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分布和热容
2
2
自由电子:
V 2m g (E) 2 2 2
3/ 2
E
1/ 2
d dE
ln g ( E )
1 2E
EF EF 0
2
6
(k BT )
2
1 2 EF 0
2 k BT 2 EF EF 0 1 ( ) 12 EF 0
上面结果类似级数展开。室温下(kBT/EF0)2项仅104数量级,所以 EF和EF0十分接近。但EF随温度升高的轻微降低往往有重要的影响。
EF 0
3 N 2m V
2
2/3
2
2m
3 n
2
2/3
•n=N/V为价电子浓度,T=0k时的费米能EF0仅仅依赖电子浓度n。
•对一般金属,n=102223/cm3,m=10-27g,EF0=1.511eV。
某些金属的费米能
金属
EF0/eV
Li
4.72
3 2
ln E F 0 C
3 dE 2 EF 0
g ( EF 0 )
dN dE
3N 2 EF 0
11
二维正方格子金属费米面
•二维自由电子近似下费米面的半径kF: kF 2n
•当kF远小于/a,即费米面远离布里源区边界。自由电子:球形;近自由 电子近似:球形(略微畸变)
自由电子和近自由电子
E
3/ 2
dE
V 2m 2 2 5
3
EF 0
3/ 2
5/ 2
V 2m 2 2 5 3
E
3/ 2 F0
EF 0
3 5
NEF 0
因此每个自由电子的平均能量为:
E U0 N 3 5 EF 0
4
T0K时的费米能级EF
•有限温度下的费米能级EF不等于EF0!!
能带电子的经典近似
已知能谱E(k)
k 1 E (k ) k
能带电子速度:
能带电子运动方程: 能带电子牛顿方程:
v
F
d (k ) dt
F m a
*
能带电子有效质量:
m
*
2
2 2
E (k ) / k
1
能态密度 g(E)
能态密度定义为单位能量间隔内的状态数,用g(E) 表示。考虑能量在EE+dE之间的状态数为G,则 g(E) 定义为:
(k ) F
2mE ( n) 3
0 F 2
1/ 3
10
费米面附近电子的速度称为费米速度vF:
vF 2 EF m
0
k F m
m
3 n
2
1/ 3
对一般金属,n=102223/cm3,m=10-27g,vF108cm/s。 费米面附近电子气体的能态密度,称费米能态密度:
9
费米面附近的电子状态非常重要!有必要重点讨论。又因为在 kBT << EF0的情况下,EF对EF0偏差很小,故认为EF EF0。
费米能级EF0: EF 0
2
2m
3 n
2
2/3
费米面对应的电子的波矢量称费米波矢kF:
k F ( n) 3
2
1/ 3
费米面电子的动量称费米动量:
g( E)dE
0
g (E) s (E)
'
EF E F 0
2
6
(k BT )
2
g ( EF0 ) g ( EF0 )
8
'
EF E F 0
2
6
(k BT )
2
g ( EF0 ) g ( EF0 )
'
EF 0
d (k BT ) ln g ( E ) 6 dE EF 0
5
EF的确定
N
f ( E)g( E) dE
0 0
g( E)
e
( E EF ) / k BT
1
dE
引入一个函数:
s( E)
E
g( E)dE
0
0
g (E) s (E)
'
s(E)表示0E范围内量子态的总数。
N
f ( E)d[s( E)]
0
f ( E)s( E)
s( E)(
0
f E
)dE
第一项显然等于0,因为当E0时,s(E)0;当E时,f()0。
N s( E)(
0
f E
)dE
6
f (E) e
f ( E) E 1
1
( E E F ) / k BT
1
1
( E EF ) / k BT
k BT [e
N s ( EF )
6
2
(k BT ) s" ( EF )
2
上式右端在EF0处作(EF-EF0)级数展开:
N s ( EF0 ) s ( EF0 )( EF EF 0)
'
6
2
(k BT ) s" ( EF0 )
2
EF 0
s ( EF0 )
g ( E ) dE
•当费米面接近第一布里源区边界(即kF /a)。自由电子近似:由于周 期势作用,布里渊区边界存在能隙,将使费米面畸变。费米面几乎总是垂 直布里渊区边界,并且尖角圆滑化。
•当kF> /a此时,费米面穿过第一布里渊区进入第二布里渊区。形状更为复 杂。 12
f(E)
EF必须满足:
N
f ( E)g( E) dE e
0 0
g( E)
( E EF ) / k BT
1
dE
•假设T升高,EF不变(=EF0)。 热激发使电子在EF0以下能级占 据几率减小, EF0以上能级几率增加,对称变化。 •自由电子,g(E)随E递增,总电子数增加。故EF必须降低。
Na
3.12
K
2.14
Cs
1.53
Al
11.8
Zn
11.0
Cu
7.04
Ag
Au
3
5.51 5.54
“导带电子系统”的基态能量:
U 0 Ef ( E ) g ( E )dE
0 EF 0
Eg ( E )dE
0
EF 0
0
V 2m 2 2 2
3/ 2
3/ 2
0
EF 0
s ( EF0 )( EF EF 0)
'
6
2
(k BT ) s" ( EF0 ) 0
2
N f ( E ) g ( E ) dE
0
g ( E )dE
0
EF EF0
2
6
(k BT )
2
s" ( EF0 ) s ' ( EF0 )
E
s( E)
g ( EF 0 ) V 2m 2 2 2
3/ 2
EF 0
1/ 2
EF 0
2
2m
3 n
2
3/ 2
g ( EF 0 )
mV
2/3
2
2
3 n
2
1/ 3
V 2m 2 2 3
3/ 2
EF 0 N
dN N
ln N
g ( E ) lim G E
E 0
2
设体积V内金属价电子总数为N,则:
f ( E ) g ( E )dE N
V 2m 2 2 3
2
3/ 2
0
EF 0 N
3/ 2
EF 0
0
V 2m 2 2 2
3/ 2
E
1/ 2
dE N
( E EF ) / k BT
1][e
1]
(f/E)特点:非零值集中于EF附 近kBT范围内,且是(EEF)的偶函 数,具有类似函数的特征 。
N s ( E )(
0
f E
)dE
s( E )( E )dE
f
积分的主要贡献来自EF附近的E,积分下限改为-不改变结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