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2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原呼伦贝尔工业园区、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陈旗工业园区、海拉尔产业基地整合成立。

开发区沿海拉尔河横跨海拉尔区和陈巴尔虎旗,规划面积111平方公里,辖海东、谢尔塔拉、陈旗项目区。

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经开区先后吸引了云南驰宏、云天化、大唐、华电、神华、中煤、中航黎明、山东能源、香港金新、上海东方希望、沈阳同联药业等一批央企、国企、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来开发区创业发展。

截至2013年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已形成完善的主干道路、给排水、热、电、通讯等配套设施。

开发区依托呼伦贝尔市富集的资源优势和面向俄蒙的区位优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按照传统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内引外联、科学发展,建设国家级绿色新型产业基地。

以“美丽、发展、同行、共赢”为发展理念,按照“产城场乡一体化,农矿工贸一条龙”的发展思路,超前规划、从容建设、科学发展,着力打造新园区、新矿区、新农村、新牧场的“四新型”开发区,实现互融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着力实施跨境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力发展市域“飞地”园区和项目。

建设以煤电
化产业、冶金加工产业、生物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产业为主导的八大产业。

全力构筑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中小企创业基地、对俄蒙经贸加下基地。

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珍爱自然、共生互补、繁荣富强、最美的生态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煤、水资源丰富。

以大兴安岭为分水岭,形成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两大水系,全市有大小河流3000多条,500多个湖泊。

市水资源总量316.1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98.19亿m3,地下水资总量1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高于世界人均水平。

呼伦贝尔煤炭探明储量近2000亿吨,主要为低磷、低硫优质褐煤,以及部分为长焰煤,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开发区鼓励以丰富的煤炭和水资源为基础,借助打造国家能源基地这一机遇,大力发展煤制油、二甲醚、烯烃、煤制气、乙二醇、低阶煤分级转化利用、合成氨、芳烃、富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莫来石等产业,形成产业链条。

2、电力资源富集。

呼伦贝尔市电力资源极为丰富,全市装机容量8000MW,电价优惠。

其中呼伦贝尔电网装机容量1753.4MW,全网已投运220KV变电站11座,220KV主变13台,变电总容量1443MVA;110KV变电站39座,110KV 主变63台,变电总容量1544.5MVA。

依托优惠的电价、丰
富的矿产品,开发区鼓励发展高载能、高耗能类项目,大力发展电力及热电联产、单(多)晶硅、电解铝、氧化铝、电石法PVC、特种钢等项目。

3、非煤矿产资源众多。

全市非煤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以铁、铜、铅、锌、钼、银、金为主的金属矿产大中型矿产地多,开发利用条件好;以水泥用大理岩(石灰岩)、硫铁矿、芒硝、天然碱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齐全,资源潜力大,优势明显。

其中铅、锌、铜、钼等矿产探明资源金属量近3000万吨,银金属量近5万吨。

开发区优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包括铅锌、铜钼、钛白粉、钛合金、金、银、镁、镍冶炼及其深加工)等项目,同时鼓励实现境外采矿,境内选矿、冶炼。

4、冷资源独特。

呼伦贝尔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由于纬度偏高,远离海洋,加之大兴安岭的屏障作用,使湿润的海洋性气团影响减弱,大部分时间受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

呼伦贝尔市春季多大风而少雨,蒸发量大;夏季温凉而短促,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霜冻早;冬季严寒漫长,地面积雪时间较长。

适合发展需要空冷、水冷的产业,鼓励发展需要发酵降温、动力运行制冷的产业及大型计算处理中心。

5、区位条件优越。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东部与黑龙江省为邻,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后方,西、北
部与俄罗斯和蒙古国交界,独特的区位优势,境内拥有八个国家级通商口岸,使其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呼伦贝尔市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具有综合性、稀缺性和后发性的特点,在许多方面都独具一格,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富集区、旅游开发区、沿边开放区、生态示范区和多民族聚集区。

6、交通条件便利。

开发区距呼伦贝尔市首府海拉尔18公里,交通便捷,市域内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满洲里口岸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洲铁路和两伊铁路的运能近1.4亿吨/年。

市内有三个民航机场和六个通勤机场。

现有4C级海拉尔机场和4D级满洲里机场,开辟国内、国际航线40多条,年进出港客流量达百万人次以上。

呼伦贝尔市目前正在规划十几个内部环线小型机场。

7、政策优势明显。

自2010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中俄合作纲要》、《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再加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赋予的特殊政策,给呼伦贝尔市的发展带来了多重叠加的机遇优势,同时也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当前中国和蒙古国正在携手打造中蒙合作区,拟在边境
地区各拿出一部分土地建设中蒙跨境合作区。

在合作区注册公司,在开发区建厂,将享受合作区的优惠政策,可以打破欧美国家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产品直接出口欧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