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第三章 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前提;物流增长取决于物流需求 及其潜力
二、物流需求的特征 1.派生性:由另一种或几种商品或劳务需求派生出
来的
2.广泛性:克服时间和空间障碍无处不在,人员、
物资、资金、信息的交流形成物流普遍存在的客 观基础
3.多样性:主体及对象的多样化
4.不平衡性:不同时期、空间分布存在差异
5.空间特定性和时间特定性:空间特定流向,定
施先进;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
(二)我国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分析
1.生产制造企业与商贸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 第三方;自理 2.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参与比例分析 3.物流业务外包服务向纵深化发展
(三)现行物流的满意度分析
1.工业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
下降
2.商贸企业对物流满意度分析
不满意比例高
(三)物流供给水平
供给水平高→需求高
(四)空间经济布局
空间经济不平衡,物流园区的空间位置影响需求
(五)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需求增加
(六)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
客户认知程度、消费水平
(七)物流价格
价格〉价值市场→自营
四、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一)物流市场需求主体
1.企业物流需求主体
生产企业——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物流 商贸企业 应急、大型物流设施项目、重大体育赛事物流
本章小结
5、物流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物流服务价格、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物流需求 、制度和政策、自然环境与工农业布局 6、物流服务是以生产、营销、消费为对象,它是各 种有形和无形服务的集合,它包括核心服务、便 利性服务和支持性服务。 7、物流价格是指物流企业对特定的业务所提供的物 流服务的价格。它是物流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8、物流供给价格是物流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服务所 接受的价格,它取决于物流成本。 9、物流需求价格是一定的物流需求所对应的价格, 物流需求量与物流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3.物流企业制定适宜的供求价格策略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了解客户愿意支付的成本; 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 科学细分物流市场;
制定价格策略
本章小结
1、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 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 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 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 2、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市场环境、物流供给水平、空间经济布局、技术 因素、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物流价格。 3、反映物流市场需求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货运 总量和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 4、物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向市场提供 有效物流服务的能力或资源,也就是在一定价格 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 物流供给的实质就是物流服务的提供。
范围大→弹性较大 杂货船与油轮 专业与一般仓库
2.调整供给的难易程度
易→弹性大
3.物流成本增加幅度大小
成本大,弹性小 运输工具成本大
(四)物流供给价格弹性的特点
1.同时间有关
短期,弹性小;长期,具有弹性
2.同物流市场上供需的相对状况有关
需求量低→弹性增大
3.同价格波动有关
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弹性增大
第三章 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 物流需求
• 物流供给 • 物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物流需求
一、物流需求的含义 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 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 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 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 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 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一)供给与物流供给
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物流供应者愿意且能够提供 的物流服务。供给数量与价格水平成正比。
(二)物流供给的价格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供给量变动的灵敏程度 Es=(Q/Q)/(P/P) E>1,供给富有弹性
(三)影响物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物流供给要素适应物流需求的范围大小
加工中支出的人财物力
2.物流供求关系
3.物流市场的竞争程度
4.国家经济政策
三、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反映价 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Ed=(Q/Q)/(P/P) E=1,同比变动;E>1,富于弹性,需求变动比率大于 价格变动比率
三、影响物流供给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物流服务价格
3.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
4.物流需求
5.制度和政策
6.自然环境与工农业布局
四、物流供给能力
1.物流企业规模有较大上升
中小物流企业为主;运输、仓储配送能力不 能满足需求
2.物流供给设施情况
运输设施:铁路网、公路网、港口、民航 仓储设施: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提高
二、物流价格
(一)含义
物流企业对特定业务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价格, 是物流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二)特征
1.是一种劳务价格:提供物流劳务
2.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物流完成商品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转移,此 过程通过价格作为媒介来实现商品交换
(三)物流价格的决定因素
1.物流成本: 货物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
市场秩序:市场行为的规律性,即物流市场按市
场规律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市场秩序由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组成。
1.市场机制:
供求、竞争、风险、价格、出入市场机制 2.市场规则: 价值规律;法律制度;交易规则;政府调控
(三)物流市场的分类——按供求关系
1.买方物流市场:S>D 2.卖方物流市场:D>S 3.均衡市场: S、D大体平衡,价格相对稳定
时运输
6.层次性:基本物流需求;增值物流需求
7.化解性:原来需求化解;市场服务→自我服务化

8.弹性小:物流生产性决定弹性;设施投资大→如
果价格上升,需求也不会下降→弹性小
三、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社会经济增长的时期与阶段决定物流需求 的不同特点
(二)市场环境
国际、国内贸易方式改变,生产企业、流通企业 经营理念、方式变化
五、物流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
(一)供求均衡与价格
1.供给与供给曲线 2.需求与需求曲线 3.均衡含义: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暂时稳定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分析 1.均衡价格定义:一种商品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 时的价格,S、D曲线交点 2.均衡价格分析: 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求下降,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恢复均衡
(三)我国物流市场的供求
1.物流供给存在“硬缺口” 2.需求不足与供给不够并存 3.供需矛盾存在差异性
地区、行业、环节等不均衡
(四)我国物流市场价格
1.物流价格现状:竞争无序、价格欺诈、混乱失控
2.建立物流价格形成机制
物流价格形成机制由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 制决定
应做好:
建立合理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 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直接干预;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3.工商企业对现行第三方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 要原因
服务内容不全;不能提供供应链整合服务;信 息及时性、准确性低;作业差错率高
物流供给
一、物流供给的定义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 务的能力与资源,即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 愿意提供的物流服务的数量。
二、物流供给的特征 1.个性化:标准化基础上,量身定做 2.无形性:以资源和能力要素形式存储 3.完整性:众多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能力 4.供给弹性小:成本高,对价格反应速度慢 5.短缺性:受自然条件及偶然性因素制约
2.政府物流需求主体
3.家庭及个人物流需求主体
(二)反映物流市场需求的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
总体物流需求规模的发展空间
2.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量
现实物流需求总量增长
3.进出口总额:
国际物流需求增长
五、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物流需求与物流外包
自身物流活动委托给外部物流供应商,优化产业链
外包原因:自身物流管理能力低;物流服务商设
(二)物流需求价格弹性
不显著,但如果价格过高,会自营物流; 对运输工具的报价敏感
(三)影响物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是否有可替代性的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企业多,服务全面→替代性强→占比小→弹性小
3.产品的自身属性
季节性、时间性产品,弹性小
四、物流供给价格弹性
物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一、物流市场运行机制 (一)物流市场 有关物流产品和资源交换关系的总和,具 有协调物流各要素,配置物流资源的功能,也 体现政府对物流活动的管制和干预等一系列活 动过程
(二)物流市场行为与秩序
市场行为:主体双方对交易的决策和行为过程,
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物流需求者效用最大化所 进行的信息搜寻、决策、交易磋商、承担义务和 享受权利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