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第一讲文学本质论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词语解释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二、简答与论述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2.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3. 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的关系。
4.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关系。
5.创作风格的基本特点。
6. 生活体验在作家的创作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7. 在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8. 作家在才能和素质方面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9. 艺术思维与抽象思维有什么差别?艺术思维的特征有哪些?10. 作家创作中的灵感与他的生活积累、艰苦构思有怎样的关系?11. 文学形象与文学典型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方面?12. 现实主义文学为什么要提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3. 典型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4.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15. 什么是创作方法,它与作家的创作有怎样的关系?16. 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不同含义?17. 为什么要倡导文学风格的多样化?第三讲文学作品论1,从“虚”与“实”的关系看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上的观点。
2,如何理解“言”、“象”、“意”之间的关系?3,主题在文学创作中对于作品成败有何意义与作用?4,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与哲学、科学著作中表达的思想有什么区别?5,怎样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性?6,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有何异同?7,什么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它在作品中起着怎样的作用?8,如何理解情节在文学作品结构中的意义与作用?9,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在理论上有何异同?10,比较划分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的异同。
11, 为什么中国文论更强调情感对文学构成的基本作用?12, 中国的“文质”论和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说有何异同?13, 为什么中国文论更强调情感对文学构成的基本作用?第四讲文学鉴赏论1,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理解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关系?2,文学阅读与人的精神需求有怎样的关系?3,如何理解文学阅读与文学欣赏之间的关系?4,为什么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5,什么是文学魅力,什么是文学价值?6,文学欣赏中的审美心理活动有哪些主要特点,与一般心理活动的差异何在?7,怎样正确理解文学欣赏中的“直觉”现象?8,什么是审美想象,它在文学欣赏中起着怎样的作用?9,审美情感与一般情感有何不同?10,为什么不能把“趣味无争辩”绝对化?11,文学批评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12,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不同标准?13,文学批评有没有尺度,如果有,怎样衡量?14,文学批评是否有统一不变的方法?15,是否可以取消文学批评?16, 什么是文学接受?现在,我们应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第五讲文学发展论1,文学艺术起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如何?2,文学艺术起源的关键环节是什么,为什么?3,为什么说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密不可分?4,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有影响吗,为什么?5,哲学和宗教对文学发展有何影响?6,过去的文学遗产对今天的文学发展有什么意义?7,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学遗产的精华时,为什么要坚持批判的立场?8,什么是文学流派,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意义何在?9,作为文学流派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什么不同?10,社会主义文学思潮对20世纪的文学产生过怎样的影响?1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思想根源是什么?1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有什么影响?13, 简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流变观。
14, 简析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的主要观点。
15, 试论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原理。
16, 简析《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观点。
17, 简述“文学经典”的特征。
18, 试论文学的未来可能性。
文学概论模拟考试题(闫嘉版教材)A卷:一、请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时代或国籍(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典论·论文》;2,《诗品序》;3,《沧浪诗话》;4,《夜读偶记》;5,《诗学》;6,《艺术哲学》;7,《镜与灯》;8,《没有地址的信》;9,《<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0,《致玛·哈克奈斯》。
二、解释下列概念或词语(每小题6分,共30分):1,表现论;2,文学形象;3,文学流派;4,文学意境;5,浪漫主义。
三、辨析下列命题(共10分):文学是文学家的自我表现。
四、简略论述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塑造艺术典型;2,文学魅力的含义、来源和表现。
五、分析、论述下列问题(共20分):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与文学本质多层次性之间的关系。
B卷:一、请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时代或国籍(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文心雕龙》;2,《文赋》;3,《与元九书》;4,《人间词话》;5,《文艺对话集》;6,《论风格》;7,《美学》;8,《生活与美学》;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0,《致敏·考茨基》。
二、解释下列概念或词语(每小题6分,共30分):1,形式本体论;2,文学语言;3,文学风格;4,文学意象;5,现实主义。
三、辨析下列命题(共10分):文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
四、简略论述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作家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主体;2,文学价值的含义、特征和表现。
五、分析、论述下列问题(共20分):不同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不同方法之间的关系C卷:一、请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时代或国籍(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诗大序》;2,《文心雕龙》;3,《二十四诗品》;4,《沧浪诗话》;5,《大希庇阿斯》;6,《拉奥孔》;7,《十九世纪文学主流》;8,《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9,《德意志意识形态》;10,《致斐迪南·拉萨尔》。
二、解释下列概念或词语(每小题6分,共30分):1,模仿论;2,文学典型;3,文学魅力;4,文学价值;5,自然主义三、辨析下列命题(共10分):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
四、简略论述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2,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表现作家的自我。
五、分析、论述下列问题(共20分):文学欣赏与作家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一、请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时代或国籍(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诗大序》2,《文心雕龙》3,《二十四诗品》4,《沧浪诗话》5,《大希庇阿斯》6,《拉奥孔》7,《十九世纪文学主流》8,《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9,《德意志意识形态》10,《致斐迪南·拉萨尔》二、解释下列概念或词语(每小题6分,共30分):1,模仿论2,文学典型3,文学魅力4,文学价值5,自然主义三、辨析下列命题(共15分):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
四、分析、论述下列问题(共35分):文学欣赏与作家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文学概论(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部试题满分为100分)文学概论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1、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时代或国籍(满分20分,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如著作为中国的,写出作者名和所属朝代;若著作为外国的,写出作者名和所属国家及时代。
只回答出其中一项给1分,全对给2分。
本题型旨在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面。
范例:(1)《诗大序》(答:汉代,毛苌)。
(2)《诗学》(答:古希腊,亚理斯多德)。
2、词语和概念解释(满分20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要求:第一,回答出词语或概念所属的问题领域(1分)。
第二,正面回答词语或概念的含义(3分)。
第三,回答词语或概念在文学理论或文学史上的意义、地位和价值(1分)。
范例:“诗言志”:答: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最早的重要理论(1分)。
其含义是说诗歌是作家内心志意的表达,而作家内心志意来自于外物的感动,作家借文辞和意象将内在的志意表达出来(3分)。
这一理论对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有重大影响,朱自清先生称之为中国诗论的“开山之作”(1分)。
3、辨析下列命题(满分20分,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要求:首先,指出命题的出处(2分)。
其次,说明命题含义(4分)。
再次,对命题进行评价(4分)。
范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发”:答: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诗歌的目的而发表的看法(2分)。
其主要含义是要求文学创作要反映和表现时代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尤其是民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4分)。
这一观点表达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强调了文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对中国古代进步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
4、简要论述(满分20分,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要求:第一,对所述命题有清晰的认识(2分)。
第二,能正确阐述命题含义(4分)。
第三,能对命题的意义作出恰切的评价(4分)。
范例:意境理论的历史发展: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从出现至今已有漫长历史(2分)。
唐代的王昌龄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经过宋、元、明、清几代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
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以“情景交融”来阐明这一概念的内涵,说明意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4分)。
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人们对意境理论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把它同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结合起来,使其得以在新的语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4分)。
5、论述(满分20分,共1小题,共20分):要求:第一,对命题的含义作出准确全面的阐述(10分)。
第二,要有具体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文学理论观点作论据(5分)。
第三,结合例证对命题作具体分析(5分)。
范例: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文学理论中的重大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无论作家的创作个性如何,他的创作都要受到其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思想观点等的影响,它们或隐或显地要从创作中表现出来。
离开社会生活,文学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源泉(10分)。
例如,杜甫的诗歌创作,如“三吏”、“三别”等诗作,同他密切关注国计民生有着紧密联系(5分)。
通过分析上述诗作以说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