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出口进洞方案.

隧道出口进洞方案.

楚雄至大姚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项目法人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A-03大坡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楚雄至大姚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第四工区项目部目录一、洞口工程概况二、洞口工程设计概况三、主要施工方案四、施工步骤五、质量要求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七、环境保护措施大坡隧道出口进洞方案一、洞口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大坡隧道左洞起止里程K40+850~K42+332,全长1482m。

大坡隧道右洞起止里程K40+780~K42+343, 全长1563m。

出口位于楚雄市牟定县烂泥箐,系楚雄至大姚高速段上三车道分离式隧道。

该隧道进洞工程位于出口端明暗洞交界处。

2、隧道内几何尺寸按100km/h的要求似定,建筑限界设计准如下:行车道宽度:W=3.75*3行车道净高:H=5.00m检修道净宽:0.75(左、右侧)检修道高:h=0.40m3、工程地质情况隧道所经地段属低山浅切割地貌,隧道进洞处位于山脚地带,山体主要为风化砂岩山体,进洞处山脚斜坡呈台阶状,自然山坡坡角约30°,植被茂密,以灌木为主。

隧道洞口围为岩褐黄色薄层泥岩及第四系坡残积,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硬朔,结构疏松;厚度2-5米,表土下伏强风化砂岩、夹薄~中层状泥岩,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质软。

岩体呈碎裂状结构受地质构造影响一般,围岩稳定性差,易坍塌,工程地质条件差,洞口开挖时拱顶及侧壁易发生坍塌。

2、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大部分高于洞底设计标高,洞室开挖以点滴状出水为主,偶有线状流水,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二、洞口工程设计概况1、洞门设计洞门采用C25混凝土端墙式,坡率1:0.1,厚1.5m。

2、边、仰坡设计洞口仰坡坡率为1:0.3,明洞处边坡坡率1:1,防护形式采用锚、喷、网防护,喷C20混凝土10cm厚,Φ8钢筋网间距25*25cm,Φ22砂浆锚杆长3.0m,间距100cm*100cm,锚杆按梅花状布置。

3、排水系统设计在隧道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外不小于5m处施作洞口截水沟,截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根据地形条件,截水沟流水方向两侧与自然沟形成排水系统。

4、进洞辅助措施设计洞口采用34m长Φ108*6mm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

三、主要施工方案首先测量组按照设计施工图放设出洞口明、暗洞位置及边仰坡开挖线位置,根据边仰坡开挖线标线,在开挖线外不小于5m处施工洞顶截水沟。

截水沟施工完成后进行边仰坡开挖,开挖自上而下进行,每开挖一段,支护一段。

边仰坡施工完成后,进行洞口明洞开挖至暗洞位置,此处明洞段开挖先开挖上半断面,预留核心土,以便于下步套拱施工。

明洞段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套拱,首先施工套拱两侧C20砼基础,待基础砼达到强度后立4品I20b型钢拱架,并用Φ22钢筋纵向连接牢固。

然后测量放样准确定位出47根Φ150*8mm导向管位置并完成焊接加固在钢拱架上,接着施工套拱内外侧模板及封头板,验收合格后浇筑C20混凝土套拱,最后完成Φ108管棚的钻孔和注浆工作。

管棚施工完成后进行暗洞开挖,该段设计为Ⅴ级围岩,开挖采用环形预留核心土法。

上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每循环进尺0.6m,严格按设计要求支护。

依据该隧道的长度,地质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采用双洞口掘进。

由于该隧道左右线间距较近,边线间距32米,爆破作业时对相邻隧道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施工安排上,同一方向掘进,左右幅隧道掌子面掘进拉开50米左右,支护紧跟,并实行严格的微震控制爆破。

施工中本着“早进晚出”、“少开挖”的原则,同时坚持“保证安全为前提,保证质量为基础”的原则,稳定、安全、顺利进洞。

四、施工步骤1、截水沟施工测量放线:在边仰坡开挖线5m外放出水沟位置;截水沟开挖:土质地段采用人工开挖,较软石质采用风镐开挖,坚硬石质采用松动爆破;水沟砌筑:采用M7.5浆砌片石挂线砌筑,先采用较平整的片石铺底,然后在底板上砌筑两侧墙,施工时随时将沟侧填土夯实并高于沟顶,避免水渗入沟底基础。

