用异丙肾以防呛咳、支气管痉挛。

2 用玻璃、塑料(非金属、橡胶)喷雾装置。

3 禁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四环素混合溴乙新(溴乙胺)作用1 溶解粘痰(裂解粘多糖)。

2 抑制粘痰合成(抑制粘多糖合成)。

3 祛痰(促支气管分泌↑);镇咳。

应用:气管炎、哮喘痰不易咳出者。

不良反应:偶见转氨酶升高。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