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第5章 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包含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 直接方面的入手点为物流平台资源本身
• 间接方面则是从物流平台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相关 关系入手
(2)物流需求对物流供给的制约和刺激
主要体现在直接作用方面
【复习思考】
1.何谓物流需求?有哪些特性?哪些因素影响需求?
2.从分析内容上看,物流需求分析应包括那些内容?
3.度量物流市场需求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 4.何谓物流供给?有哪些特性?哪些因素影响供给? 5.物流供给分析应包括那些内容? 6.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什么?
5.2
物流供给
5.2.1 物流供给及其特性
•物流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向市场提供有
效物流服务的资源或能力,也就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 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 量---指有效物流服务总体数量的多少 质---指各种不同能力与资源的数量比例结构
•具备两个条件:
(1)物流服务提供者出售物流服务的愿望 (2)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
(2)大型设施项目物流
(3)重大体育赛事物流
3. 家庭及个人物流需求主体
5.1.4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指标
1. 总量需求指标
(1)社会物流货物总额 ----指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经社会 物流服务,己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物品的价 值总额。 ①物流的农产品总额
②物流的工业品总额
③进口货物总额;
②连锁商业对配送服务的需求量
③一般消费者的物流服务需求量
④区域间货物中转运输的需求量
(2)潜在需求量
---指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物流服务环境的发
展对物流需求的拉动量,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物流
需求量的变化趋势,是直接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
①制造企业对供应物流服务和销售物流的潜在需求量 ②连锁商业对配送服务的潜在需求量
•物流供给的特性:
(1)个性化 (2)完整性 (3)节约性 (4)网络性
5.2.2
物流供给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物流服务价格 3.物流技术 4.物流需求 5.产业布局 6.制度和政策 7.管理、知识和人力资源
5.2.3
有效物流供给的形成:
物流供给分析
一是取决于物流供给主体的能力与数量 二是取决于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
(3)对物流系统需求的分析应包括物流系统各作业项目的分析
(4)物流需求同时包含独立需求和派生需求
消费者对供应商物流需求
制造商物流需求 制造商
批发商物流需求
消费者对制造商物流需 求 消费者对批发商物流需求
批发商 零售商 消费者
制造商
零售商对批发商物流需 求 零售商对制造商物流需求 零售商对供应商物流需求 批发商对供应商物流需求 图5-1 供应链上的物流需求主体
价值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量分析
物流流量需求分析 数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量分析 物流周转量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分析 储存需求分析 配送需求分析 包装需求分析 •••••••••••••• 物流时间需求分析 物流安全需求分析 物流舒适性需求分析 ••••••••••••••
5.1.3.1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物流需求量分析 物 流 需 求 分 析
5.物流需求的层次
第一层次,只向需求方提供仓储、存货管理、发送、运输和 分拨 第二层次,除提供第一层次的服务外,还可以参与订货处理、 采购和生产计划 第三层次,除提供第一、二层次的服务外,还可帮助实现生 产控制、质量控制、物流规划和信息系统
5.1.3.4
物流市场需求主体分析
1.企业物流需求主体
生产型企业的物流需求 商贸型企业物流需求 2.政府物流需求主体 (1)应急物流
体数量都相加所得数量 •纯流量-----在不考虑物的多次作业与重复计算前提下,仅计算一
个环节中“物”的数量
注意:物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则应认为是不同的“物” •总流量-----考虑各个物流环节,“物”在物流环节中流动时,要 发 生作业,产生费用,所以作业量不能只计算一次,应 该是各个作业环节量的相加
消费者对零售商物流需求
2. 物流需求的特性
(1)派生性 (2)复杂性 (3)不平衡性 (4)时效性 (5)化解性 (6)弹性小
5.1.2 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1.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2.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3.经济空间布局
4.消费和市场环境
5.技术进步
6.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价格
5.1.3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 Ed |=0的物流服务,需求完全无弹性,总收益将随 物流价格同比例下降而减少,同比例(价格)上涨而 增加
• | Ed |=无穷大时,则在既定价格下,总收益可通过 增加物流服务量而无限增加。
2. 影响物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是否具有可替代的物流服务 (2)物流费用在货物总费用中所占比例 (3)货物的自身属性 (4)货物运输方式及线路
物流需求 物流服务供给 物流需求量
潜在物流需求给 图5-3 物流需求量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关系