2、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1)测量组放设边仰坡开挖控制桩,并及时对现场施工人员交底;(2)开挖首先清除洞口上方松散表土及危石,不留后患;边仰坡开挖对地表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厚度宜2~3米。

机械作业时,配专人指挥,警戒安全隐患,并利用坡度尺及时检查开挖尺寸,避免超欠挖。

对于石质采用风镐或小药量浅眼松动爆破,严禁采用大药量爆破,爆破后及时清除松渣。

开挖土石方应及时运走至指定弃渣处,不得乱丢乱放。

挖机刷坡时严格按放设范围施作,避免在范围外行走、作业破环生态环境。

(3)边仰坡防护①砂浆锚杆施工工艺:坡面上标设锚杆位置-钻孔-清孔-孔内注浆-打入锚杆。

②锚杆施工A、按设计要求截取杆体,并整直、除锈等B、根据放设孔位钻孔,孔位允许偏差±15mmC、钻孔应圆而直,孔径不小于37mm,钻孔方向尽量与坡面垂直。

D、钻孔深度允许偏差±50mmE、砂浆配合比-水泥:砂浆:水宜为1:1~1.5:0.45~0.5,砂的粒径不宜大于3mm。

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F、注浆作业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min时,应用水润滑灌浆灌及管路。

注浆孔口压力不大于0.4Mpa。

注浆管应插至孔底5~10cm处,随水泥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随即迅速插入锚杆。

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95%。

③钢筋网铺设钢筋网使用前应清除锈蚀,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并保证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钢筋网与锚杆连接固定,在喷射砼时不得晃动。

④喷射砼施工喷射砼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要求。

喷射砼之前应将受喷面浮土、松石等杂物及时清除,边仰坡喷射厚度为10cm,分初喷和复喷,开挖后先在开挖面初喷一层2~3cm厚砼,锚杆和钢筋网安设完后再复喷至设计厚度。

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边开挖边锚、喷、网支护。

喷C20混凝土10cm厚,Φ8钢筋网间距25*25cm,Φ22砂浆锚杆长3.0m,间距100cm*100cm,锚杆按梅花状布置。

仰坡锚喷网支护须“戴帽子”,既仰坡喷锚支护必须要与洞顶搭接10~20cm。

3、洞口大管棚辅助工程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2)套拱施工要求套拱在洞口衬砌外轮廓线以外施作,并预留20cm沉降量,以确保明洞衬砌厚度且套拱紧贴掌子面。

①套拱基础施工首先在洞口两侧放设出基础平面位置和高度,挖机按开挖线挖出基础尺寸,基底若土质较软则预留15cm厚由人工清底,然后检查基础尺寸和基底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立模浇筑混凝土。

在砼浇筑完成后,在其表面预埋连接钢板。

②套拱施工待套拱基础强度达到5 Mpa后,即可安装拱架。

拱架半径及长度应经过精确计算后加工而成,确保导向管安装在拱架上的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拱架设4榀20a工字钢,间距50cm纵向平行布置。

人工配合装载机安装拱架,调整好钢拱架间距和垂直度后,将钢拱架与预埋钢板焊接连接,并用Φ22钢筋延钢拱架环向每隔1m焊接固定成整体。

钢拱架安装牢靠后,开始安装导向管。

导向管采用Φ150*8mm 钢管,单根长度2m,延钢拱架环向40cm间距用Φ22钢筋加固焊接在钢拱架上,导向管仰角1~3°角,导向管外内外口应用水泥口袋密封,防止浇筑同时灌入浆液堵塞管道。

