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709广东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10月

03709广东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10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恩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斯密和李嘉图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成果的升华 D.马克思主义是先天智慧的结晶3.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主要回答的是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A.总特征 B.精髓 C.实质 D.核心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A.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斗争性 B.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同一性C.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普遍性6.规律的两个特点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客观性和自发性C.盲目性和自觉性 D. 客观性和普遍性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先验反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A.满足猎奇心理 B.改造客观世界C.实现自我价值 D.创造客观规律9.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个人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 D.在实践中证实的才是真理10.社会意识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 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D.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11.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A.政治面貌 B.经济地位 C.宗教信仰 D.价值取向12.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其他社会形态中。

这说明改革具有A.主体能动性 B.历史局限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差别B.社会发展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C.社会发展取决于主体自由选择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詹1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料的增大为前提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16.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17.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限制18.垄断利润的水平一般会A.低于平均利润 B.高于平均利润C.等于平均利润 D.等于成本价格19.在经济危机和萧条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国有资金以维持其生存的经济行为属于A.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的一种方式20.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21.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A.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B.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C.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D.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22.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D.《哥达纲领批判》23.根据邓小平的概括,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允许个别人先富起来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4.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与任何繁荣的封建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B.与一般资本主义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C.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社会生产力D.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25.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归宿是A.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C. 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D.克己奉公的道德理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筒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27.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28.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29.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利用利率调节经济?30.什么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境界?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32.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3.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各种类型的民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你对此是怎么理解的?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 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B2.D3.B4.A5.C6.D7.A8.B9.D 10.A 11.B 12.C 13.D 14.C 15.B 16.A 17.D 18.B 19.B 20.A 21.A 22.A 23.C 24.D 25.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6.( l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3 分)( 2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

割裂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 3 分)27.( l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 2 分)( 2 )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 2 分)( 3 )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 2 分)28.( l )超额剩余价值即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 l 分)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等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资本家获得更高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 3 分)( 2 )由于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个别价值降低,因此单个企业一般不能长期稳定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 2 分)29.( l ) 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实现的。

( 2 分)( 2 ) 国家对需要支持的产业或企业给予优惠的信贷条件,鼓励其发展;对需要控制的产业或企业给予较严苛的信贷条件来制约。

( 2 分)( 3 ) 国家在经济过热时,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降温;在需要刺激经济时,则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

( 2 分)30.( l )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完全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进行劳作和参加社会活动,人人都习惯于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

( 3 分)( 2 )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既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摈弃了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 3 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考生任选其中 2 题作答,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 2 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 2 题计分。

31. ( l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 2 分)(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 2 分)(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 2 分)( 4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4 分)32.( l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3 分)( 2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 3 分)( 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 3 分)( 4 )如果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而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则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

( l 分)33.( l )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4 分)( 2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