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结构
散 文 阅 读
艺术特色
之
谋篇布局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
4.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样?
5.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什么?
诗歌鉴赏译文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 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 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 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 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 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 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 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这和患 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 异呢?
开头:
开门见山
引出下文(行文自然)
铺垫(类比、与下文形成对比、衬
托等)
设置悬念
照应标题
考查结尾:
15.文章结尾引用尼尔森的诗句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两 棵树》
15.①内容上,借诗句表现赵四小姐对张学
良坚持民族气节、大义的理解与敬佩,丰 富了张赵二人爱情的内涵。 ②结构上,引出下面抒情语句,揭示了两 棵树的象征意义,升华了文章的主旨。(4 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结尾:卒章显志(或升华主旨) 首尾呼应(或照应题目) 意在言外(或发人深思)
考查行文中的某一段或某些内容:
19、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
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4分) (09湖北)
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
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 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 营造了诗的意境。 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 姿,富有变化。
大多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或虚实结合,或
形成对比、正衬、反衬,使内容更丰富, 或使行文曲折富有变化。
考查线索:
16、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试作简要说明。(3分) (09湖北)
线索的作用 贯串全文,使文章内容集中,思路明
晰,更加形象的表情达意
考查句子的作用:
(2)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剩
【参考答案】:
示例一: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 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 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 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 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示例二: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到加德满都后, 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 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 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1、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
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2、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做 铺垫。 3、 ①通过具体的舞台画面,营造一种凄美的 氛围,感染打动读者; ②从影视形象到现实生活,构思新颖,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 ③由舞台上的“两棵树”引出现实中的 “两棵树”,为下文描写张赵爱情作了铺垫; ④舞台形象与真实故事“虚”“实”映衬, 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美感。(2分,一点1分,答对 两点即可)
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 作用?(2分)(06山东) 19、“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 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 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08山东)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 垫、 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 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 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 解。
散文布局谋篇的技巧:
全文:总分总(或分总、总分); 层递结构(或并列); 欲扬先抑; 由虚入实,虚实结合; 设置线索; 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具体段落或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考查开头: 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
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07山东) 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 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4分)(09山东) 16.本文开头是怎样描绘春节晚会上杨丽 萍的双人舞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 分)《两棵树》
作文分析
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
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 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 碌无为。他们的差别就是理想的大小、目标的高 低不同。只要有梦想就要努力的去完成,只要坚 持不懈,终有一天一定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结论:有什么目标往往就会有什么位置。 志构方式,并作简要分
析。(6分)(08江西卷)
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
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08湖北卷)
分析-答题
【解题分析】
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上的变化、
表达方式上的变化、作者情感的变化; 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再思考行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先抑后扬、 逐层递进等。 【规范答题】 1.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 2.具体概括文章内容。 3.组织答题顺序: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十具体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