导向管安装完成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套拱立模施工。

模板采用5cm 厚宽20~40cm条状木模板。

模板侧模及背模内支撑均用Ф22钢筋焊接在钢拱架上,侧模及背模外部用钢管加固支撑。

背模安装时在两侧拱腰及拱顶各预留一处混凝土浇筑窗口。

套拱拆模后及时养护,当套拱砼强度达到5Mpa时即可施工大管棚。

(3)大管棚施工①钻孔钻孔前将套拱上导向管用红油漆编号。

钻机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在套拱前自行设计和拼装成合适平台,并加斜撑支撑牢固防止施钻时下沉、摆动、位移等影响钻孔质量,上铺设木板做支撑平面。

将钻机移至钻机平台,调整钻机高度至钻孔位,用经纬仪、挂线砖杆导向结合方法,反复调整,精确核定钻机位置,确保钻杆轴线与孔口管轴线相吻合。

钻孔由两台钻机由高孔位向底孔位对称进行,钻头采用Φ127mm。

钻孔开始时选用低档,待成孔1m后适当加压,退出接长钻杆,继续钻进。

钻孔过程中随时注意钻杆角度变化,每钻进5m用仪器检查钻孔角度是否正确。

钻机施工过程要经常用测斜仪测定位置,根据钻机工作时间、状态及时判断钻孔质量,及时处理钻孔过程中出现的塌孔、卡钻事故。

认真做好钻孔记录,对每个孔要记录钻孔时间、成孔时间,及时对孔口岩屑进行地质判断,以此做洞身开挖的超前地址预报。

钻孔完毕后先用地质岩芯钻杆配合钻头来回扫孔,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再用高压风管清理钻渣;最后用仪器检查孔径、孔深、倾角和外插角。

②管棚施工下料管棚钢管预先按设计每个孔的钢管进行配管和编号,确保同一断面上管接头不超过50%,并且相邻管头错开至少1m。

为综合利用钢管整料(9m),调节管节长度下为3m和6m。

并分别予于奇偶数编号,奇偶数不通的管节错开3m;为便于入孔,受节钢管管头焊成圆锥形。

管棚钢管分钢管和钢花管两种形式,施工时错开布置。

钢花管管棚上钻四排Ф16mm出浆孔(靠暗洞3.05m范围不钻孔),每排错开呈梅花状布置,每排孔间距15~30cm。

大管棚钢管分节安装采用厚壁管箍工艺,上满丝扣,丝扣长不小于150mm,相邻孔间管节奇偶布置;前期靠人工送管,阻力大时用挖机配合人工送管,顶进中保持反压合力方向与孔轴线一致。

管棚打入完成后,将管棚与导向管间空隙密封,并在管棚尾端用带有止浆伐的钢板焊封管口。

③注浆用双液注浆泵先单液浆再双液浆,先稀后浓的原则。

管棚注浆采用M30水泥浆,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量由压力控制,初压0.5~1.0Mpa,终压2.0Mpa,持压5min结束。

注浆量一般为钻孔圆柱体的1.5倍,若注浆量超限仍未达到压力要求,则调整浆液稠度继续注浆,直至符合注浆质量标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均被浆液充填。

注浆结束后将止浆伐关闭。

3、暗洞施工(1)施工顺序上弧形导坑开挖-拱部初期支护-预留核心土开挖-下台阶中部开挖-下台阶侧壁开挖-仰拱超前浇筑。

(2)开挖原则暗洞进洞处为Ⅴ级围岩,开挖方案为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每个开挖循环进尺为0.6m,为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采用弱震动爆破控制,不设周边眼,而在掏槽眼和辅助眼爆破后,人工配合机械找平周边轮廓。

(3)初期支护每级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喷射4cm厚砼封闭围岩,安装钢筋网、型钢拱架和锁脚锚杆。

型钢采用22a工字钢,钢筋网采用Φ8双层钢筋做成15*15cm网格状,钢筋网和钢拱架安装完成后,分层复喷砼到设计厚度,必要时各台阶设临时仰拱加强支护,完成一个开挖循环。

(4)施工要求①、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将开挖断面分为上、中、下及底部四个部分逐级掘进施工,上部宜超前中部3~5,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左右。

相关主题