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需求与供给分析
摘要:需求和供给,是物流研究的逻辑起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物流企
业,必须要深入研究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实现良好的物流管理效率。
使物流的发展更加迅速。
关键词:需求;供给;市场经济;相互制约
Abstract: the demand and supply, logistics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must want to in-depth study of logistics demand and logistics supply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achieved good logistics management efficiency.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re rapidly.
Key words : demand; supply; market economy; mutual restriction
1.物流需求
1.1物流需求的含义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1.2物流需求因素
由于物流活动日益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的本身直接产生物流需求;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
市场环境变化将影响物流需求,包括国际、中国贸易方式的改变和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理念的变化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等;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也将影响物流需求;技术进步诸如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对物流需求的质量和服务范围均将产生重大影响;
1.3物流需求的主流
目前工业企业是物流市场需求主体,商业物流和快递物流的需求也必然会迅速兴盛起来,发达国家的物流需求也经历了这样的时期。
我国物流需求主要表现在物流作业量的需求,目前物流需求部分由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满足,即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自营物流占主导。
由于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是物流的根本目标,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会在物理市场寻找满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1.4物流需求预测的意义与作用
物流需求预测是根据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经验判断、技术方法和预测模型,应用合适的科学方法对有关反映市场需求指标的变化及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物流需求情况的变化规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一定的分析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需求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需求计划,指导诸如原材料或货物的购进、库存的控制、必要设施的配置等企业物流工作的开展。
1.5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1.5.1经济发展水平
物流作为一种现代服务方式,其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物流需求量和需求层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相当密切的联系。
一般而言,物流需求总量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社会经济增长的时期决定了物流需求的不同特点。
1.5.
2.价格
价格是影响微观主体物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价格与物流需求量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物流服务价格上涨,物流需求量减少;物流服务价格下降,物流需求量上升。
1.5.3.物流供给
物流供给对于物流需求有实质性的影响。
物流供给能力大的地区,其物流需求相应较物流供给能力较低地区为高,主要是因为物流供给能力大的地区除了可以满足现有的物流需求,还可以使更多潜在的物流需求得到释放。
1.5.4..制度因素
物流需求受到诸如一些非经济和非技术因素的影响,如制度方面的因素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很大。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物流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存在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和行业之间的进入壁垒,使得人们降低了对物流需求的预期。
又如,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流需求无论从形式、内涵、质量等方面就有很大区别。
2.物流供给
2.1物流供给的含义
物流供给是与物流需求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概念。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下,企业愿意提供产品的数量。
从微观经济主体看,物流供给主要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
物流供给的实质就是物流服务的提供。
2.2物流供给的特性
2.2.1.个性化
个性化是物流服务供给与传统物流服务如运输、仓储最显著的区别,因为后者大都体现的是一种标准化服务。
但物流供给的个性化并不排斥标准化,相反,它是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即物流供给是整合运输、仓储等标准活动基础之上的个性化。
2.2.2完整性
物流供给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功能活动(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有机协调,才能有效地满足客户真正需要的服务。
如果只是完成其中某一环节的功能,那么这种不完整的服务,也不是完整意义的物流供给。
2.2.
3.节约性
物流供给的节约性表现为通过现代管理和各种技术手段,实现物品在时间和空间变化方面的合理化,达到对空间和时间的节约,寻求把正确的物品以正确的方式送到正确地点的正确客户的手中。
物流活动是一种降低总成本的活动,这种成本降低活动包括的内容是广泛的,即时间成本的降低、空间成本的降低而且还包括交易成本的降低等。
2.2.4.网络性
一次完整的物流过程是由许多运动过程和许多相对停顿过程组成的。
一般情况
下,两种不同形式运动过程或相同形式的两次运动过程中都要有暂时的停顿,而一次暂时停顿也往往联结两次不同的运动。
物流过程便是这种多次的运动停顿——运动——停顿所组成。
与这种运动形式相呼应,物流网络结构也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停顿使命的结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
2.3影响物流供给的主要因素
2.3.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物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流供给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例如,原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社会生产力低下,就不存在完整意义物流服务供给。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贸易范围的扩大,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现代物流供给才有可能大规模地发生和发展。
2.3.2.价格
价格是影响物流市场上物流服务供给量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时期内,价格高,物流服务供给总量就会增加,价格低,物流服务供给总量就会下降。
合适的物流服务价格是一个健康物流市场的前提条件。
2.3.3.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规模的大小和变化方向决定了物流供给的可能空间和发展方向。
缺乏物流需求,则会使物流供给的缺乏动力。
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供给相对就会充足。
如果存在潜在巨大的物流需求,则对未来的物流供给有很强的诱导作用。
2.3.4.制度和政策
制度和政策是影响物流供给的重要因素。
例如,市场准入的条件决定了物流企业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将会提高企业从事物流服务的门槛,从而影响市场物流供给的总量。
而消除一些制度壁垒,如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放松运输管制,对全球贸易和全球物流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自友。
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3. 科伊尔.企业物流管理。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 杨家其.现代物流与运输.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 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