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标准化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标准化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标准化
研发中心标准化办公室 王国友
➢新产品的定义与界定 ➢产品生命周期与研发过程 ➢浅谈标准化
2014年5月15 日
一、新产品的定义
从企业、市场和技术三个角度进行定义: 从企业----第一次生产销售的产品叫做新产品; 从市场----只有第一次出现的产品才叫新产品; 从技术----原理、结构、功能和形式上
(五)形成系列型新产品:
1、在原有的产品大类中开发; 2、增加新的品种、花色、规格等; 3、企业内部形成系列产品。
(六)降低成本型新产品:
1、外观、结构、材料、功能、性能、包装 都保持原有不变;
2、利用新设备、新工艺或改进原有设备或 工艺;寻找低价供应商;
3、利用提高生产效率或采用低价的零部件 来削减产品成本。
1、引入期:提出需求、规划研发、初入市场; 2、成长期:信息汇集、持续改进、销量增长; 3、成熟期:普及标准、竞争加剧、需求饱和; 4、衰退期:新品推出、利润下降、撤出市场。
四、新产品研发过程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五个阶段
1、决策阶段:设计什么?目标价位?市场方向? 2、设计阶段:谁来设计?参数标准?怎么设计? 3、试制阶段:符合要求?工艺保证?成本合理? 4、投产阶段:修改完成?资料完善?发布归档! 5、改进阶段:精益求精?形成系列?准备升级!
五、浅谈标准化
(一)什么叫标准; (二)标准内容; (三)什么叫标准化; (四)标准化形式; (五)标准的制定。
(一)什么叫标准: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 一种规范性文件。
对某一重复发生的事物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最基 本的要求。
1、标准的对象:重复性事物 2、标准的目的:简化与统一 3、标准的载体:指定格式的文件
《GB/T 2000.1—2002标 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 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所给定义。
(二)标准内容:
1、管理标准; 对企业各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一
系列标准。(对象是管事) 2、工作标准;
对企业各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一 系列标准。(对象是管岗)
3、技术标准; 对企业各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一
系列标准。 ( 对象是物)
A、国际标准组织与代号:
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2、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3、ITU——国际电信联盟 4、BIPM——国际计量局 5、WHO——国际卫生组织
B、中国标准与代号:
6、ASN——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7、DIN——德国标准化学会 8、JIS——日本工业标准 9、BS——英国标准
(三)试制阶段(打样完成) 新品发布、交接并进行第三次评审 1、证明你的设计是正确合理的; 2、证明你的图纸、文件别人是看得懂的; 3、证明所有零部件是能够生产的; 4、给你一个再次纠正的机会。
(四)投产阶段 1、将所有的不符合全部纠正并更新所有纸 档、电子档的资料; 2、文件正式归档,系统开通。
发生了改变的产品才叫新产品。
二、新产品的界定
(一)全新型; (二)改进型; (三)模仿型; (四)破专利型; (五)形成系列型; (六)降低成本型; (七)ODM; (八)OEM;
(一)全新型产品:
1、应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 2、具有新结构、新功能; 3、全世界属首先开发(发明)。
(二)改进型新产品(升级):
(一)产品的决策阶段
1、市场调查----生命周期、未来趋势、用户反映、 市场定位、竞争对手、销量预测等;
2、技术调研----同类对比、功能分析、难易程度、 工艺分析、开发周期、成本分析等;
3、立项落实----投资预算、产能预测、方案确定、 命名定型、任务分配、计划编制等。
(二)设计阶段—了解
1、了解该产品的功能用途、指标参数; 2、了解该产品的前世今生、通用零件; 3、了解该产品的安规要求、环保要求; 4、了解该产品的法规要求、国际惯例; 5、了解该产品的验收标准、包装要求。
(七)ODM产品:
1、客户提供实样、全套设计图纸或要求在 我们企业自己开发的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2、我们只负责生产与组装的; 3、贴客户品牌由客户自己销售的。
(八)OEM产品:
1、企业自己开发的产品让客户看中; 2、不改功能、性能只改颜色、包装的; 3、贴客户的牌、接客户的单。
三、产品的生命周期
1、在原有老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2、结构、功能、品质、花色、款式及包 装上具有新的特点和新的突破; 3、其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品 质更加优质。
(三)模仿型新产品:
1、其它工厂设计与生产过的、成熟的; 2、专利保护已经失效或授权的; 3、照样抄板。
(四)破专利型新产品:
1、其它工厂设计与生产过的、成熟的; 2、专利保护的; 3、照样抄板中想方设法破解专利变为自己的。
(二)设计阶段—准备 1、效果图; 2、共用物料的实样或图纸; 3、标准件实样或图纸; 4、配套设备与接口标准数值; 5、产品整体布局图及设计方案说明稿; 6、材质、表面处理、颜色等初步确定; 7、召开首次会议,确定方案、进度计划并分工。
(二)设计阶段—设计(包括打样) 1、建立以产品型号命名的专用文件夹; 2、将不可变的标准的物料复制、造型; 3、整体布局草案、各零部件命名(按标准); 4、以模块为单位分别设计(考虑通用与升级); 5、优先采用系统内已有材料; 6、尺寸尽量采用基数标准尺寸(共用模具); 7、考虑加工与组装工艺、套裁料设计;
10、UL——美3、GB/Z——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C、行业标准与代号:
8、先内后外原则(基孔制)。
(二)设计阶段—输出(将你要说的全用文件、图纸来表达) 1、组织设计评审,将初级问题消灭在打样前; 2、零件图、组件图、装配图(接线图)(加工组装); 3、BOM清单(系统); 4、测试、验收文件(品质) 5、模具明细表(生产); 6、成本核算表(财务); 7、产品简介、尺寸重量、包装资料(营销); 8、测试与检验报告(证明你的设计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