2. 数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量分析
(1)物流流量分析
• 物流流量----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
等物流环节中物流作业完成的物质实体的数量。
•总流量-----每个环节都计算一次,并将每个环节中计算的物质实
5.3.3
市场均衡
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分析
-----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买卖双方的成交数量达到一种 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买者与卖者都不再希望改变当时 的价格与买卖的数量。在这样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想要购买 的数量恰好等于生产者想要销售的数量
1.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均衡的形成
当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两种力量达到一致时,即处于均衡 状态。此时,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价格相一致,这个价格称为 均衡价格;物流需求量与物流供给量相一致,这个量称为均衡 供求量。
5.3
物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Fra bibliotek5.3.1 物流需求的弹性分析
1. 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
----指物流服务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物流服务需求量变 动的程度,或者说物流服务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计算公式:
价格策略准则:
•| Ed |>l的物流服务,适当降价不仅可增加物流需求 量,而且能增加物流服务收入 •| Ed |<1的物流服务,降价虽会增加物流服务需求量, 但却会导致物流服务收入下降,提价尽管使物流服务 需求量有可能减少,但却能增加物流服务总收入 •| Ed |=l的情形 ,需求是单位弹性,因此价格变化对 总收益没有影响
价 格
D
S
P1 R P P2 0 图5-6
价 格 D1 P1 D R S S1
Q
供求量
P
均衡价格与均衡供求量
P2
S
S1 Q
E D1 D Q2 Q1 Q3 供求量
图5-7物流需求与供给变化曲线
2.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关系
(1)物流供给对物流需求的制约和刺激
主要通过物流供给的服务质量这一杠杆来实现的。
(2)物流周转量分析
物流周转量:
•是指物质实体数量和流动数量的乘积 •是对物质实体数量和流动数量的综合衡量 •指所转移物质实体的数量及物流工作数量,同时体现 了“物”和“流”
计算公式:
物流周转量=运输周转量+存储周转量+包装周转量+装卸搬
运周转量+配送周转量+流通加工周转量。
3.价值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量分析
•价值意义上的物流量----物流成本,或叫物流费用 •物流总费用----指一定经济时期内,一定经济区域内, 物流服务的需求者花费在物流服务上的总耗费营业运送费
运送 费 保管 费 物 流 总 费 用 公路运送费 铁路运送费 水上运送费 航空运送费 货物承揽运送费 自有车运送费
自家运送费 利息费 税、折旧、保险费 用 仓储费用 材料费 机械设备费 技术费 人工费用 其它辅助费用 信息设备费 消耗品费用 通信费用
包装 费
流通加工费 物流信息处理 费 流通管理费 批发零售业物流管理费 图5-4 物流总费用的构成
制造业物流管理费
5.1.3.2
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1. 物流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物流需求结构:包括运输(配送)、仓储、包装、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1)运输需求分析 (2)储存需求分析 (3)包装需求分析 (4)装卸搬运需求分析
2.物流需求的时间
---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物流市场的需求量随时间的变 化情况
3.物流需求的空间
---指在同一时间段,不同局部区域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 即按照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来分析物流需求量的大小
4.物流需求的结构
---指各种物流需求之间的比率,主要包括一定区域内的各 种物流需求比率和区域内与区域间的物流需求比率
(5)流通加工需求分析
(6)物流信息处理需求分析 (7)增值性物流服务需求分析
2.物流服务质量需求分析
(1)时间性要求
(2)安全性要求 (3)舒适性要求
5.1.3.3
物流市场需求要素分析
1.物流需求的数量
物流需求的数量-----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有 物流需求主体对物流服务需求数量的大小 (1)直接需求量 ----是物流需求的主体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事 业开展以及生活之需要,产生的对物流社会化服务的 直接需求量 ①制造企业对供应物流服务和销售物流的需求量
5.1 物流需求
5.1.1物流需求及其特性
1. 物流需求的内涵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 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 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存货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 它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 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它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 够通过市场交换而消费的物流服务的数量。 (1)现代物流需求包括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结构两方面 (2)物流市场的需求具有时间和空间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