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品】白族文化讲解.ppt
【精品】白族文化讲解.ppt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白族姑娘 和小伙子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物色对象,对唱 山歌,或者与情人幽会,借三弦和山歌传情达意, 谈情说爱。
姑娘和小伙子可以用歌唱对与对方相识,可 以用歌唱向对方试探,也可以用歌唱询问对方个 人和家庭的情况,然后再用歌声充分表达自己的 爱慕之情。通过对歌、姑娘和小伙子相识了,相 恋了,甚至当场互赠了定情物,盟定了终身。
火把节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 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 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 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 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 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 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 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 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 消除病虫保丰收。
本主节举办日期因各村本主不同的身份和生辰 而不同,一般以岁首或本主生日为节期,多选定 于春节期间或每年二月、六、七、八月农事间隙 期间。包括迎神、祭神、颂神、娱神等活动内容。 主要程序有“起驾、出巡”、安置到“行宫”集 中祭祀、社戏歌舞娱神等,最后送回本主庙。
剑山石宝山歌会
剑川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 的老君山系。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笼, 既是被称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大理石窟 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白族万人歌会的 活动场所。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 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于农历七月二十七日 至八月一日举行,以川流不息的数万人上 山,随心所欲地唱曲对歌而著称于世,代 代相袭,被誉为“白族歌城”。歌会流行 的剑川白族调被收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
本主节
“本主”,白语称“巫增”、“倒博”或“劳 公”、“劳太”,意为“本身的主宰”、“大尊 者”或“祖公”、“祖太”,通译为“本境福 主”,是每个村社所供奉的至高无上的保护神。 本主崇拜是一种白族独有的宗教敬仰,它源于原 始的多神崇拜、英雄崇拜,但因其崇拜对象具有 亦神亦人的特点而深深扎根于白族人心目之中, 久盛不衰。
( 月 )
半 个 朋 友 不 见 了
( 雪 )
细 雨 下 在 横 山 上
( 花 )
七 人 头 上 长 青 草
( 风 )
虫 入 凤 窝 不 见
谜 语
鸟
民族简介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 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 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 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 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 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 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 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 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 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 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 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 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 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 数1858063。
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 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 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 “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 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民族历史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 海和滇池为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的台地 上创造了早期文明的水稻农耕文化,过着农耕渔猎的 定居生活。从西汉至唐初,白族先民在汉文化以及其 他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分散和聚合,先后形成 “东西洱河蛮"、"白子国"、"渠敛诏"及"六诏"等酋邦, 后建立了南诏国,大理国等政权,历500多年。公元 1253年大理国被蒙古灭亡。建立了云南省.元朝任命 大理段氏为“大理总管”,世袭其职。终元之世,大 理总管传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军平定云南,取消 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袭特权。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诸方面与中原逐步形成一体。
色 丝 绒 领 褂 , 下 着 蓝 色 宽 裤, 外 套 黑 色 或 紫
• 白色的帽檐代表雪, • 帽须代表风, • 帽子上的花绣代表花, • 帽子的弯沿代表月。
三月街 火把节
本主节 蝴蝶会
青姑娘节 剑山石宝山歌会
……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 的节日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 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 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 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 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 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 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髻 , 未 婚 者 垂 辫 于 后 或 盘 辫 头 , 都 缠
质 的 “ 三 须 ” 、 “ 五 须 ” ; 已 婚 者 挽
琅 银 戒 指 , 耳 坠 银 饰 上 衣 右 衽 佩 着 银
“ 百 节 鞋 ” , 臂 环 扭 丝 银 镯 , 指 带 珐
有 绣 花 飘 带 的 短 围 腰 , 足 穿 绣 花 的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 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 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 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民 族 服 饰
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 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
的挂包。
以 绣 花 、 印 花 或 彩 色 毛 巾 的 包 头 。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
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 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 、 乳扇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 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 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 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 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 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 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